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一才子纳兰容若的诗与情,原来情深最孤独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眼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人与人之间若能永远保持初见的美好,那么就不会有遗弃和怨恨出现,分明是你轻易变了心,却说是我的心发生改变。

这是纳兰性德笔下流传最广的作品。

纳兰性德,生于顺治11年,1655,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母亲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本名纳兰成德,避讳皇太子名改纳兰性德,字容若。

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17岁入国子监读书,十八岁中举人,19岁因病错过廷士,三年后中进士。拜内阁学士徐乾学为师,主持编纂了《通志堂经解》、《渌水亭杂识》与康熙同年生,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身边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

20岁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成婚,三年后卢氏生子难产而死。

纳兰容若短暂30岁一生,出身豪门,钟鸣鼎食,入值宫禁,金阶玉堂,平步宦海,却爱妻早亡,旧梦难圆,挚友聚散,对职业的厌倦,对富贵的轻看,对仕途的不屑,因多情敏感,因深情孤独,一生留下300多首作品,成为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词人之一。

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价: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物,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原来情深,最是孤独》作者纪云裳 畅销书作家,书中收录纳兰容若100余首经典词作,借此还原纳兰容若孤独且深情的一生。全书按四卷收录,分别为孤独的香气,爱若饮水,冷暖自知,我亦飘零久,天涯旅人。

残雪凝辉冷花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这首浣溪沙是纳兰性德经典之作,有解释因好友朱彝尊遭遇辗转难眠而作。

朱彝尊,江南名士,与纳兰容若、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朱彝尊书房“静志”是他妻子的妹妹的名字,也是他一生最爱的女人,却成为别人妻子,婚后不久忧思成疾去世,朱彝尊曾写一卷《静志居琴趣》里面都是写给她的情书。

一个因为伦理,一个因为皇权,或许纳兰容若想到自己早年进宫的表妹,每个在别人故事里流泪的人,都因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此情已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曾经往事,都成回忆。

非文人不能多情,非才子不能善怨。“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文字从来不是生命的附属,每一个字,都是记忆的回响,在诗词里,找一个微弱的出口。

以上为@抹抹读书 三分钟了解一本书《原来情深 最是孤独》视频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