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一疊,捏一捏,在家也能做出酥到掉渣的蛋撻皮!

蛋撻皮其實很簡單,但是花費的時間要長一些,所有我特意趕在小長假之前把食譜整理好,寶媽可以趁著小長假在家試試。

寫在前面的話:

蛋撻外酥裡嫩的口感征服了一眾大小朋友,不過之所以會外酥,自然也離不開油。

為了口感和口味更好,油要選擇黃油,給寶寶吃,儘量選擇無鹽黃油

經過多次試做,才做出這個黃油含量適中,口感寶寶也能接受的少油版蛋撻。

因為少油,所以口感上自然沒有買來的那麼那麼那麼酥,不過咬一口也是能掉渣的哦。

看一下也是超多層次,外皮很酥脆的。

精簡的版本卻更適合寶寶,趁著五一假期,試試吧!

食譜很簡單,但是花費的時間會長一些,食譜寫的比較詳細,寶媽們耐心看!

【蛋撻皮】

【食材】

低筋麵粉:150g

黃油1:20g

黃油2:70g

清水:85g

鹽:2g

適合16個月+對食材不過敏的寶寶。

【步驟】

做麵糰:

1,麵粉中加入鹽,軟化的黃油1,用手搓勻。

注意黃油是室溫軟化,不是融化,搓勻好的麵粉看起來像玉米粉。

2,邊攪拌麵粉邊倒水,水不要一次性倒完,攪拌到盆底沒太多幹粉的時候就可以。

因為不同品牌面粉吸水性不同,水的含量自己試著來,±10g都是正常的。

一定要先把黃油和麵粉搓勻,再放清水,這種手法叫做後水法,後水法可以避免麵糰生筋,影響酥皮口感。

3,揉成麵糰。

因為放了油,麵糰很好成型,不用過度揉捏。

用手輕按是一個軟硬適中的麵糰。

揉好的麵糰蓋上保鮮膜放入冰箱冷藏一個小時。

做酥皮前的準備工作:

1,拿出麵糰之前,先把室溫化軟的黃油2處理一下,用油紙或者保鮮袋包上,擀成一個長方形。

黃油片大概:長20cm*寬10cm。

現在天氣熱了,黃油很容易融化,整理成長方形後可以放入冰箱冷凍1分鐘或者放入冷藏室。

2,取出麵糰,用手輕揉幾下,不要揉太久,避免出筋。

3,擀成長方形的面片。

4,放入黃油

面片大概:長60cm*寬15cm

5,用面片把黃油包起來。(現在的面塊結構是:面片+面片+黃油+面片)

6,然後把面片翻過來,封口朝下。(現在的面塊結構是:面片+黃油+面片+面片)

第一次對摺+冷藏:

1,用擀麵杖擀成片狀,像疊被子那樣疊起來。

2,包上保鮮膜放入冰箱冷藏40分鐘。

第二次對摺+冷藏:

1,40分鐘後:揉麵墊上刷層油,取出麵糰。

2,擀成片狀。用手先輕輕把麵糰壓扁,會更好擀開。

3,繼續重複疊被子的動作。

4,包上保鮮膜,冷藏40分鐘。

第三次對摺+做蛋撻皮:

1,40分鐘後:取出麵糰,繼續擀成片狀。

2,捲成卷。這個時候如果黃油融化了可以再放入冰箱冷藏30分鐘。

3,切成段,每段大概20g。

4,放入蛋撻模具中,用手從底部把麵糰推開。

底胚烤好後會有些回縮,推的時候可以在外圈多推出一些。


揉好的蛋撻皮底部一定要薄一些,外圈大一些。


5,放入冰箱冷凍室就可以了。

步驟其實很簡單,不過就是重複摺疊的過程多看幾遍食譜掌握了步驟,做起來就很簡單了。

現在天氣熱,黃油融化的很快,摺疊的過程要快一些,不然黃油軟化容易漏,做出來的層次感會少。感覺麵糰很軟了就趕緊放冰箱冷藏一會。

第一次製作的時候告訴大家一個小方法,在第一次包黃油之前先把麵糰切下一小塊,後面擀麵片的時候如果漏了可以用面片補一下。

吃的時候,直接倒入蛋撻液:烤箱190度20分鐘,空炸180度,15-20分鐘。

蛋撻液的做法可以看相關食譜:

【家庭版-自制:全蛋,會爆漿的蛋撻,你試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