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徽州女人用52年苦守一句承诺 拒建贞节牌坊:我是在守道

鲁迅大师的孙子周令飞先生说,做人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大事有大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小事有小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守,为了我们的家。

许村墙里门

我有一个邻居叫许幸生。

何以叫幸生呢?

据传,幸生还未诞生时,他父亲遭遇国民党抓壮丁。

幸生父亲兄弟三人,按规定三抽一,必须有一个人去当兵。老大闻讯,藏进深山不肯出来。老三年轻,还未成家。幸生父亲念及兄弟之情,挺身而出,挑了这个风险。

临别前,他对三弟说,你二嫂已有身孕,不管她将来生男生女,希望你能抚养好她俩一生,我此番前去即使丢了性命,也无挂念了。

老三深深地知道,二哥此行是为他们兄弟二人作出牺牲,这份情有多重,他心里很明白,于是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了。

二哥一去,果然不再有音讯。二嫂生的是个男孩,庆幸为二哥留下一点香火。取名幸运,俗气,易名幸生。

老三从此挑起了抚养嫂侄的责任,坚守承诺,终生不悔。

据我所知,像这样一诺千金,终生坚守的美德在徽州许村还有一个更加动人的传奇,那就是“墙里门”。

“墙里门”,乍一看,这扇门似乎很普通,油漆已经剥落,木头已经老化,有的地方还露出了裂缝,经过岁月的淬火,显得沧桑衰老。然而,门后却藏有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

明朝洪武年间,许村出了个名人,叫许伯昇,时任福建汀州知府。

许知府兄弟六人,除小弟许周安外,其余兄弟,或从军,或为官,或经商,均已离家。父亲已仙逝,许周安与母亲相依为命,20岁时与一个18岁姓胡的女子结了婚。

不幸的是,结婚不到两年,许周安就一病不起。临终前,他对胡氏说:“你腹内已有我许家的血脉,将来无论生男生女,请你一定要把孩子养育成才,哪怕倾家荡产。”胡氏流着泪答应了丈夫的要求。

一个人作出承诺并不难,有时只是轻轻的一句话,有时只是微微的一点头,有时只是默默地一握手。但是做出承诺的决定却是不易的:因为轻轻一句话,那是用信誉凝成的铮铮誓言;微微一点头,那是用良心写出的堂堂契约;默默地一握手,那是用人格定下的切切保证。实践承诺更加不易,必须身体力行,必须不计代价,必须不怕艰难,必须终身坚守。

胡氏对许周安这一承诺非同小可,她在“墙里门”内苦守了52年,未曾跨出门庭一步。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五十二年,一万八千九百八十天,她像门一样始终如一地守住自己心中的那一团圣光:诚信。数月后,胡氏产下一个男婴,遵照丈夫生前的嘱托,取名天相。

大哥许伯昇感念弟媳“闭门养子”的赤诚,专门为她筑高墙,建水井,雇佣工,承担她的一切生活费用。

当命运把沉重的纤绳硬塞到胡氏手中的时候,这个书香门第出身的才女没有推托,也没有逃避。虽然她的身子纤细、瘦弱,但她坚韧、执着,努力地编织着丈夫留给她的梦想。

光阴荏苒,岁月在煎熬中流淌,胡氏由一个如花似玉的少妇慢慢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女人。凛凛冰霜数十年,含辛茹苦抚育天相。在胡氏的教育下,天相不负母望,长大后终于考中进士,走上仕途。72岁那年,胡氏撒手人寰,遗体从“墙里门”抬出。

再也见不到恩重如山的母亲,再也听不到母亲谆谆的教诲,许天相对着“墙里门”哭了三天三夜,所以“墙里门”又叫“哭门”。

作为一个寡妇,用一生的心血,毕生的精力,在深宅大院中,独手将儿子养育成才,在那个古老的年代,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朝廷几次要为胡氏建贞节牌坊,胡氏婉言谢绝。为什么?胡氏说:“我本意不是守节,而是守道,是为了坚守对丈夫的一句承诺。”

一诺千金,终生坚守,这种精神感天动地。乡亲们认为胡氏是女子的阃范,将许府原来的房子改建为祭祠,以奉胡氏春秋之祀。

一个人偶然行善,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终生坚守。坚守信念,坚守道德,坚守人生。

坚守的灵魂是美丽的。

许天相府邸,现为许村历史博物馆。“齿德达尊”牌匾是对许氏德行的赞颂。

屈原誓死不与小人佞臣同流合污,坚守忠君爱国,于是汨罗江畔留下了一个千古忠臣的佳话。

苏武宁死不投降,坚守民族气节,漠北荒原的冰雪因其高风亮节而融化。

布鲁诺站在烈火上,仍然坚守科学真理,终于冲破宗教法庭的桎梏,给世人带来文明圣火。

鲁迅坚持新文化运动,朱自清至死不领美国救济粮,刘胡兰宁可被铡死也不交出地下党的名单,巴金坚持讲真话……无数仁人志士之所以名垂千古,在他们的人格光辉中无不闪耀着坚守的芬芳。

是的,坚守是一个苦差使,每个坚守的人不但要与外界各种困难相搏斗,还要与自己内心的各种活思想进行艰苦的斗争,有时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魏晋时代的嵇康坚守洁的精神,不愿与司马昭集团同流合污,最后招致杀身之祸,一曲《广陵散》成了千古悼音。

宋代文天祥坚守民族气节,高唱《正气歌》,头断菜市口。

明代方孝孺坚守一臣不事二君,宁死也不愿为篡位夺帝的明成祖写诏书,不但诛杀十族,自己也惨遭腰斩。

坚守伴着寂寞与孤单,坚守伴着诬蔑与毁谤,坚守伴着血腥与残杀,然而坚守并不因其悲剧的结局而泯灭了它的光辉,恰恰相反,坚守正是以它的悲剧结局彰显人格的魅力和人性的光芒。坚守是一种气度,坚守是一种智慧,坚守是一种无畏,因为坚守源于最广愽的爱,因为坚守意味着至死不变的追求,因为坚守是事业成功的奠基石。

某些人认为“识时务者为俊杰”,不愿坚守真善美,结果又如何呢?

秦桧也曾写过状元文章,但他不能坚守民族气节,将忠臣岳飞害死在风波亭,至今还跪在岳墓前接受世人的唾骂。

汪精卫年轻时慷慨激昂,拉过革命大车,但他不能坚守国格,成了遗臭万年的大汉奸。

蒋介石曾追随过孙中山,信奉三民主义,但他不能坚守信仰,把东北、华北、山东拱手送给小日本做屠宰场,国人喊他蒋该死。

多少心灵的美丽,多少事业的成功都源于对真善美的坚守;多少心灵的龌龊,多少事业的失败都因为忘却对真善美的坚守。

坚守与不坚守,可以衡量出伟大与渺小。谁忠于坚守,不撕破人生中的窗户,谁的人生就会获得春花烂漫的风华;谁背弃正确的坚守,朝秦暮楚,谁就会受到世人的唾骂,被历史所抛弃。

爱情不仅仅是“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爱情也不仅仅是买豪车买珠宝买高楼,爱情应该是一份责任一份守望一份奉献。真爱如山,尽管它可能遭到雷打电劈,火烧水淹,但它始终不会倒下,只增不减;真爱似水,尽管它可能遇上急流险滩,堰阻坝拦,但它仍然会为人类保存着赤诚与温暖。“墙里门”中的胡氏,一个平凡的女子,用52年的情感,52年的鲜血,52年的岁月,坚守承诺,坚守爱情,坚守人格,这是怎样的一种情义,怎样的一种品质,怎样的一种精神?

优秀的灵魂不一定都是轰轰烈烈的,伟大往往来自于平凡的堆积,一扇“哭门”,令人荡气回肠。

在历史的长河中,胡氏的生命虽然是一颗转瞬即逝的流星,但她的生命却在天空中留下耀眼的光芒。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胡氏之风,山高水长!

作者:许惠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