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信息安全,区块链才能有前景

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副教授应翔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区块链技术还不够成熟,在面对新的复杂的应用场景时更易出现安全风险。“由于区块链技术不可逆的特点,出现网络漏洞后的风险比常规互联网应用的风险更大。”针对技术方面的风险,他建议做好安全审计和测试工作。“在代码正式发行前,先试着运行一段时间,把技术漏洞扼杀在摇篮。”

在赛迪智库信软所软件研究室主任蒲松涛看来,区块链技术所涉及到的信息安全风险主要集中在应用层面。为此,他建议加强管理。“一是做好信息系统的管理;二是做好用户管理,提升用户技能;三是做好上链信息和数据的管理,区分哪些数据能上链哪些不能。”

闫怀志称,区块链在网络空间安全保障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尤其是在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保护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区块链具有高度安全性及时间维度,区块链数据具有很强的数据抗篡改能力,可有效保护数据的完整性,且开销不高、便于实施。”

“区块链不是一项新技术,它采用了密码学的很多技术,如哈希算法、公钥密码等。”13日,2019未来科学大奖周在清华大学开幕,一场聚焦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学术报告会同期举行。本年度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密码协会会士王小云提及密码学与区块链的渊源。

“区块链以密码学方式保证其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安全对抗技术研究所所长闫怀志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区块链融合了密码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点对点网络、分布式存储等)、网络科学等多门学科技术。“以安全视之,区块链自身实现采用了诸多安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