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秘闻:美国大兵手举坦克?看一群艺术生如何戏耍德军

读者朋友们好,感谢您的赏光点击,这里是记译中心,一个志在“记古今历史,译中外名篇”的号。点击加【关注】,记译君的文章将第一时间送达哦~

孙子曰:“兵者,诡道也。”古往今来的战争中有太多欺骗敌军的例子了,然而能把欺骗玩成一种“艺术”的却并不多,记译君今天想与大家分享的美军二战时期的“幽灵部队”,便是这样一群人。

这支代号为第23司令部特种部队的团队,在二战结束后五十年内都鲜为人知,直到1996年他们的档案才被解密公之于世,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幽灵部队(Ghost Army)了。当年,美国政府从艺术院校招募大量艺术专业学生,也从广告公司征召人手,与职业士兵一起,组成这样一支特殊的部队,是想要实现一个似乎异想天开的计划:由这1100人伪装成兵力达上万人,配备重型武器的大军团

幽灵部队部分成员,图源:VOA Youtube

1944年1月“幽灵部队”成立后,这些年轻的设计师、画家、演员、建筑师等首先在纽约和田纳西集结接受训练,随后前往英国准备,并最终在诺曼底登陆后踏上欧洲大陆的战场。诺曼底登陆的成功本就部分源于盟军成功地误导了德国人,这也为之后幽灵部队的表演增加了经验值。

为了达到欺骗德军的目的,他们需要制造假的坦克、假的大炮、假的飞机、假的卡车、假的无线电传输……简而言之,传递一切假的信息让对方对自己的实力与行动计划产生误判。

幽灵部队的充气坦克,图源:New Jersey Monthly Magazine

上图就是幽灵部队使用的一种充气坦克。近距离看,它就是一个由可充气管道搭成框架,支撑着橡胶帆布的纸老虎,谁都骗不了。可当德军从远处侦查时,这玩意在几百米外看来可真的就像一辆M4谢尔曼坦克了。但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敌军从空中侦查,很容易发现坦克后面没有履带印记,那整个把戏也就穿帮了。于是,负责视觉伪装的小组还出动推土机在坦克周围制造痕迹。

好的伪装都有着面面俱到的细致,可坏的伪装却有一百种露馅原因。比如,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幽灵部队便有这么一条规定:千万不要让别人看见你抬着充气坦克、充气卡车到处跑!

希斯顿所画的法国人撞见充气坦克场景,图源:mmmono.com

幽灵部队的成员亚瑟·希斯顿(Arthur Shilstone)就用画笔记录下这样的搞笑一幕:两名骑自行车的法国人不小心闯入了他们的营地,还没来得及被赶走,就看见四个美国士兵抬着一辆40吨重的坦克。希斯顿于是对一脸懵逼的法国人说:“美国人很强壮!”如果希斯顿看过漫威,记译君觉得他应该会再补上一句:“个个都是美国队长!”

幽灵部队艺术家George Vander Sluis所画,图源:HistoryNet

说到画家,他们对创造以假乱真的幻相起着关键作用,需要负责在假坦克、假卡车、假飞机、假营地上喷绘。上图表现的就是两个人在准备颜料盒,另一位则在喷漆。下图中的卡车也是他们精细伪装成果的体现:左边是货真价实的M35载货卡车,右边的则是山寨假货。

真假卡车,图源:HistoryNet

下面的这些“重炮”,同样是名不副实,一点都不重。

假炮,图源:History | HowStuffWorks

平时在剧场里创造虚拟场景的舞台设计师,在战场上也找到了发挥的空间:制造假机场和假营地。不仅要摆上画家处理好的道具,还要放上洗好拿出来晾晒的军服。

除了这些大的武器和场景,幽灵部队还会自己制作徽章,以模仿某支部队。此时,演员专业的同学们就迎来登场的机会了:他们扮做军队的高级军官,来到法国小镇的咖啡厅或酒吧与人闲谈,故意让藏在暗处的德国间谍听到假情报。

一名士兵揭开覆盖在巨型扬声器上的布,图源:State.com

这也就涉及到视觉上的伪装外的另一层面:听觉上的欺骗。在专门的声音小组中,录音师会录制好大规模部队行进的声音,包括装甲部队和步兵部队,甚至还细到各种交通工具行进的声音,再用超大的扩音器播放出来。声音可以投射到20多公里外。

幽灵部队中还有一个部门,是负责用无线电传输假情报的。这种任务记译君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当然,这些人必须接受正规的无线电情报传输训练,如此才能骗过德军的窃听人员。

组装充气坦克,图源:Businessinsider

由诺曼底登陆两周后开始,幽灵部队在9个月时间内一共进行了22次欺骗行动,其中最大的一次发生在战争即将结束时。1945年3月18日至24日,

这1100人伪装成第九集团军两个师,超过30000人的兵力,骗过了德国人关于美军突破莱茵河的行动计划。3月25日晚,当真正的第九集团军渡过莱茵河时,就几乎没受到像样的抵抗。记译君不得不感叹:德国人可能还是太坦诚了点,论骗术终究棋差一招啊!

相比一般美国大兵,幽灵部队的成员们在设骗局的工作之外,似乎有更多方法可以度过难熬的战场时光。闲暇之时,他们为同伴画下素描,也用画笔或文字记录当地风情与战地的点点滴滴。不少人后来也成为卓有成就的艺术家,譬如摄影师阿特·凯恩(Art Kane)。在英语中,Art也有艺术的意思,记译君想说,他这名字简直就是赢在起跑线啊。再比如极简主义画家艾斯沃斯·凯利(Ellsworth Kelly),时装设计师比尔·布拉斯(Bill Blass,这位在当兵时就重新裁剪了自己的制服让它更合身)等。

幽灵部队成员,右二为后来成为时装设计师的Bill Blass,图源:Themorningnews.org

这边厢幽灵部队在欧洲战场演得不亦乐乎,那边厢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也依样画葫芦。1942年日本空袭珍珠港后,美国人在旧金山湾发现了日军潜艇的踪迹。担心西岸的军事设施遭到打击,美军遂对军工厂进行伪装,

建造了假的道路、房屋、汽车,甚至请来演员在户外假装劳作或干家务活,看起来像是真的有人生活的市镇。

美军请来演员制造在假市镇生活的假象,图源:Dornob

谁能想到,在这些看似普通的城镇底下,就可能隐藏着生产了7000架波音B-17的工厂呢!日本人也一样被骗到,并没有袭击这些重要的军事目标。如果那些日本军官在战后看得到美国的解密档案,记译君估计,他们也会在心里大骂一声吧!

隐藏的波音工厂,图源:outside.hk

当然,战争结束后,这些假城镇的使命也就完成了,从此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幽灵部队的成员们也签署了保密协议,几乎将这个秘密隐藏了四十年,直到1985年那位说“美国人很强壮”的亚瑟·希斯顿在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回忆文章。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幽灵部队牺牲了三人,虽然看似不如冲锋陷阵的战友危险,但也背负着相当的压力,而他们的努力最终也为盟军的胜利帮了大忙。

搭建假营地,图源:amusingplanet

这些艺术家用他们自己的专业,将“兵不厌诈”的古老道理玩出了新高度,用美国退休四星上将韦恩·克拉克(Wesley Clark)的话说,不愧是“战争艺术最高层次的创意”!像记译君这样学人文艺术的同学们,是不是多了点自信呢?谁说秀才遇到兵,就一定有理说不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秀才遇到兵,说不定能把兵耍得团团转呢!

本文的主要参考文献,Rick Beyer和ElizabethSayles关于幽灵部队的专著,图源:Amazon

本文系记译中心原创,如果觉得记译君写得还行,能不能点击加个【关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