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钢铁2019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安阳钢铁(600569)2019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19年,公司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品质领先、提质增效、转型发展”总体战略,不断完善“二三三二”经营管控体系,全力以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企业发展整体呈现向好态势。

(一)坚持稳铁增钢,突出效益调结构

一是铁前板块坚持以高炉为中心,完善铁前一体化管理办法和考核制度,不断优化高炉操作管理,动态调整炉机运行模式,制定风险防控预案,确保生产模式转换稳定。二是钢后板块坚持以增钢为抓手,开展高效化生产和降铁耗攻关,优化铁前、钢后工艺流程衔接,“一罐到底”全线贯通。三是根据市场效益动态调整资源流向,最大限度发挥高效产线创效潜力。

(二)推进“双高”引领,提升营销创效能力

一是加大与终端客户对接力度,直供直销比例同比提高。二是全年重点品种和高端高效产品销量同比提高。高强板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三是大力开展“互为客户、互为市场”全产业链合作,产业链营销初现成效。四是全年研发新产品60个,全年共获得专利授权14项,产品结构提档升级。五是形成了以央企为代表,国内知名企业为支撑的高端用户群,多项产品应用于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品牌形象持续提升。

(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环保优势持续巩固

公司深入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强化“固、水、气”立体化治理,多项环保治理项目投入使用,环保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绿色物流快速发展。开展“公转铁”专项攻关,系统优化供销渠道,调整运输结构,提高装卸效率,全年铁路运输比例同比提高。推行清洁运输方式,提高纯电重卡运输比例。

(四)强化专业管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坚持精益理念,用“精、细、严、实”倒逼管理改进提升,夯实管理基础、强化专业支撑,现代化管理体系更加完善。设备管理以设备“零故障”为目标,突出关键设备特护,强化三级点检、系统检修,主要设备事故故障停机时间同比降低。质量管理强化精度管理,细化工艺标准,钢材一次轧成率稳步提升。安全管理完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开展煤气综合利用攻关。

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98.36亿元,同比下降10.0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6亿元,同比下降86.19%。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2019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工业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钢铁行业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平稳,但也面临产能释放过快、效益明显下滑和环保压力加大等困难。2020年,我国经济仍将总体平稳,为钢铁行业保持稳定运行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钢铁行业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巩固钢铁去产能成效,提高钢铁行业绿色化、智能化水平,提质增效,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坚定不移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品质领先、提质增效、转型发展”总体战略,加快绿色发展和转型发展步伐,打造绿色、高效、高质量“三大特色”,不断完善“二三三二”经营管控体系,加速工艺技术装备升级,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布局,打造“园林化工厂”,加快建设产业布局合理,环境一流、环保一流、装备一流、产品一流的现代化钢铁强企。

(三)经营计划

公司2020年的主要生产经营计划为:1、主要产品产量:生铁735万吨、钢770万吨、材812万吨。2、销售收入:281亿元。围绕上述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加强生产经营管控,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推进稳铁增钢。把稳铁作为总纲,强化“四位一体”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趋势化管控,快速提升高炉工艺操作水平,把增钢作为重点,强化以连铸为中心的高效化生产攻关,提高转炉高效生产水平,实现炼钢高效率;强化电炉高效化生产攻关,持续优化电炉生产工艺,实现电炉增钢降本。加大节铁增钢、购坯轧材力度,坚持问题导向,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最大限度挖掘增钢潜能。

强化成本管控。优化配煤配矿、炉料结构,推进铁前降本攻关。发挥集中采购规模优势,缩短采购流程,充分挖掘采购降本潜力。扎实开展原料基础性能研究,及时调整原料价效评价体系,以经济资源使用推进结构降本。挖掘全面降本潜力,加大对标降本力度,全方位降低企业成本。

优化产品结构。瞄准中高端定位,围绕国家重点工程需求,引领用户、产品“两个结构”提档升级,以市场需求高端化带动产品、研发、生产、质量上水平。加快技术创新,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产权的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培育公司的品牌竞争力。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终端用户的合作,切实打造公司“高端、低成本、差异化”产品竞争优势。

创新营销模式。进一步完善销售模式,规范定价机制,全力拓展产品创效空间。加大产业链营销力度,深化与上下游企业的战略合作,把公司的生产链嵌入到下游企业制造链中,整体带动高端产品销售,推动公司品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服务型钢铁,协同推进技术营销、服务营销、品牌营销、高层营销,从单纯满足客户的“产品”需求向“产品+服务”需求转变,不断提升企业营销创效水平。

2、推进绿色发展,提升环保治理水平

加快推进重点环保深度治理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物流,优化物流运输结构,提升铁路运输比例。强化环境综合整治,提升环保设施运行质量,不断提升全工序清洁生产水平。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升资源利用水平,加快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实现固废100%循环利用、废水零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合理配置能源介质,探索利用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推进实施煤气回收、余热余能利用等项目改造,充分挖掘能源效益。

3、强化精益管理和专业管理,打造高质量管理体系

坚持“精、细、严、实”和“精益”理念,把“抓专题、补短板、强弱项”作为管理提升的重要举措,推动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型,实现公司管理体系与管理能力现代化。

用信息化夯实基础管理,打造管理信息化平台,固化规章制度,优化管理流程。加强基础管理,实现数据采集自动化、生产控制智能,推进管理升级。

深入推进精益管理,树牢“精益”理念,围绕精益生产、精益制造,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动精益管理上台阶。强化体系管理,以流程优化、界面衔接为重点,提高一体化协同的有效性。强化专业管理,加强安全管理,推进“双重预防体系”高效运行。加强设备管理,突出设备功能精度维护,完善“周期+状态”管理,确保主体设备稳定顺行。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质量稳定性和一次轧成率,减少质量损失。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一是市场风险。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经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铁矿石、煤炭等原燃料和钢材价格仍存着大幅波动的可能,钢铁行业市场形势较为严峻。公司将坚持“绿色、高效、高质量发展”理念,加强生产经营管控,大力开展稳铁增钢调结构,提质降本增效益,坚持双高引领、创新营销模式,加大科技创新和环保综合治理力度,推进公司绿色生态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二是财务风险。2020年,我国钢铁行业预计仍会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同时2020年公司技改、环保深度治理等工程项目资金需求量较大,公司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公司将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筹措资金,保持合理的资金储备;加强资金管控,减少资金占用,控制非生产性费用支出,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创新筹融资手段,优化资金结构,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保障能力,降低财务风险。

三是环保风险。国家对环保和节能减排的要求日益严格,排放标准不断提高,钢铁行业面临的节能减排压力依然很大,公司面临一定的环保压力。公司将加快推进环保治理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物流,优化物流运输结构,提升铁路运输比例。强化环境综合整治,提升环保设施运行质量,不断提升全工序清洁生产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升资源利用水平,加快建设循环经济项目,实现固废100%循环利用、废水零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合理配置能源介质,探索利用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推进实施煤气回收、余热余能利用、超高温亚临界发电等项目改造,充分挖掘能源效益。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2019年,公司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品质领先、提质增效、转型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钢铁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以高端产品、高效产品为引领,以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为驱动,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一)新产品研发方面

2019年新产品研发坚持市场导向、效益优先,研发资源有效配置重点用户与高端高效产品。全年共研发新牌号规格60个,特别是高磁感取向硅钢成功下线,实现了硅钢由热轧向冷轧的延伸突破。公司产品应用于国内多项重点工程,建立了以国内知名企业为支撑的高端客户群,其中高建钢应用于世界在建的最大高铁站-雄安高铁站项目,桥梁钢应用于“一带一路”重点工程-甘肃国家级高速项目,品牌价值、企业形象显著提升。

(二)高端产品方面

2019年,品种钢比例86.04%,品种材比例达88.49%。公司加大与终端客户对接力度,直供直销比例达到62%,重点高端高效产品销量占比58.6%,高强板继续保持市场占有率第一。

(三)核心技术方面

新产品的开发、工艺质量的提升、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产品品牌的持续深化,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大幅度提升了公司核心竞争力。

研发的“煤矿液压支架用低合金高强度热轧钢AH70DBD”获得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9年冶金产品实物质量认定“金杯特优产品”荣誉称号;研发的“汽车机械搅拌罐用热轧卷板AG620JJ”、“高强度汽车边梁用热轧钢带AG700BL”、“高强度汽车大梁用热轧钢带AG700L”、“AH60C系列低合金高强度热轧钢板AH60C”、“冷镦钢热轧盘条10B2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直条)HRB400E”等6个产品获得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9年冶金产品实物质量认定“金杯优质产品”称号;依托“低合金高强度热轧钢板”、“高强度汽车大梁用热轧钢带”两个产品,公司荣获河南省质量品牌A类企业;依托高强钢、汽车钢、管线钢等8个产品系列,公司获得“全国冶金行业质量领先品牌”、“全国百佳质量诚信标杆企业”、“全国质量信用先进企业”、“全国质量诚信标杆企业”荣誉称号。研发的“4800立方米高炉汽拖鼓风发电机组技术开发与应用”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研发“3500mm炉卷轧机高精度轧制过程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四)知识产权方面

2019年公司共申请专利61项,获得专利权14项。公司在不断提升自身研发水平的同时,借助科研院所和高校研发力量,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科技创新实力。先后与东北大学、郑煤机(601717)、洛阳725所联合开展Q690级别无预热焊接高强钢的焊接试验,开展高强度级别Q960的焊接评价试验;研制的“钢铁企业基于界面管理的铁钢流程优化实践”、“特殊环保管控模式下钢企设备CLS管理的创新与实践”两项成果获得第十九届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研制的“基地+直供废钢采购模式的创新与应用”、“基于配矿成本最优球团矿生产精益管理体系构建”等四项成果获得了第十九届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