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遊三峽別樣情

美麗而雄偉的長江三峽對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從上個世紀六七年代,我曾多次領略長江三峽的壯美畫廊,記得最後一次經過長江三峽是1981年10月下旬,我從部隊轉業回到地方,帶著妻子女兒從重慶朝天門碼頭上直達武漢的東方紅45號客輪,再一次目睹長江三峽兩岸山峰重巒疊翠,連綿不絕的奇特美景。說到陌生,是因為三峽大壩建成後,長江三峽究竟發生了哪些新變化,我又是陌生的。但好友約我在9月下旬遊玩長江三峽時我答應了,心想,重遊長江三峽,定有不一樣的風情。

長江三峽始源地——瞿塘峽

9月22日,我和老伴帶著39年的牽掛與思念,踏上了“三峽五日遊”的快樂之旅,大巴車在高速公路上向著宜昌行駛著。楚地宜昌,它是民族團結使者王昭君的故鄉,也是偉大浪漫詩人屈原的故里。因而,這座有著2700多年曆史的古城,被賦予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息。美麗的宜昌,更是因水而興。當年偉大領袖毛主席“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的偉大設想,經過幾代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規劃與努力,終於變成了美好的現實。

美麗的巫山新縣城

我們是在第二天早上游玩“三遊洞”,路徑王昭君的故鄉直達重慶奉節縣,在遊覽白帝城之後於黃昏時分,登上了停靠在奉節碼頭的“新高湖”遊輪,夜宿在遊輪上。24日早上6時許,“新高湖”遊輪離開奉節碼頭,開啟了我重遊長江三峽的兩日之旅。長江三峽位於我國的腹地,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迄湖北宜昌市的南津關,跨重慶奉節縣、重慶巫山縣、湖北巴東縣、湖北秭歸縣、湖北宜昌市,全長193公里。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重慶瞿塘峽、重慶巫峽和湖北西陵峽的“長江三峽”。

我重遊長江三峽所經過的第一個峽谷是瞿塘峽。瞿塘峽是以“雄”著稱,兩岸如削,巖壁高聳,大江在懸崖絕壁中洶湧奔流,自古就有"險莫若劍閣,雄莫若夔"的美譽。同時瞿塘峽的名勝古蹟,多而又集中。峽口的上游,有奉節古城、八陣圖、魚復塔。峽內北岸山頂有文物珍藏甚多的白帝城,驚險萬狀的古棧道、神秘莫測的風箱峽;南岸有題刻滿壁的粉壁牆。在風箱峽下游不遠處的南岸,有一座奇形異狀的山峰,突起江邊,人稱"犀牛望月",惟妙惟肖。2015年12月,瞿塘峽景區入選長江三峽30個最佳旅遊新景觀之一。瞿塘峽全長只有8公里,它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迄巫山縣大溪鄉,是長江三峽中最短的一個峽谷,雄據長江三峽西之首,因“蘷門”——長江三峽始源地,故而又稱之為“蘷峽”。兩個小時的水路,再次讓我體驗“夔門天下雄”的意境。此時此刻,我想起了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早發白帝城”的詩句: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巫山長江大橋

大約在上午8時許,“新高湖”遊輪穿越了長江三峽始源地——瞿塘峽,停靠在巫山縣碼頭,我們下船乘坐景區的巴士直達柳坪遊客中心,親身感受一下12公里“神女天路”的雲中漫步,從另一個視角俯瞰長江巫峽斜背的地質奇觀,確實讓人驚歎不已。這也是我第一次乘車觀賞巫峽美景,如果說沒有三峽大壩的建成,就不可能有我們今天如此美好的體驗與感受。遊玩“神女天路”後返回遊輪上,下午2時許,“新高湖”遊輪緩緩地離開巫山縣碼頭,開始了長江第二峽——巫峽的旅程。巫峽的入口處有一座彩虹橋——巫山長江大橋,我站在“新高湖”遊輪的甲板上,遠眺著漸漸遠去的美麗的巫山新縣城,猶如一幅壯美的大觀園畫卷展現在眼前,情不自禁地感嘆三峽大壩的建成,給兩岸人民帶來歷史性的巨大變化。巫峽,自重慶巫山縣城東大寧河起,至湖北巴東縣官渡口止,全長46公里,有大峽之稱。重遊巫峽,讓我再次感受到山峰綺麗,層巒疊嶂,雲騰霧繞,江流曲折,百轉千回;船行其間,宛如置身於一幅渾然天成的山水畫廊,人在畫中游,充滿著濃郁的詩情畫意。巫峽有十二峰,峰峰各不同,其中,又以神女峰最為聞名。下午3時許,“新高湖”遊輪停靠在神女峰對面的神女溪碼頭,神女溪是因神女峰的美麗神話傳說而得名。我們下船換乘景區小遊船,遊玩了巫峽秀美的神女溪。坐在小遊船上,我們一邊聽導遊講解,一邊欣賞兩岸美景。神女溪確實很秀、很美,整個峽谷水流湍急,處於顯露人跡罕至的原始狀態,既有一戶的村莊,又有長壽村莊,峽谷內水清石奇,山青青、水綠綠、峽幽幽的仙境,讓遊人有一種頓時除卻紅塵的空靈與超脫之感。在感受神女溪美景之後,我們返回到遊輪上,聆聽導遊小姐講解關於神女峰的傳說故事,靜靜觀看和拍攝神女峰的美姿,我們銅陵一行14人還在神女峰下合影留念,將重遊三峽的別樣風情刻印在鏡頭裡。

美麗巫峽,宛如置身於一幅混然天成的山水畫廊

9月25日早晨6點左右,“新高湖”遊輪離開了神女溪碼頭,迎著濛濛秋雨,向長江第三峽——西陵峽的湖北秭歸縣游去。我透過秋雨之中,薄霧之中,遠眺漸漸逝去的巫峽,彷彿仙境般的神秘朦朧,美麗中透著各樣風情,感嘆大自然的魅力所在。西陵峽以“險”著稱,為三峽的最險處,西起湖北省秭歸縣西的香溪口,東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關。西陵峽北岸有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屈原故鄉秭歸等,南岸有燈影峽。西陵峽灘多水急,峽中有峽,兩岸礁石林立,浪濤洶湧,屈原、白居易、歐陽修、蘇轍等歷代眾多名人,都曾在這裡留下了千古傳頌的名篇詩賦。由於三峽大壩就興建在秭歸縣,這次三峽之旅的終點站是秭歸縣碼頭。下午兩點多鐘,走下“新高湖”遊輪,換乘我們的大巴車,來到整體遷移過來的屈原祠。我站在屈原祠廣場上,眺望雄偉三峽大壩,恰似一條巨龍緊緊鎖定西陵峽的咽喉,使奔騰不息的三峽江水,在這裡形成“高峽出平湖”的壯麗景觀,讓人驚歎、讓人震撼!

巫峽神女峰

秀美神女溪

在神天路上遠眺巫山新縣城

在神女天路上雲中漫步

長江第三峽——西陵峽

高峽出平湖

這次重遊長江三峽很快結束了,給我留下了兩個難以忘懷的印象:一個是遊船行駛在長江三峽時,沒有當年那麼驚心動魄了;另一個是長江三峽兩岸變得更加絢麗多姿了,不僅是奉節、巫山、巴東、秭歸等縣城換了人間,而且我們先後穿越了巫山、巴東、秭歸三座長江大橋,這是我往年多次路徑長江三峽未能看到的勝景。

這正是:重遊三峽別樣情,青山依舊景不同。高峽平湖驚世界,兩岸美色日月新。

作者:詹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