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10个消失的老行当,你还记得多少?


从前车马慢,东西坏了得拿去修

看书看报的人还很多

生活虽苦,但快乐来得很简单

而今科技与电商发达

许多传统手艺人渐渐淡出城市舞台

“磨刀磨剪刀,磨菜刀...”

“收长头发,收旧手机...”

“修洗衣机热水器旧电脑...”

那些耳熟能详的吆喝声也少有听闻


 

曾经遍布成都城区大小街道的老行当

也在日渐消失

,不少已遍寻不见

这些伴随着我们成长的老行当

你还记得多少?


01

缝纫店


八十年代初的时候

大家喜欢找裁缝量尺寸

做衣服,哪里破了可以进行缝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衣服的款式和材质有很多种选择

人们就不再喜欢“量体裁衣

大多数时候会选择购买成衣

当然现在也有定制的服装

人们可以根据情况选择现货或者定制



02

弹棉花


弹棉花是一种老手艺

以前的成都,会有弹绵郎到城里来揽活

一听到清脆嘹亮的吆喝响彻在大街小巷

很快就有妇女冲出门叫喊:

“等哈等哈,我屋头要弹棉花!”



后来弹棉花的手艺人开了铺子

还是用的老器具,手工弹棉花

手工弹的棉花睡起来特别舒服

相当热和,而且价格便宜

只是现在很少在城里看到了


03

篾匠


小时候,每当逢场

街边总整齐地摆放着一排竹具

背篓、竹耙、簸箕、筛子、篮子

应有尽有



这些器具的制作人被称为篾匠

他们用一把篾刀、锯、削、拉、磨

一截竹子就在他们的巧手中

变成了漂亮的篮子、筛子

爷爷辈的好多都还有这门手艺

这些竹编的簸箕也确实很实用



04

剃头


一把推子、剪刀,上下兼顾

一会儿时间就能让人面目一新



从前,剃头还包括了修面

师傅会把头发和胡须一起给你刮掉

相当清爽

现在偶尔还能在公园里

看到拿个牌牌摆摊的剃头师傅

有的老小区里也许还能找到剃头师傅的踪影



05

修表


对现在的人来说

手表不是必需品

因此修表的铺子变得越来越少见

从前,老成都修表的师傅大多心很细

放大镜、镊子、酒精灯,样样不可少



06

补锅


在上个世纪,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

换锅底相对于买锅比较划算

换锅底的行当因此应运而生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换锅底的人越来越少

补锅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现在锅坏了,都是直接买新的

这也许就是补锅匠越来越少的原因

圈小妹已经很多年没见到了



07

磨刀


以前只要一听到“嚓、、嚓”的声音

大人们就急急忙忙地

拿着家里的菜刀、剪刀出门去

害怕磨刀匠走了



现在家里的菜刀、剪刀钝了

可以自己买一块磨刀石

或者磨刀棒进行打磨

如果不愿意打磨

也可以直接换一把新的



08

修鞋


以前的人,鞋子坏了,首先想到的是补补还能穿

所以成都的小街小巷有很多补鞋师傅

他们用一双巧手

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让旧鞋焕发新颜



随着鞋子的款式和选择面越来越大

鞋子若真是坏了

绝大多数人会选择直接买一双新的

修鞋匠也就少了



09

爆米花


以前,成都街边上传统爆米花

”地一响

总能吸引许多市民的围观



小孩害怕却又舍不得走开

等着爆米花新鲜出炉

现在的爆米花

不再采用这样“传统的制作手法

却总感觉

少了一份期待



10

修钢笔


你还记得小时候用过的第一支钢笔吗?

小时候,如果能有一支“英雄”牌钢笔

必然视若珍宝

钢笔坏了,赶紧拿去修

现在打字代替了书写

用钢笔的人越来越少

修钢笔的师傅,也就更难找了



一个个老行当消失不见

不仅是行业的更新换代

更代表着老成都人一段逝去的岁月

这些老行当,你还记得多少?

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曾经的老行当?

留言告诉圈小妹吧


/ 今日互动 /

你还记得哪些老行当


-The End-

文章来源:微成都

成都头条、大成都、今日成都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