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这个毕节人把小葫芦画出大产业

这几天,正值葫芦移栽之时,毕节市黔西县铁石乡油沙坡村,工人们忙着栽种葫芦。在李德华的葫芦文化艺术基地,展厅架子上琳琅满目,摆着各式各样的葫芦,车间里30余名工人正聚精会神地在葫芦上烙画。


△ 李德华指导工人烙画


△ 葫芦产品


现年45岁的李德华,是黔西县岔白社区人,毕业于贵州省艺术专科学校(现贵州大学艺术学院),从小对民间传统工艺情有独钟。


2004年,李德华先后在贵阳成立三家文化艺术公司,效益都不错。在成功走出艺术和创业之路的同时,他不忘乡邻,于2018年回乡创办葫芦文化艺术基地,2019年创办贵州山人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葫芦文化艺术基地创办后,李德华在家乡流转200余亩土地种植葫芦,发展葫芦烙画产业,通过先培训、再就业方式,吸纳当地残疾人和贫困群众就近就业,锦绣花都居民杨女士就是其中一员。她从小腿脚不便,干不了重活,现在凭借双手烙画,每个月有2000多元收入。


△ 李德华正在葫芦上烙画


△ 李德华正在对员工进行培训


△工人在葫芦上烙画


从田间地头育苗、种植到车间加工制作,这是李德华打造的“一条龙”葫芦文化产业,“我右腿不便,一直就有帮助残疾人解决就业的愿望,也想为黔西巩固脱贫成果出力。”提及为何招收残疾人和贫困群众,李德华这样说。


目前,葫芦文化艺术基地解决21名残疾人、10名精准贫困户、5名待业青年稳定就业。仅2019年,公司实现产值1400万元,发放员工工资200余万元,李德华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李德华的葫芦烙画涵盖贵州各大旅游景点和中国传统文化等内容,产业越做越大,对于未来,他也有了新打算,“我们将扩大规模,在做好葫芦文化产业的基础上,不断向藤编、竹编、石头、木料等工艺品延伸,拓宽文化产业链,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再招收约100名残疾人和贫困群众,帮助他们稳定就业。”



文图 | 祁德超 熊朝光

来源:黔西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