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方设法裁掉35岁以上的员工,你有你的道理,我却细思极恐

这几年各大厂想方设法裁掉35岁以上员工的新闻不绝于耳,而“恰好”赶上这波裁员风潮的,又是倒霉的80、90后,可预见的几年里,这波恶劣的“去35”风潮恐怕要把整个80、90后一代都打击完才可能有所改善。

裁掉35岁以上员工的原因,细思极恐

35岁以上的中年员工为什么被裁掉,背后的原因其实我们都可以想到,主要有两条:

1.可利用价值减少。35岁以上的员工虽然工作经验丰富,但身体条件和创造力确实开始下降,难以持续高强度的加班;而且他们普遍上有老下有小,来自家庭的各种牵绊也会增多,时间上也不允许他们再像以前那样全力以赴了。总之对很多企业来说,中年员工可压榨的价值确实变少了。

有人会问:有些岗位其实非常看重经验,应该是“越老越吃香”才对的,为什么也会被裁呢?对此,下面这一条原因其实更重要:

2.企业成本和风险增加。随着员工工龄的增加,企业需要承担的成本和风险也随之增加。比如薪资水平、带薪年假、裁员成本等等都会水涨船高。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即便是同样的薪资,35岁的中年人所耗费的公司成本,也远高于20多岁的青年人。

35岁之后的中年人还会大大增加企业的用工风险,因为迈过这个年龄段,各种诸如脑溢血、心梗之类突发疾病造成的猝死几率也是逐年升高,而员工猝死在公司的话,公司显然也要承担一定的连带责任和人道主义义务。

而20多岁的年轻人在猝死这方面的几率虽然也有,但总体要大大低于35岁以上的中年人。他们甚至可以连续996、007地连续工作很长时间而不必太担心诸如猝死之类的问题。

至于曾经被996、007压榨过的年轻人变老了怎么办?企业会很不屑地说:那是他们自己不努力,没有及时升到中高层!是他们活该!

这话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毫无人文关怀可言,对于大多数上班族来说,很多企业这种毫无情面的过河拆桥表现,真的让人心儿凉透!

80、90后的“人口红利”之殇

对于80、90后这历史中最大的一波婴儿潮来说,各种好事几乎没赶上,比如大学毕业包分配、9年义务教育免费(部分90后赶上了)、靠工资就能买房子等,不好的事纷纷赶上,比如房价暴涨、孩子上学难、35岁被裁员……

80、90后没有60、70后的各种机遇,那时大学毕业包分配、单位也会分房子,很多普通人通过摆摊也能买房。而那时,80、90后们大都还在学校里读书。当他们终于毕业了可以工作时,房价则开始以火箭般的速度开始暴涨,靠工资买房成了不切实际的幻想。

80、90后没有00、10后完善的基础配套,很多80、90后尤其是占比非常大的农村80、90后,小时候经历过非常艰苦的童年时光,那时候无论是教育资源、公共基础建设都远不能和今天相比,00、10后们很难理解农村80、90后烂泥路里上小学,乘坐破旧的小巴颠簸几个小时上中学的情况;也很难理解农村80、90后因为信息闭塞带来的巨大落后。

80、90后唯一赶上的好时候,就是互联网红利,这波源自美国信息技术革命的潮流,通过一大批以60后、70后为主的企业家带回国内,而80、90后成为他们的主要员工。但非常不幸的是,当他们被这些企业家们996、007地压榨完青春后,又不得不面对各种花式裁员,被互联网企业无情地抛弃。

所谓“人口红利”,很大程度上都是由80、90后这最大的一波婴儿潮创造的,不过很可惜的是,大多数80、90后只是人口,而没有对应的红利。“人口红利”的同义词,是“廉价劳动力”。

最后,希望这股“去35”的恶劣现象能够得到真正重视和改善,这不仅需要80、90后的努力,也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