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與經銷商達成共識 開啟電動車營銷新模式

大眾集團在推進電動化進程中一直在嘗試創新和改變。據外媒報道,大眾ID系列電動汽車的主要銷售途徑將不再拘泥於大眾經銷商。

大眾集團5月20日宣佈,其零售合作伙伴均同意做電動車的“代理商”這一新角色,將為電動車主提供全新的購車體驗。

新營銷模式具體運作方式為: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只要用戶在向大眾下訂單時,都需要指定一個首選經銷商為其服務。這就使經銷商轉變為代理商角色。

這種改變這直接賦予了經銷商新的職責:從傳統的銷售轉變為組織試駕、處理交易,並以使用戶滿意的方式交車。



而值得注意的是,這和傳統汽車業務不同,經銷商從電動車身上獲得的佣金是固定的,且有一定的約束條件,這就規避了代理商有可能說服本來想買電動車的用戶轉買燃油車。將於6月17日在歐洲上市的大眾ID.3電動車則會開啟這種新的營銷模式。

其實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電動汽車對於汽車行業的影響及改變。大眾汽車德國銷售主管Holger B.Santel坦言:

這一新的營銷模式一方面會提升用戶的購車體驗,另一方面也可減輕經銷商的負擔。因為經銷商無需提前為車輛進行融資,大眾還承擔庫存成本及展示車輛等相關成本。‘我們為合作伙伴提供了一種極具吸引力的車輛租賃概念。” 據悉,除承擔車輛融資的責任外,大眾還承擔車輛回收和殘值降低等風險。大眾和奧迪合作伙伴協會主席Dirk Weddigen von Knapp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代理模式使得經銷商實現財務解脫,這在當前尤為重要。”

大眾內部將此次電動化全新模式的管理和營銷命名為“Thunder”。該模式還簡化了消費者在購車時的選配過程,據大眾介紹:“配置整個車輛的點擊不會超過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