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块钱一盒的阿司匹林与十几块钱一盒的阿司匹林有何不同?

阿司匹林本是一种解热镇痛抗炎药,主要通过抑制环氧酶活性,干扰致热、致痛、致炎物质前列腺素合成,达到解热、镇痛、抗炎的目的,在临床上适用于感冒、流感等引起的发热,以及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痛经等引起的慢性钝痛。后来发现,小剂量(50-100mg)的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中的环氧酶-1,从而减少血栓素A2的生成,具有明显的抗血小板作用,可以抑制动脉血栓的形成,在临床上适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以及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并可降低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风险。

孙药师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医院药房确实有两三块一瓶的阿司匹林,每瓶100片,相当便宜,后来逐步就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阿司匹林肠溶片,一盒十几块钱,每盒30片,一天一片,能吃一个月,也不算贵,这两种药物有什么区别?今天孙药师为大家详细说明:

剂型不同:为什么便宜的药被换掉了?开始我也很纳闷,后来才知道,阿司匹林可以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黏膜损伤,轻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上腹不适、胃灼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诱发溃疡和出血,所以两三块钱的阿司匹林是普通片剂,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而十几块钱的阿司匹林是肠溶片剂,肠溶片是一种特殊制药工艺,其优势在于包裹了特殊的肠溶材料,使得阿司匹林不在胃中溶解释放,而在肠道溶解释放,可有效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风险,所以阿司匹林肠溶片的价格更高。

原研药与仿制药:介绍原研药,还得从专利药说起,专利药是最早研发、最先提出专利申请并获得专利保护的商品名药品,一般有17-20年的保护期,在保护期内享有“特权”,其他药品企业未经许可不能生产销售,如拜阿司匹林曾经就是一个专利药,当过了专利保护期,由原生产商生产的药品称为原研药,其他生产商生产仿制出的相同药品称为仿制药。专利药上市后可以自主定价或单独定价,因此价格较高,过了专利保护期后成为原研药,由于多年的良好口碑,价格也不会大幅度调整,而仿制药完全模仿原研药,价格确实要便宜很多。

质量和疗效:过去,与原研药相比,仿制药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确实相差很多,但是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开展,仿制药与原研药的差距越来越小,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是检验仿制药与原研药在质量和疗效方面是否一致的评审活动,通常仿制药以原研药作为参比,进行生物等效性试验,将试验比对结果上报国家药监部门,由国家组织相关技术部门和专家进行审查评估,如果最终通过一致性评价,表明该药品与原研药在质量和疗效上没有差别,可以替代使用,因此,即使是两三块钱的阿司匹林,只要药盒上有“一致性评价标志”,质量和疗效都是有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