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度:欺骗世人的玄学思想

引言

中国历史渊远流长,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也产生出无数璀璨的文化。而这些文化中普通人最为难以理解的,便是各个时期哲学思想!

从夏商时期的“巫术”再到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之学,这些哲理对于普通人莫不是艰难晦涩。然而这些哲学思想却在上层统治阶级手里,运用的炉火纯青。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其中的一种,时代扭曲的产物~风靡百年的魏晋玄学思潮!

魏晋玄学士人


玄学的产生

东汉时期,统治阶级流行“以神释儒”的经学思想。

东汉提倡的经学经过时代的发展,显得十分僵硬固化。例如有些儒学生对于几个字的理解,往往写出几万字的个人见解。后人评价这种做法“幼童而守一艺,自首而能后言。”

因此这种徒增繁琐的经学,已经不适用与魏晋时期动荡的社会。

由此东汉这种以神学解释儒学的经学思想,被后来的王充……等人经过无数次批判早已经没有了当初迷惑天下之人的作用。而曹魏与司马氏等不同豪门世族,他们之间的权利争夺也越演越烈。

因此当时的社会极度需要一种新的思想工具,用来适应纷乱的时局,也为了防止人民再度暴乱!由此玄学,便在这种混乱的时局下诞生了!

魏晋玄学者


关于玄学

玄学,是一种风靡魏晋时期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关于“玄”的最早记录,则出现于老子《道德经》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句话!

玄学始于三国时期的曹魏,创始人是曹操的驸马何宴、王弼……等人。后来发展到西晋年间,以竹林七贤为代表。鼎盛时期则在永嘉年间,以向秀、郭象等人为代表。

这些人物都生活在魏晋时期,因此玄学也被我们后世称之为~魏晋玄学!

竹林七贤


玄学的本质,就是所谓的深奥之学说。它是一种以精神上的“无”作为主体核心,强调“以无为本”的唯心思想。魏晋时期的玄学之人觉得,世间万物这些能够看得见摸得到的东西都是“有”(实际存在的)。而这些“有”,则全部都来源于心中的“无”(精神世界)!

关于这个“无”它本身十分的玄妙,可以说它无法用言语形容、也无法为它命名、甚至看不到也听不见它!可以看出“无”本身就是,一个精神世界想像出来的一个虚无的存在。

魏晋玄学家们认为,“无”可以产生一切实际存在的东西,并且主宰这一切。而这种“无”论,在现在看来实际上是一种客观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魏晋玄学家


玄学的宗旨特点与畸形应用

宗旨特点

玄学宗旨主张“无为”,或者说“顺其自然”!玄学家们大力推广统治者需要无为而治,天下百姓也需要无为而处。保持现在的社会现状,大家都不要去打破!

魏晋时期的“无为”重点在于处世之道,人们需要在那乱世之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保全之法。门阀世家需要保存自己腐朽的统治,百姓也需要放下一切愿望,安心接受压迫与剥削不要起来造反。而这种“无为”恰好是统治者所需要的,用来解除人民思想武装的最好法宝!

坐而论道的玄学家


司马炎篡位称晋之后,政局纷乱复杂。而那些上层统治者为了独善其身,于是逃避现实走向了一条坐而论道的路。这些人整日讨论玄学言辞犀利、滔滔不绝,但是他们所说的内容却全都是一些玄妙之理丝毫不着边际!

司马炎曾经和嵇康讨论玄学,而嵇康走后司马炎评论他说:“吾每与之言,言及玄远,而未尝谈论实事,臧否人物”。再加上他们自身的打扮潇洒飘逸,在世人眼中仿若神仙一般。

这种现象使得人们眼中的玄学家,都具有“清淡”的特点。而玄学所推崇的“无为”宗旨,也是统治者所需要用来控制百姓的极好手段。由此这股“清淡无为”的玄学之风,便弥漫在整个魏晋上层人士之中!

坐而论道的玄学家


畸形应用

魏晋玄学出自于先秦古籍《道德经》、《周易》、《庄子》,这被玄学家称之为“三玄”。因为玄学糅合了儒家周易之说,这使得它比东汉时期的纯粹经学,更具有蒙蔽性与欺骗性!

正如上面说到的,玄学的“清淡无为”最终成为了统治者们维护封建统治的武器。他们利用“无为”告知人们,封建社会的尊贵低贱、富贵贫穷、王侯将相……这些现象都是天生具有的,大家都不要试图去改变打破它们!然而这些人他们自己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嘴上却大肆宣扬着“清淡无为”,实在可笑至极!

魏晋上层统治者的奢侈之风


为了迷惑世人的眼光,玄学家们还对他们的糜烂生活进行美化。其中向秀与郭象二人便宣称,:“圣人虽然在庙堂之上,但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换句话说在他们心中,既要有“庙堂中”尊贵的身份,又要有隐逸山林的美誉才能称的上“圣人”。

在这种歪理邪说之下,许多魏晋名仕便打着“潇洒旷达”的名头,做出很多放浪形骸之事。这些风流名仕大都喜欢喝酒放纵、脱衣暴露,到后来为了显得更加飘逸自如他们甚至吸食“五石散”。我们所熟知的嵇康、阮籍……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玄学,由此成为了上层统治者愚弄百姓的工具!

吸食五石散的风流名仕



结语

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早期玄学的出现可以打破世人脑海中的思想枷锁,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玄学中的“无为”、“清淡”被统治者用来欺骗人民。最后甚至变成了门阀世家腐朽生活的遮羞布,玄学的应用就更加的畸形了!因此后来的许多先进学者便对其进行批判,扬泉就曾说:“玄学之说,无异春蛙秋蝉,聒耳而已”。这从根本上指出,玄学只是空谈“无为”的无用学说!

玄学所推崇的“无为”与“清淡”,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演变产物。它的兴盛与衰亡,始终和魏晋门阀世家统治者们有些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南北朝之后门阀世家逐渐走下历史的舞台,而玄学也就相应的衰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封建社会的一切制度与思想,不过是统治者安抚百姓的一种手段。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手段终将被世人所揭开,暴露出它丑陋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