山海琴鳴風何去,青島雲動浪不休 | 早餐帶你雲旅遊

作者|八聲甘粥

本文共4000字,閱讀時間約為10分鐘

山如琴,水如弦。

青島市,位於膠州半島南部,是山東省副省級市。由於近海有一座風景如畫的小島,被人讚譽為“山如琴,水如弦”,青島因此又名“琴島”。

伴山靠海的青島,作為商貿交運的重地由來已久,秦始皇三次東巡青島琅琊,徐福由此出海求仙藥,自此之後,青島就成為了古代海洋文化的源頭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如今的青島,自是有他的驕傲。

帆船之都的靚麗風姿在熒幕中傳遍大江南北。

張瑞敏砸冰箱的故事膾炙人口,海爾集團一步步走出國門走入人心。

青島啤酒成為中國啤酒標籤,攪動海內外市場,青島啤酒節成為愛好者們的狂歡盛典。

1949年建國時,青島城市經濟總量高居全國第四,這是屬於他的高光時刻。

2010年,青島在全國城市位列第10名,2016年,青島經濟總量破萬億,續寫時代新的篇章。

在北方,青島始終是僅次於北京和天津的發展明珠。

如今的青島,也自是有著他的無奈。

風水輪流轉,在一波波互聯網科技風潮下,青島顯得有些默默無聞。

時間來到2019年,青島經濟總量被多個城市超過,經濟排名下滑至第14位。

同樣出乎意料的是,青島房價一改此前漲勢,二手房價格連續十四個月下跌,沒房的人樂了,高位買房的鬧了。

這座黃海明珠,前進的腳步開始有些躊躇。

如今的青島,還有著他的出人意料。

而就在不久前的3月,當全國都在疫情的悲觀裡尋覓出路的時候,青島市多個區縣立下了一個看似很有挑戰的目標:2020年經濟增速要達到10%!

在一季度疫情影響蔓延全球之際,不得不說,10%的增長目標實在是有些令人佩服。

青島,將駛向何方?

不妨和筆者一起,走近這座山海琴島的美景,領略他的風土人情,剖析他的起伏脈絡,一起享受這段深刻美好的青島之行。

山海風情總是詩

1917年,移居青島的康有為曾在一封家書中稱讚青島“碧海青天,不寒不暑;綠樹紅瓦,可舟可車”。後來演變成一句“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流行語,成為青島城市風貌的詩意寫照。

“紅瓦綠樹,海天山城”也正是青島映入觀客眼簾的第一印象,“紅” “綠” “碧” “藍” 四色構成了這個城市的浪漫風情。

紅瓦,是青島的點睛之筆。

清朝時,青島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留下了獨特的紅頂建築特色。那個時期的青島,德國式的紅色屋頂與高聳的塔樓高低相襯,錯落有致。

21世紀初,為了迎接2008年奧運會,在那場全國範圍內的“平改坡”工程裡,青島定的是紅色系——延續德式建築風貌,給老樓統一“戴紅帽”,呈現西洋格調,所以在青島又被稱為“紅頂工程”。這項工程對城市建築風貌進行了保護和恢復。

在鹹溼的海風中站在高處遠眺,一掃便是滿眼的藍天紅瓦,好一個美景怡人。

綠樹,是青島最鮮亮的色彩。

青島歷史上並不是一個多林的地區,反之青島的森林非常匱乏,可以說就沒有森林,堪稱荒涼。

在德國殖民時期,設立山林局,專門從事造林活動。

當年路邊“手指粗”的小樹苗如今已成參天大樹,昔日青島灣畔光禿禿的一片片丘陵,今天已成翠山林海。

海天,是青島的主基調

站立在五四廣場上,一面是層層疊疊的海浪奔湧衝擊著岸堤扶廊,背後是鱗次櫛比的商廈高樓。

白天,碧空暖陽下,是藍海浮波與帆船中心的雪白船群交匯生趣。

晚上,海浪陣陣中,是樓宇群閃爍著的夜闌燈光秀,在海面灑下流光溢彩。

山城,是青島風華中的秀麗

聽說,山東省的殷實人家都希望能定居青島,而青島人的終極理想,則是能久居嶗山。

“嶗山尋仙人,幽境隱全真。嶺翠逾白鶴,峰奇生紫雲。明霞澄天地,潮音悅崑崙。海上有青島,心中無紅塵。”

山東著名藝術家、詩人王心鑑留下一首《遊青島嶗山》,寫盡了嶗山的清冽、靈秀、生機、豐茂。

在青島市區內,十大山頭公園星羅棋佈———觀象山、觀海山、信號山、青島山、太平山、貯水山、北嶺山、嘉定山、煙墩山、樓山。

山海相遇,總讓人不禁想起愛情與浪漫:所愛隔山海,山海不可平,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

綠樹、山野、碧海、紅瓦構建出獨屬於青島的詩意浪漫。

從房價和五朵金花開始

這麼美麗而宜居的城市,除了青島,全國還能排上號的,大概就只有廈門了。

不過奇怪的是,廈門的經濟總量約為青島的一半,但廈門的房價卻近乎是青島的三倍。

而根據統計局公佈的房價數據看,青島的房價已經連續14個月下滑了。

一方面,青島房價的回調,有前期房價上漲過高的影響。

但另一方面,房價的下滑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大家對青島未來經濟發展的預期。

從經濟增速上看,青島相比全國水平,並沒有出現大幅下降,只是勢頭與排頭兵相比有些萎靡。

作為中國北方地區四座GDP過萬億的城市之一,青島市在“萬億俱樂部”裡,正被一些新晉城市甩在身後。

2017年和2018年分別觸及萬億門檻的無錫和寧波,2019年就以後來者居上的姿態越過了青島。

青島的身後,鄭州、長沙等城市也一路緊逼。

當在總量中無法發現端倪的時候,問題大概率就是出現在結構上。

不久前,青島日報發表一篇評論文章《根在產業結構》,坦率地指出:

“工資不高,實質是產業結構老化問題,傳統產業比重太大,引領性創新產業太少、從業人員數量有限。傳統產業依賴資本和要素投入,依靠擴大規模、壓縮人力成本獲取利潤微薄,企業員工的工資自然就提不上去。

對比當前幾個發展較快的城市2019年經濟結構,青島的第二產業份額明顯不足,其中被視為新動能的戰略新興產業,相比之下也遜色不少。

數據來源:各地統計局

成也製造業,頹也製造業,一切都還要從青島上世紀的五朵金花說起。

上世紀九十年代,海爾、海信、青啤、雙星、澳柯瑪橫空出世,成為青島享譽內外的“五朵金花”,家電製造業的聚集,也讓青島成為國內三大家電生產基地之一。

海爾集團掌門人張瑞敏說,“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

當時代洪流洶湧而至的時候,跟不上時代,就再難新生出成功的企業。

舊的金花仍在開,新的金花卻難以尋覓。

儘管中車四方的動車小鎮氣勢十足,海爾在物聯網的道路上初露崢嶸,特銳德電氣也在新能源充電市場威名赫赫。

然而在家電市場步入存量的當下,對依靠製造業和家電產業起家的青島來說,少數個例並不能改變整體產業鏈後勁不足的事實。

過去十年,在互聯網經濟和新一代科技企業改寫市場規則的過程中,青島的高端製造業、互聯網經濟、戰略新興產業都顯得“默默無聞”。

家電業落寞,新興產業不足,民營經濟成短板,投資中工業投資比例不高等因素共同促成了當前市場對青島的印象。

目標:10%!

昨天,青島市一季度經濟運行報告正式出爐,一季度,青島市生產總值為2504.87億元,同比下降7.1%,低於全國-6.8%的平均值。

這意味著,面對後來居上的城市趕超壓力,面對產業結構轉型的緊急任務,接下來,青島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

而就在不久前的3月3日,一場300多人參加的“全面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誓師大會”舉行。

據澎湃新聞報道,這場誓師大會後,青島市下轄的區縣一把手們圍繞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作了公開承諾,其中有多個區縣一把手錶態今年GDP的增長目標是10%。

10%!

這個數字放在剛從疫情中緩過勁的任何地方,聽到的人都要問一句:“真的嗎?”

一些數據,或許揭露了信心來源:

2020年開局,青島市商務局在2月10日至14日開啟第一個“網上籤約周”,10個區市、功能區共簽約58個重點項目,這其中主要是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高端裝備、新材料等高科技項目和現代服務業項目。

一季度,青島市工業投資增長40.1%。其中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增長45.5%;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72.1%。

如此高的新興產業投資增長和市場投資熱情,正好針對當前青島的產業結構弊病。

2019年初,“學深圳、趕深圳”的目標正式在青島提出,要求青島各區市各部門與深圳全面對標,學習深圳的營商環境、制度創新、政務服務等,明確“在政務服務方面,深圳能做到的,青島都要做到。”

深圳是時代和市場的共同產物,想要學好,很難!

但從疫情下招商的優秀表現和“10%”的經濟軍令狀來看,青島“學深圳”的效果依然值得期待!

底氣何在

過去這幾年,相比於長三角、珠三角、川渝地區的高歌猛進來說,青島無疑是低調的。

僅從全國的“名聲”來看,青島的威名似乎也只在省內比較響亮。明明經濟排名不錯,卻並不站在聚光燈下。

又或許,謙遜循禮的儒風早已刻在膠東半島人的骨血當中,不發聲也並不代表示弱。

從底蘊和天賦資源來講,青島的天然優勢明顯,底氣十足。

坐山觀海,海洋是青島最大的優勢和潛力之一,現代海洋產業位列青島9大優勢特色產業之首。

青島聚集了全國30%的海洋科研機構,擁有50%的海洋高層次科研人才隊伍,中國海洋大學也坐落於此。海洋新興產業的醞釀需要慢工出細活才能厚積薄發,最終開出的藍色之花,必將令人傾倒。

中國海洋大學

人才,是青島的底氣。雖然比不上北京、上海、武漢等高等教育重鎮,但青島也坐落著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青島大學、山東科技大學、青島科技大學等一批實力強勁,專業優勢明顯的學府。

作為膠東半島的經濟重鎮,青島與日韓的交流擁有著天然優勢,疊加一帶一路重點城市的地位,重現“古代海洋文化源頭和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經貿地位,絕不是一句空話。

這是一個美麗宜居的城市,這裡也是一個曾經輝煌、並即將再次重現輝煌的城市。

筆者有云:山海琴鳴風何去?青島雲動浪不休!

大幕已然揭開,你我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