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基金就是选老婆

目前市场上存在近4300只存续期的基金,甚至比目前A股市场的股票总数还要多,但我们往往能从各种各样的渠道中了解一些如何选择股票的方式方法,而看到的一些少数介绍如何选择基金的文章有的是在介绍的过程中缺乏实操性,有的只是简单的通过历史业绩判断选择,也有的在选择标准上缺乏逻辑。今天将通过这篇文章教会大家如何简单,高效并且合理的去选择基金,让您“基”流勇进!


选择基金就像是选择伴侣一样,一方面要对它有足够的了解,另一方面对自身的情况更要有深刻的把握,在选择基金之前你要对自身的情况做一遍梳理,需要思考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

1.自己对于理财方式的选择是长中短三种中的哪一个?

对于基金投资一般是建议以长期投资为主,因为基金的赎买过程中会收取一定的费用,短期进出往往会导致因过高的赎买成本造成亏损,因此只有确定了自己投资过程中对于时间长中短期的规划,才可以去选择基金。

2.自己是否能够掌握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机会进行投资?

基金从广义上讲就是将投资者手中的钱归集起来交给相对专业的人士—基金经理进行投资,因此基金最适合的是一部分择时、择机方面有所欠缺的投资者,特别是新手、年轻人以及老年人。如果自己掌握这些能力的话,完全没有必要去选择基金,毕竟管理费也是一种成本不是。

3.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如何?是否能够接受波动?

风险承受能力基本都是可以通过风险测评问卷计算出来的,更简洁的说就是自己对于损失的敏感程度,敏感程度越高,则风险承受能力越低,这一点会很大程度影响股票型、债券型、货币型基金各自不同的配置比例。同时在持有过程中对于亏损的态度会影响到持有的信心,甚至造成长改中,中改短这种完全错误的投资行为。


对于自身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再来看看通过哪些方式去确定这个“伴侣”是否适合你,主要的选择标准有以下几点:

1.基金公司


很少有人在选择某只基金前会去了解基金公司的组织结构,其他方面与其他公司架构基本差不多,但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组织机构名称叫做投资决策委员会,这个组织结构往往是由基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基金经理等几位投研实力较强的人参与组织的,他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投票表决的方式,通过某只基金的投资方案,而大家理解中拥有决策权的基金经理并不是想象中的最终决策者,或者说他的投资决策权占比并没有那么大,按照比例来看的话,基金产品的决策百分之九十是由投资决策委员会决定的,基金经理只要百分之十左右的决策权,而一些明星基金经理可能会拥有更高的决策比例,但也并不能超过百分之三十。因此选择基金更重要的是选择有实力的公司,因为他们拥有更强的分析师,有更强的决策委员会。

2.投资方向

一般而言,在选择基金的时候大家往往从基金的名称中就可以大致判断基金的投资方向,但基金名称是有规定与字数限制的,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其实很简单,基金在发行的时候一定会在基金业协会和公司官网上传基金合同,里面有非常详细的投资策略,并且会详细介绍其投资策略的形成到实施,不妨在购买基金前粗略的关注一下该基金的发行合同,半年报与年报,虽然无法控制钱到底投向哪里,但总得直到它在哪里。至于具体的投资方向,往往可以结合很多信息去分析,不能凭空臆想,按照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行业存在哪些风险?行业整体处在上升还是下降周期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行业的盈利能力如何?

3.历史业绩

这一点是诸多选基策略中必提的一点,但恰恰很多建议都很局限,单纯的按照整体收益率排名,但忽略了整体市场的变动,以及某个行业在特殊时期的变动。那该如何去看历史业绩呢?首先应该选择的是找出长期稳定收益的基金,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特别是市场环境较差的情况下,整体排名都出现在前三分之一位置的基金,这一点证明其具备抗周期的投资能力。其次要综合多时间周期的收益,一般根据三个月,半年,一年,三年,五年的收益情况进行判断,因为基金属于长期投资,但有时候因为其投资的某个行业突然改善,导致某个月或某个季度的排名意外提升,这不能作为长期投资的主要依据。最后要在看到基金本身的业绩历史的同时,对基金公司整体产品的历史业绩也要有一定的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所购基金稳定性,决策能力,持续盈利能力的判断依据。


当然,在选择基金的时候需要考虑到的当然不止这些因素,需要深入研究的还有具体投资方向上,各个行业的特点等等等等,但基金本身就是适宜新手,风险相对较低的投资方式,只要把握好关键的几点选择因素,已经能够帮助您规避很多的投资陷阱。最后提一句如何去投资,一种是将可配置资金直接投入已选择的基金,一种是基金定投,按时按量投资,避免了择时风险。但这两种投资的方式共同特点是需要坚持长期投资。关于基金暂时聊到这里,如果有疑问可以在评论中提出,我将在下期文章中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