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十三局哈牡平改立项目建设者坚守在施工生产一线

春光明媚五月天,丁香花开醉冰城。“五一”假期,中铁二十三局哈牡平改立项目部的建设者依然坚守在施工生产一线,在劳动中度过自己的节日。无怨无悔的坚守,为的是那份责任和担当。

作为黑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哈牡铁路平改立工程年末收官之战决胜号角已经吹响。面对工期迫在眉睫、安全风险叠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等重重考验,“五一”期间参战的270多名建设者早起晚归抢抓黄金季节,向既定竣工目标发起最后冲刺。


开工就是决战、起步便是冲刺。5月2日清晨,在滨绥线K40立交桥施工现场,不足百米之内,地方街道办事处和工地先后设立了防疫检查点。“为了确保施工安全,进场人员必须按戴口罩、扫码、测温,不能有任何疏漏”现场负责人杨慧君如是说。

施工现场是机械轰鸣、人流穿梭的热火朝天施工景象,为了保证引道路基土方夜班填筑作业的顺利进行,测量队长李洪学、技术员杜明宇正在测量放线复核引道桩位。该引桥的两台反循环钻机正在钻孔作业,喷涌而出的钻渣直接进入了沉淀池,五颜六色的警戒绳守护着泥浆池的周边安全。经过一昼夜多的不懈努力,当天即可完成了两根钻孔桩的成孔及混凝土灌注施工。“右侧引桥剩余的34根钻孔桩,按计划半个月内完成没有问题”架子队队长杜鹏信心十足。

滨绥线K16至K24等4座桥涵是架子队长肖宝东负责的施工管段。他说,目前基本进入了附属工程施工阶段,安装桥面排水管、边坡护砌、人行梯道支模等施工作业都是“脸面活”,代表企业形象,我们抢工期决不能忽视工程质量,对桥涵结构物的实体质量和观感来不得半点马虎。为此,滨绥线K24立交桥人行梯道支模、绑钢筋作业每次混凝土浇筑时,现场员李福君时刻关注砼的配合比、搅拌质量,跟踪检查督导,确保了梯道的内实外美。滨绥线K16公里上跨桥安装桥面排水管要搭设10多米高的脚手架,作业面狭窄,转身都十分困难,为了保证水管接头的严丝合缝和人身安全,技术员王春雷带领大家在10多米高的踏板上,猫腰一干就是几个小时,执行技术交底一点儿也不马虎。滨绥线K22公里上跨桥引道路基边坡拱形骨架护砌施工更是重中之重,由于地处水害严重地段,机械无法进入现场,只能采用人工挖槽,搭设土围堰方法,施工异常艰难。现场员王召身先士卒,每天起早贪黑坚守在工地,在汛期来临之前,保质保量完成了施工任务。累并并快乐着, 他们忙碌的身影成为节日里的最美风景。

“项目部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抢抓进度“不打烊”,开启施工“快进键”,为确保节点工期和精品工程目标不懈努力,用实际行动兑现履约承诺。”项目经理田志革的表态掷地有声。

(撰稿 杨景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