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犧牲後,主席傷心欲絕,彭老總憤怒異常,此人是誰?

此文給大家介紹一位革命名將:武中豪。武中豪於1905年出生湖南耒陽縣,是正牌的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生。1923年入黨,後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學習,畢業後參加北伐戰爭,在-葉-挺-的“鐵軍”12師任連長,打下武昌後,武中豪調往張發奎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團任連長。

武中豪


1927年9月,武中豪隨部隊參加了秋收起義,出任工農革命軍第1軍1師3團3營營長,起義過後隨部隊上井岡山,在井岡山時,餘灑度等人逃跑,武中豪指揮大小戰鬥近百次,他驍勇善戰,屢戰屢勝,成為“-偉-人-”手下的主要軍事大將。不久,朱-老-總率部抵達井岡山,兩軍合編為紅4軍,武中豪出任紅31團3營營長,率部參加了龍源口之戰,年底升任紅4軍31團團長。

1928年2月,贛敵27師趁我軍攻打遂川之際,出動一個營搶佔了寧岡城,寧崗是井岡山的北大門,敵人搶佔後,對我軍造成了嚴重的威脅。18日,武中豪率領3個營兵分東、北、南三個方向進攻寧岡城,但城牆工事非常堅固,我軍屢攻不下。當時我軍的裝備又非常的差,炮火、手榴彈之類的相當缺乏,武中豪思索一會,最終用燒城的方式拿下了寧岡城。這次戰鬥,共殲敵300餘人。

1928年12月,蔣介石調集6個旅團的兵力“圍剿”井岡山根據地。1929年初,我軍決定突圍,向外發展,但去哪裡發展成了主要問題,後武中豪提出:向贛南發展,因為向贛南發展的好處有很多,如:地域廣闊,高山多,有迴旋餘地,而且物產豐富、易籌給養等。最終,這條建議被“-偉-人-”採納。紅4軍出兵贛南後,果然打開了局面,後又出兵閩西,使贛南、閩西練成一片,為中央根據地的創建奠定了基礎。

1929年3月中旬,紅4軍進行整編,原28、31團和特務營改編為第1、2、3縱隊,武中豪出任3縱隊司令員,率部參加攻佔長釘,三打龍巖等戰鬥,殲滅了大量的國民黨反動武裝,繳獲了大量的軍事物資。

武中豪雖是“書生司令”,但卻生平好酒。在作戰之餘,他總是叫警衛員“打酒來”,酒一上來,他在北大文科生的本性就顯露出來,舉著酒碗,又是賦詩又是作詞,與一幫“文人”唱和,非常瀟灑自如。這樣的“書生”當司令,在戰鬥中非常勇猛,逢戰率先衝鋒,負了很多次傷。1930年5月,第3縱隊改為紅一軍團第12軍,武中豪出任軍長,可接任紅軍不久,他染上了急性胃炎,不得不住進了紅軍醫院。

他的傷勢稍好,“-偉-人-”就連連來信催他去贛西南召集新兵。10月底,武中豪帶著治癒的10名傷兵前往前線,途經安福縣城時,突然掉入當地民團武裝的包圍圈,此時只有武中豪一人攜帶短槍,為維護其他傷員突圍,他孤身一人與民團廝殺,最後不幸中彈犧牲。

噩夢傳來,紅12軍官兵失聲痛哭,“-偉-人-”傷心欲絕,痛呼:“蒼天損我一臂也!”紅3軍團總指揮“-彭-老-總-”異常憤怒:“這井底之蛙竟有豹子膽,敢殺我大將!”隨後親率5000精兵前去剿滅安福縣民團,此戰,紅12軍政委譚震林親自操刀,將殺害武中豪的兇手和民團團長“當眾斬首”。武中豪與王爾卓、黃公略、張子清等人並稱為偉人的“五虎將”,但天嫉英才,武中豪犧牲時,才剛剛2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