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肾炎的几种方法,你知道吗?

慢性肾炎一直都是困扰无数患者的一种疾病,它病症复杂且极易反复,很多人都对它束手无策,只能默默忍受着病痛的折磨。那么该怎么治疗它呢?接下来笔者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慢性肾炎分类以及治疗方法。

根据中医辨证结合西医诊断,慢性肾炎临床症状主要有水肿、蛋白尿、高血压。慢性肾炎在中医上被称之为“水肿”,认为由肺、脾、肾三脏功能障碍无法正常运转,膀胱气化不利所致。它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 肝肾阴虚

肝肾阴虚是由久病劳伤,温热病邪耗伤肝阴及肾阴所导致的。这种类型主要病症为:头晕目眩,耳鸣,时感口渴,腰酸腿软,遗精等。

肝肾阴虚型用杞菊地黄汤加减:生地知母、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丹参、红花、菊花、怀牛膝等;此方可滋肾养肝,对于治疗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视物昏花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


2 脾肾阳虚

此症多因患者体质虚弱导致寒气入侵,或因长期患病使脾肾阳气受损所引起的。主要病症为:怕冷,四肢发凉,面色无光且苍白,肢体浮肿,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或夜尿频多。

可用真武汤加减:当归、丹参、淫羊藿、桂枝、泽泻、茯苓、车前子、黄芪、巴戟天、砂仁等。此方乃治疗脾肾阳虚的基础方,以此加减可温阳利水,祛水邪。

3 气阴两虚

气阴两虚者易感冒,精神不振,长期咽痛,时感口干喉燥,少气乏力,手足心热,舌质偏红。

此证可用参芪地黄汤加减:泽泻、女贞子、牡丹皮、红花、黄芪、茯苓、当归、僵蚕、山药、砂仁。用于治疗脾肾不足,气阴两虚效果颇为显著。

4 肺肾气虚

肺肾气虚者多因久病咳喘、伤及肺气,且劳伤太过以至伤肾。此病症多表现为:面浮肢肿,易腰脊酸痛,小便量少,且常伴有咳嗽流涕,头痛发热等症状。

可用补中益气汤合水陆二仙丹加减:白术、麦冬、芡实、生黄芪、百合、金樱子、太子参、炙甘草、枸杞子等用以益气固肾。

慢性肾炎的治疗无疑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此病病症错综复杂,且在治疗过程中稍有不慎就极易反复。而且每个人病情不同用药自然不同,切忌依照别人的情况随意服药。一定要谨遵医嘱,坚持正确,科学的治疗,才能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