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包厢隔板间隙救了苏联信使,放毒特工反被自己释放迷药放倒

他们,常常隐蔽于台前幕后,时刻面对各种凶险考验;他们,无畏却在躲闪,真实却在伪装;他们,用暗战改变历史,用心计扭转乾坤!【说谍】,带你走近他们身边,讲述他们的故事,欢迎关注和收藏!

在法国情报界,勒鲁瓦是一个传奇。他出生于法国布列塔尼,二战初期参加了法国的特工队;德国占领法国时,他利用担任伪政府粮食管理局督察员的身份,为法国流亡政府搜集了大量的情报;战争结束后,他加入法国国外情报和反间谍局,成立并领导又被称为“第七处”的秘密行动分局,成功窃取了许多国外重要情报,是法国情报界鼎鼎有名的王牌特工。

勒鲁瓦领导的第七处,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建立了覆盖法国全国的秘密情报网,触角遍布巴黎、莫斯科、柏林乃至整个欧洲;他们不仅拥有窃取保险柜文件的专家、伪造深度档案的高手、身手出众的专业杀手,还汇集了一批擅长专业开锁、秘密跟踪、配置毒药的各类型优秀特工,可谓是人才济济;在他的领导下,第七处曾脑洞大开在厕纸上挖取情报、利用民航偷拍苏联导弹基地、在行驶的列车上窃取外交邮袋等,书写了许多惊心动魄的谍战故事。但王牌特工也有犯“楞”的时候,今天要讲的就是勒鲁瓦在列车上窃取外交邮袋首次“败走麦城”的故事。

第七处曾在厕纸上“挖出”重要情报

盯上苏联信使手中的邮袋,奈何对方人高马大无法下手

出于安全考虑,各国在向驻外机构传送机密文件时,通常不会采用邮寄、电报、网络等传递方式,而是安排专人将文件亲自护送到目的地,因为大家都知道,随之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普通的传递方式根本无秘可保,只有通过最原始的传递方式才是最安全的。

担负这种文件护送任务的人被称为外交信使,他们除了具备“政治坚定、意志顽强”的品质外,能够熟练掌握多门外语、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等,都是其必备的要求。当然,拥有一身结实的肌肉和强壮的体格,具有良好的自卫反击能力应该是标配,否则在面临外界威胁时,可能就无法看管好自己携带的邮件。


正因为外交信使传送的都是机密等级很高的文件,其手中的邮件也就成为各国情报机构关注的“重点”,勒鲁瓦领导的第七处当然也不例外,他们关注的是苏联外交信使手中的邮袋。

尽管第七处也拥有众多高手,但苏联人本来就高大威猛,担任信使的更是身强体壮、身怀绝技,勒鲁瓦觉得硬碰硬的来,自己的人肯定不是苏联信使的对手。而且,苏联信使在送信途中,两人一组警惕很高,连大小便都在室内解决,很难有下手机会。

火车上寻得下手机会,密谋隧道中用迷药麻翻信使

经过一段时间锲而不舍的跟踪和监视,勒鲁瓦和他的手下仔细分析研究苏联信使的行进路线和出行规律,终于找到了对苏联信使下手的机会。

他们发现,苏联信使乘坐的列车在经过巴伐利亚和奥地利边境时,会有一段很长的隧道,列车通过隧道大约需要30分钟,这时车厢里不仅光线会暗下来,火车还会长时间的鸣笛。如果行动迅速,完全可以在这个时间里,将苏联信使携带的文件神不知鬼不觉地搞到手。

为了确保行动万无一失,勒鲁瓦亲自带领手下对行动路线进行了勘测,并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提前租下苏联信使隔壁的包厢,列车行驶进隧道时借着鸣笛声掩护在包厢隔板上钻一个小孔,通过小孔向苏联信使包厢喷洒高效麻醉剂,开锁特工打开苏联信使包厢门锁,取出机密文件拍照后复原,消除痕迹后锁门退出。

为了尽量做到人不知鬼不觉,勒鲁瓦还专门请国内知名的精神麻醉专家,配置一种专用的高效麻醉剂。这种高效麻醉剂不仅药效强,能使人迅速昏迷,而且挥发很快,半小时左右药物会自然分解,被迷晕的人醒来后不会发现什么异常。


隔板有缝毒气倒灌,放毒特工自己迷倒自己

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后,就等猎物进入设计好的陷阱。看到两位人高马大的苏联信使携带外交邮袋,小心翼翼地进入预定的包厢后,勒鲁瓦兴奋不已,只等好戏上演。当列车一驶入边境附近长长的隧道时,第七处的特工们按照勒鲁瓦的分工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

负责钻孔的特工借着列车的鸣笛声迅速打孔,喷灌高效麻醉剂的特工将细管小心翼翼地插进打好的小孔,一管高效麻醉剂被迅速喷进隔壁的包厢。喷洒完麻醉剂后大家一起默数,等待下一步开锁、拿文件、拍照……

然而,此时意外发生,原本精神抖擞准备收获猎物的法国特工们突然感到乏困无比,个个双腿发软、眼皮上下打架。“被人下毒了!”勒鲁瓦和他的手下们脑子里第一反映是被人算计了!当他们试图走近窗户开窗换气时,还没等靠近窗户便一个个昏倒在包厢里。等他们醒来时,列车已经驶出隧道!到底是谁干的?是内部出了叛徒,还是苏联人技高一筹?勒鲁瓦大为光火,精心筹划的完美计划竟然就此泡汤了,必须找到罪魁祸首!

经过仔细排查,并对行动的每个步骤进行复盘重演,第七处的特工们恍然大悟,原来问题出在包厢的隔板上。他们乘坐的这趟火车包厢之间并非一层隔板,而是由两层隔板构成,两层隔板中间还有20厘米的间隔空隙。正是这20厘米的空隙给了他们的完美计划致命一击,被释放的高效麻醉剂并没有喷到苏联信使的包厢里,而是全都喷到了两个包厢隔板的空隙里,列车行驶卷起的气流将隔板空隙里的麻醉剂喷雾又卷了回来,第七处特工们为苏联信使精心准备的麻醉剂没用到对方身上,却被自己人“全盘接收”,没迷晕对方却“放倒”了自己!隔壁的苏联信使浑然不知,自己差点就成为别人的猎物!

说谍,带你揭秘谍战风云,探寻谍海往事,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说谍]主页!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