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組數據,透視中美之間的差距

原創:茶狐 茶狐看世界

當下的氣氛,任何人談到美國,都很容易被貼標籤。

如果說美國好話,就被貼上“舔美公知”的標籤,似乎等同於,完全否定中國的一切,以美國馬首是瞻。

如果批評美國,就被貼上“小粉紅”的標籤,好像就是隻會喊“厲害了我的國”,動不動就要和美國大幹一場熱血派。

世界本來就不是非黑即白,撕下標籤,看數據,就事論事,才能更接近真像的本質。

讓我們從30組參數,徹底透視中美差距。

1. 人口:我國是美國的4.25倍

根據國家統計局、美國經濟局的數據,2019年我國總人口為14億人,美國為3.3億,中國人口數量為美國的4.25倍,美國城市化率比我國高24.5%,老齡化率比中國高2.6%。

以前人口多被當作負擔,但在大數據一統天下的時代,有“人口眾多、語言統一、文化相通”的國內市場,是中國的核心優勢。尤其是在全球性瘟疫的極端條件下,只有足夠大的國內市場,才能支持完整的工業體系。別的不說,全世界範圍內能短時間開足馬力生產口罩的只有中國!別看不起這類低端產業,這體現了一個國家的工業體系的完整度!關鍵時刻救命!

2. 人均耕地:美國是我國的7倍

2016年美國可耕地面積為19000萬公頃,佔世界耕地總面積(150151萬公頃)的13.15%,是世界上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人均耕地面積為0.7公頃。《2017中國土地礦產海洋資源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6年末,我國耕地面積為13492.1萬公頃(20.24億畝),人均0.1公頃,美國人均耕地面積是我國的7倍。

美國除了耕地面積大以外,耕地質量也比我國好。首先,在廣袤的美國中西部,很多農田免灌溉,旱澇保收,而我國每年投巨資興修水利,才能維持耕地的灌溉。其次,美國各地大多地勢平整,非常有利於農業機械化生產,提高生產效率,而我國只有東北、西北,以及少量華北平原適合大面積機械化。

總而言之,中國耕地的先天條件決定了我國不合適大面積機械化生產,尤其是不適合大豆這類農作物,中國對外依存度超過80%,進口量連續多年保持在8000萬噸以上。而美國正是大豆的最大輸出國。

如果說在工業服務業方面,中國趕超美國只是時間問題,那麼,在機械化農業這類靠拼自然天賦的產業,我國註定永遠無法趕超美國,要面對現實。


3. 人均收入:美國是我國的8.4倍

2019年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2018年美國人均年收入為36080美元,摺合為25.2萬元,美國人均收入是中國的8.4倍。

4.人均消費支出:美國是我國的4.5倍

國家統計局1月17日數據顯示,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1649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0%。人均消費支出為2.94萬人民幣。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資料,美國2019年全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62375.57億美元,同比上漲3.6%。人均消費支出為1.89萬美元,摺合人民幣為13.2萬。

按匯率計算,中國消費規模進一步接近美國,如今相差約2700億美元。中國不僅是“世界工廠”,還是“世界市場”,這是中國自力更生的核心競爭力。

5.居民儲蓄率,我國是美國的5.9倍

在2020年財經年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稱,中國十年前儲蓄率達50%,現在是45%,仍是全球最高。 美國經濟分析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底,美國居民儲蓄率為7.6%。近十幾年,美國居民儲蓄率都在3%至9%區間內徘徊,2005年一度觸及最低點3.2%。

可見我國居民儲蓄率是美國的5.9倍。

美聯儲關於美國家庭經濟狀況最新報告(對超過12000人調研)發現,仍有近半的人(40%)表示,他們拿不出400美元的現金用於急用,或者需要借錢,或賣東西才行!

因為我們善於儲蓄,大多數中國人可以因為瘟疫在家隔離2個月。但美國人不行,2個月後,大部分美國人沒有被病毒殺死,已經被餓死,這就是美國最殘酷的現實。6. 人均住房:美國是我國的2.2倍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到2018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已達到39平方米。

根據美國統計署2014年獨棟新房的銷售數據,獨棟屋的中線使用面積是2506平方英尺(合233平方米)。若按統計署每個家庭平均人口2.63計算的話,人均佔有使用面積的中線值為88.6平方米。

美國人均住房面積是中國的2.2倍。

中國的人均住房面積已經 到了發達國家水平,超過俄羅斯、日本、英國、韓國,只能說美國人住得太寬敞了,而不是中國住得太侷促。

聯繫目前的隔離抗疫,人均居住面積越高,越容易實行。像印度那種人擠人的貧民窟,無論怎麼嚴格的政策,都無法執行到位。這多虧了中國這一二十年蓬勃發展的房地產業,和中國人與生俱來的置業熱情。

7.人均預期壽命,美國比我國多2歲,人均健康壽命,中國比美國長

1959年,美國人平均只可以活69.9歲,到了2014年,這個數字已經逐年上漲到79.1歲。2017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16年的76.5歲提高到76.7歲。美國人均壽命幾乎是所有發達國家中壽命最短的,而中國則幾乎是所有發展中國家裡壽命最長的。 按照趨勢,中國的人均壽命將很快超過美國。

另外,中國人的"健康預期壽命"早已經超越美國。

"健康預期壽命"(Healthy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是基於現在人口的死亡率和普遍的健康狀況,估算一個人在完全健康狀態下生存的平均年數,是監測人群健康狀況的綜合性指標。從2016年開始,中國嬰兒呱呱墜地時,他們的健康預期壽命為68.7歲,超過了太平洋彼岸的美國嬰兒(68.5歲)。

8. 人均醫療支出:美國是我國的22倍

從世界銀行數據來看,我國人均醫療衛生支出遠低於美國,2016年為425.6美元,而同期美國人均醫療衛生支出達到9535.9美元,是我國的22倍。造成中美醫療支出巨大差距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商業醫療保險業比較發達,而我國商業醫療保險業尚處於起步階段。

美國是全世界醫療開支佔總GDP最高的國家,達到17%,也是世界上醫療效率最低的國家。但這並不妨礙美國成為醫療水平最高的國家,原因很簡單,在美國,富人享有世界最好最貴的醫療,而窮人則一無所有,大量沒有醫保的窮人,拉低了美國的醫療效率。而在中國,農保幾乎達到了無死角覆蓋。

美國醫療水平世界第一,但效率低,價格高,富人擠佔大量醫療資源,窮人則連醫院都不敢去。

舉個例子:像割闌尾這種小手術,早在2009年,美國的均價就達到了3萬3千美元。而2019年更是有普通患者曝出了5萬5千美元的手術賬單。而在中國,則只需要幾千人民幣。

9.恩格爾係數:我國是美國的3.4倍

商務部綜合司司長儲士家21日表示,2019年,全國居民恩格爾係數28.2%,連續八年下降。美國農業部經濟研究局公佈,2016年美國恩格爾係數為8.3%,中國約是美國的3.4倍。所謂恩格爾係數(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總額佔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一個國家越窮,每個國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於購買食物的支出所佔比例就越大,隨著國家的富裕,這個比例呈下降趨勢。

一方面說明,中國人都是吃貨,願意在吃上多花錢,另外一方面,也說明中國人收入水平尚低,需要先滿足口腹之慾。

10. 人均能耗:美國是我國的3.3倍

據2018年《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2017年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為3132.2百萬噸油當量,美國為2234.9百萬噸油當量,美國人均能源消耗為7200石油當量,我國是2200石油當量,人均能源消耗美國是我國的3.3倍。

世界上最無恥的行為之一就是,某些美國政客經常指責中國是世界排放第一大國,當為什麼不就算人均呢?美國人是人,中國人就不是人嗎?

11. 博物館和圖書館:美國是我國的5.4倍

資料顯示,美國現有16700座博物館,公共圖書館數量達到16968座,平均不到1.8萬人就有一座博物館和公共圖書館。我國的博物館和圖書館約為6200座,美國博物館和圖書館數是中國的5.4倍。我去過美國無數小城市,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圖書館。美國最好的基礎設施不是公路橋樑和高鐵(根本沒有),而是遍佈全美的圖書館,有機會我建議大家去美國,不要只惦記著風景名勝,一定要體驗一下美國人的公共會客廳——圖書館。

12. 軍費開支:美國是我國的3.9倍

2019年中國軍費出爐:人民幣11899億元,約合1776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位,美國為7000億美元,居世界首位,是中國的3.9倍。美國政府花納稅人的血汗錢,戰鬥機動輒幾億美元一架,每年花然而當面臨疫情的解困時刻,居然拿不出1美元一個的口罩,更大醫護人員冒著生命危險,甚至用垃圾袋包裹身體,戰鬥在抗疫的第一線。

13. 三產佔比:中美相差30個百分點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我國三次產業佔GDP的比重分別為8%、40%、52%,按照美國國家經濟局數據,美國三次產業佔GDP比為1%、17%、82%。

美國的去工業化非常明顯,而中國製造業佔全球30%以上,相當於是美、日、德、法記過製造業總和。

汙染重、能耗高、勞力密集的製造業歐美強國棄之如敝履,如今大難臨頭,居然連個口罩都只能到中國進口。這輪瘟疫過後,歐美強國一定會重整製造業,但是,製造業放棄容易,重拾很難,熟練工人都沒有,產業鏈配套斷裂,就算可以重新建立,製造成本絕對倍增,本來就低收入、不存錢的歐美窮人,又如何能消費得起呢?

14. GDP總量:我國是美國的69%

2019年中國GDP約100萬億元,摺合14.5萬億美元!2019年美國GDP21.22萬億美元。受這次新冠瘟疫影響,美國GDP服務產業比重高,一旦封城幾乎停止,整體GDP至少下降15%。中國也有影響,但至少還能保持2~3%的溫和增長。如果人民幣匯率漲價到1美元兌換6.5人民幣左右。2020年預計美國GDP約18萬億美元,中國大概16萬億美元。兩國差距進一步拉近。

15. 人均GDP:美國是我國的 6.5倍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9年我國人均GDP為1.02萬美元,美國人均GDP為6.5萬美元,美國人均GDP為我國的6.5倍。

16. 國債:美國聯邦政府債務是我國的5倍

據統計,2019年底美國聯邦債務已高達23.1萬億美元,佔全球債務總額的三分之一。新冠瘟疫過後,美國聯邦債務突破25萬美元,毫無懸念。美國的債務佔GDP的比重將達到110%,我國政府債務排名第三,總額為4.97萬億美元。佔GDP約三分之一。

毫不誇張地說,美國是一個寅吃卯糧,靠美元霸權剝削全人類的邪惡政權。

17. 新興產業:美國技術強、我國規模大

中美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中近半數相近,例如生物醫藥、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製造業、新能源產業等4個產業均是中美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

18. 國際貿易:我國對美國貿易順差2758億美元

2017年我國對美國的貨物貿易順差為2958億美元,雖然打了一年多的貿易戰,順差減少有限。若考慮美國對中國600億美元的服務貿易順差,以及3000億美元美國公司中國分公司的在華銷售額等,中美貿易實際基本平衡。也就是說,貿易戰再打下去,美國手裡的牌越來越少,加上瘟疫對美國國力的損傷,中國對美國的反制措施,也會讓美國更痛!

19. 世界500強企業:中國比美國多8家

2019《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數據顯示,世界最大的500家企業中,有129家來自中國,歷史上首次超過美國(121家)。

20. 全球經濟增量貢獻率:我國是美國的2倍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我國經濟增量對全球經濟增量的貢獻率已從2014年的27.8%增長到2016年的30%以上,居世界首位,而美國僅為15.3%,我國的貢獻率約是美國的2倍。

21. 論文數量,誰多誰少,各說各話

《中國科技統計數據2017》顯示,2016年我國國內科技論文49.4萬篇,國際科技論文32.4萬篇、工程索引論文22.6萬篇。由於統計方法不一樣,據《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的研究報告數據,2017年我國的論文為42.6萬篇,比我國統計的SCI論文數量高出近10.2萬篇,而美國人同期發表的學術論文為40.9萬篇。比數量更重要的是質量,美國論文質量遠高於中國,是毋庸置疑的。

22. 研發經費:美國是我國的2倍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2018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在2018年,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達到了19677.9億元。大約2800億美元。同時,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研發經費佔GDP的比重,簡稱“研發強度”)也上升到了2.19%。美國全社會研發投入為5500億美元,我國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但美國全社會研發投入是我國的2倍。

23. 創新指數,美國比我國高16位

全球五大評估機構,對我國科技創新指數評價在14~27位之間,美國科技創新能力的排位則在前4位,我國創新指數比美國相差11~23位。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公佈2018年我國的國家創新能力排名為第17位,美國排名第1位,中美距離16位。

24. 高科技產品出口,我國是美國的3倍

2017年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額為5320億美元,美國為1530億美元,我國是美國的3倍。這種差距是由美國產業轉移政策造成的,美國的製造業外包,創業空洞化,是主要原因。

25. 知識產權進口:美國是我國的1.7倍

2017年知識產權進口費用排名中,我國僅次於美國排名第4位,愛爾蘭排名第1。我國知識產權進口費用為286.6億美元,美國為483.5億美元,其中,我國知識產權進口費用中,72.6%是來自於製造業,而其中很大比重又是來自於通信行業。

26. 全球百強大學,我國是美國的八分之一。

2018年泰晤士高等教育發佈了第15屆年度世界大學排名,從全球範圍來看,美國共41所大學進入前100強,而我國僅有5所。分別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

27. 接受留學生,我國只有美國的19%。

《2017年門戶開放報告》數據顯示,美國是最受留學生青睞的國家,2017年全球留學生總數為460萬人,赴美留學人數超110萬,預計四分之一的國際留學生把美國選為留學目的國。而在中國的留學生人數僅為21萬人。

28. 高校入學率,我國只有美國的一半 

根據《2016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6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達42.7%,比2012年增長12.7%。2015年,美國的高等教育入學率為87%,我國只有美國的一半而已。

29. 頂尖科學家,我國只有美國的11.5%

根據路透公佈的數據,2017年全球高被引人才共3500人次,其中美國1643人次,中國 為268人次,我國大陸地區189人次,美國頂尖人才數量是我國的6倍,是大陸地區的9倍。

30.理工科畢業生人數

中國每年畢業的理工科畢業人數高達470萬,而美國只有57萬。幾乎只有中國的九分之一。中國人口勞動力紅利消失之後,將要迎來更大的工程師紅利。

庫克2017年來中國時曾讚歎:“這裡的技術真令人難以置信。”他說,需要最先進的機器和許多懂操作的人來生產蘋果設備,但在美國,你和模具工程師開會時,不知道能不能坐滿房間;但在中國,你們可以填滿好多個足球場。

儘管特朗普苦口婆心,但蘋果不為所動。甚至,蘋果準備將在美國唯一的一條生產線轉移至中國生產。《華爾街日報》在(6月28日)爆料,此前,蘋果將高端的臺式電腦Mac Pro放在美國製造,如今準備轉移至中國生產。

美國雖然有頂級的人才,創新和高端研發確實領先中國,但再好的創意也需要基層工程師來實現。

總結

中美之間的較量,從過去中國全方面落後,到現在,雙方各有所長。理性地分析,中美合作是最好的結局。對中國來說,有一千個和美國處好關係的理由,沒有一個和美國翻臉的藉口。但是,美國依賴世界霸權過慣了輕鬆的好日子,怎麼能容得下中國後來居上和他分享霸權?未來中美關係的走向還是要看美國怎麼選擇。希望在最關鍵的時刻,雙方都能順歷史潮流而為,避免一場人類的劫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