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瑞士:尽管我不想起冲突,但你们休想占我便宜

二战瑞士:尽管我不想起冲突,但你们休想占我便宜

作者:林夫人的猫

瑞士在一战后的1920年,受到国际联盟的“中立”态度的称赞,国际联盟于是就将它的总部设在了日内瓦。

1936年,瑞士政府早预料到了欧陆终将一战,而且时间点应该是1939年都被猜出来了,瑞士政府赶紧发行战争债券来加强国土防御,装备必须升级,征兵制军人服役拉长到三个月,希望能提升战斗力。

时隔一年,1937年瑞士整个国家进入到战时经济状态,家家户户规定要囤积两个月以上的粮食补给,这样一来战争爆发、领取粮票的时间到了,大家也都不至于饿死。

1938年,瑞士离开了列强们曾经引以为傲的国际联盟以保持中立,如同瑞士政府先前预判欧陆之局势渐渐不稳,等到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的时候,瑞士也成为冲突前期准备做的最足的国家,但应该又是最不用担心要去打仗的国家。

要抵御外武,自我的家乡认同感很重要,所以一系列增强自我民族意识的宣传被瑞士政府广播,意大利就有想强行占领某些瑞士行政州的意图,这也刚好更增进了瑞士人的爱国心以及捍卫中立的使命感。

在大战开打的时候,瑞士快速动员部队到达边境确保没有任何一方要从此经过,国会很快就任命了亨利(Henri Guisan)担任瑞士武装部将军,面对德军入侵这一役,亨利将军成了瑞士家喻户晓的守护神,尽管他之前是参加亲近纳粹的俱乐部,但为了自己国家的中立性,他很快的做了正确的决定。

在二战时期比较有名的是为保卫疆域而建立起的托勃龙防线(Toblerone Line),这个位于巴桑至普朗然长十公里的阵线仅有2700块,每块9吨重的“巨龙獠牙”钢筋混凝土所组成。

有趣的是,这12处碉堡的其中一座,在2006年改装成了博物馆供旅客参观。

不过相比发过数百公里长的马奇诺防线,大家可以明显感受到亨利将军并没有按照战争时期的游戏规则来走,加入德军进犯,将军届时会将从空中会被轰炸机歼灭的防线拉到山的另一面,他们会故意和你打长期消耗战来抵御纳粹的进攻。

基本上这种做法会让邻国意识到,“尽管我不想起冲突,但你也别想占我便宜”。

瑞士政府内部是去中心化的架构,意思就是联邦总统其实最后也无权将国家投降出去,瑞士人民被教导加入看到任何投降的信息都是敌人的阴谋而必须反击。

在二战时期,瑞士的路牌指示被倒装或下架、山路被炸毁,以此来拖延敌军的进攻,他们的态度就是要跟敌人打消耗战而不是打胜仗,瑞士这样一个国家,在二战当中并没有吃过多少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