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妼晗的青春豪赌,曹丹姝的宽仁真情,争奇斗艳的人格之花

关于人格,心理学的理论是,想改变命运,要去你的潜意识修改剧本,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按照潜意识的剧本在上演。


而书写这个剧本的就是我们的人格,人格是命运的主旋律,已经把我们人生的整个剧本,都写完了。而我们此后的人生不过是按照这个剧本演绎命运的跌宕起伏、悲欢离合。



根据精神分析的理论,人格在早期已经完成了它的核心内容的建构,此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都是围绕这一个核心内容展开,或外向或内向,或活泼或安静,都是这个人格种子上发出的芽,这个牙就是我们常说的俗语“性格即命运”,人格的底色决定了性格,性格决定了命运。


有的人的性格就是热情如火、善于交际、做事果断、活泼宜人,而另外一些人的性格,就是尽职尽责、条理分明、严格自律、谨小慎微。一个人的性格就像命运的剪刀,在剪裁的时候就已经规划好总体风格,它会按照这个风格,选择哪些可以留下,哪些需要舍弃。


02


所谓的人格就是我们内在涌动地情绪、欲望地驱力和精神活动的总和,怎样影响着我们外在的行为。


热播剧《清平乐》里面的张妼晗和曹丹姝就是两种迥然不同的人格,而她们的命运也早已由人格决定。


公元1035年,宋仁宗赵祯25岁,第二次大婚,娶的是名门之后,伐南唐的主帅曹彬的孙女曹丹姝。曹家是开国功臣,世家大族。


在娶妻这件事上,赵祯一直不能自己做主。15岁选后的时候,赵祯想立当时的已故骁骑卫上将军的孙女张美人,赵祯是个颜控,喜欢漂亮的女孩子。张美人容颜娇艳,赵祯一见倾心。但当时是刘太后掌权,刘太后做主,选了她的娘家人郭氏做皇后,硬塞给赵祯。这对少年赵真是个沉重的打击。郭皇后仗着太后的靠山骄横跋扈,又不讨人喜欢。所以刘太后去世后,赵祯就找了借口,废掉了郭皇后。


第二次选后,虽然刘太后已经过世,但是赵祯还是不能自己做主,因为选后不是他自己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关乎到朝政大局。宋绶在废皇后诏书中提出了新皇后的标准:“当求德门,以正内治。”要从有教养的家庭中选皇后。赵祯当时正喜欢一个茶商之女,但是遭到了大臣的齐声反对,众人反复劝说,陈情利弊。赵祯无奈,勉为其难的娶了她的第二位皇后曹丹姝。


在选后这件事情上赵祯一直未能如愿,又听人说,丹姝貌丑,所以大婚夜连洞房都没去。拎着灯笼在御花园中散步,结果遇到了当时只有10岁的张妼晗,正为被老鼠咬死的小兔子而伤心,官家听她哭诉,给她买了新的小兔子。


丹姝和妼晗,不同的性格,演绎着她们不同的未来命运。


妼晗



03


妼晗虽然是宫中舞女,但其父张尧封却是进士,只是及第不久就去世了。她的母亲带着她,在齐国大长公主的府上做舞女,由于她从小就漂亮、可人,招人疼爱,8岁便被招入公主府做舞女。


15岁的她,遇到了赵祯,最好的年华,倾城的美貌,美得就像一团火,直烧到赵祯心里去。她把她的青春压在了宋仁宗身上,与命运作了一场豪赌。要么就轰轰烈烈的爱,轰轰烈烈的活一场,要么就什么都不要。


妼晗和赵祯,就是男人对女人的迷,女人对男人的痴,都是彼此心里等了好久的那个人。这才是赵祯一生最澎湃的真爱。


之后的宋仁宗赵祯就明明白白地一直看着妼晗在后宫中为所欲为。


有一种爱就叫看着你任性。


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妼晗就由普通的嫔妃升到与皇后一步之遥的贵妃。虽然她不能做皇后,但是她的各种待遇是跟皇后一样的,甚至有的时候是超越皇后的。


为了给自己的伯父谋到宣徽使这个职位,她去求官家,官家满口应承,无奈当时的谏官是包拯,包拯为了这事义愤填膺,连唾沫星子都喷到了官家脸上。


漂亮的女孩子撒娇最可爱了,撒个娇很多事情就OK了。有一次她突发奇想,想借用皇后的仪仗玩一下,跟官家撒娇,去给她借。官家不好意思去,让她自己去。她真的去了,也借来了,但官家给她敲了警钟,告诉她如果她用了皇后的仪仗,逾越了礼制,会被人诟病的。她这才作罢。



04


妼晗的这种人格特质就是外倾型的,热情如火,灵动活跃,有冒险家的野心,不成功则成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把人生当成一场豪赌,赌赢了,就风光无限,赌输了就可能一败涂地。这种性格耽于享乐,追求最激情的人生,活就活得漂漂亮亮,就像舞台上浓墨重彩的演出,与险象环生中追求高潮迭起的刺激。


就像吕不韦,在秦始皇的父亲,异人身上,押上了所有的身家,赢得了一个华彩绚烂的人生巅峰。哥伦布也是押上了所有,寻找印度和黄金,结果没有找到,欠下了一身的债,在贫病中度过了最后的时光。


这种人格特质,一切追求极致。妼晗跳舞,要跳到最好,要做领舞,要爱就爱官家这样的人。在人的人格结构中有一种情结,它隐藏在个人无意识中,凡是符合同类情结的,这些内容就会聚集在一起,它们是聚在一起的思想、情感和记忆,形成一簇一簇的心理丛,心里丛聚集的内容越多越广泛,它对于整个人格的影响就越大。


这种追求极致的情结,已成为他命运的模板,他只会选择跟他的情结符合的人、事、物。比如一个刚工作的女孩子,薪水只有2500,但是却看上了一条1999的裙子,她觉得穿上那条裙子就拥有了全世界,她就不会想穿上这条裙子,她这个月怎么过,而是先享受穿上这条裙子,她变成了女神。


情结就是执意的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仿佛成瘾,其实都是内在的心里丛主宰着一个人的喜好和选择。


与情结而言,行为只是执行者。


丹姝


05


因为官家的仁政,丹姝对官家心之向往,她以为她喜欢的这个人高高在上,她只能永远放在心里,却不想,今生能相伴左右。


丹姝与官家更像是工作伙伴,勤政爱民、母仪天下,永远把责任和义务放在前面。


1048年正月十五,官家要过灯节,丹姝进言被制止。结果有卫士逼近官家寝宫,外有乱兵杀戮。丹姝临危不惧,鼓励太监和侍卫,勇于杀敌,剪下平乱者的头发,“以发为证”,论功行赏。在丹姝的指挥下,叛乱很快被平定。


丹姝就是官家最需要的那个皇后,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平平淡淡的过日子,能与他齐家治国,也能与他谈笑风生。他想理,就理一理,不想理,她就在那里等着他。丹姝就是那样的女子,不管你爱不爱我,我都会用自己的方式爱你。


因官家无子,便选了宗室中的濮王赵允的第13个儿子赵曙,赐名赵宗实,“养于宫中”,以继皇位,丹姝亲自抚养,对孩子的做人、学问无不事必躬亲。宗实30岁被立为皇子,丹姝又亲授治国理念。1063年4月30日,“帝夜暴疾崩”,宗实即皇帝位,是为宋英宗。丹姝被尊为皇太后。四年后,宋神宗即位,丹姝被尊为太皇太后,活了64岁,一生福禄齐全。


06


丹姝属于尽责、沉稳内内倾性的人格特质。她的自我调控系统,非常平衡,不会被外在的风吹草动所干扰。自我认知很清晰,有明确的评估和判断。她知道她和官家之间的感情在在哪里,有多少,该怎样平衡经常冲突又没有爱的关系。能沉得住的人格,不会因为一人一事而改变自己,就是因为她内心有更多的体验,高兴的时候写飞白,不高兴的时候也写飞白,酿酒、做点心、烤鹿肉。她是没有官家,也能更好的做自己的人,一个让人放心的人。


好的日子,不着急,慢慢地细水长流。



07


婴儿在早期的关系中,通过与养育者的互动,完成了大部分的刺激与反应的过程,人格的中心内容已被书写。之后他会带着固有的人格特质成长,去遇到被他的人格剪裁过的人、事、经历,符合他内心期待的,将会受到他的关注。就像妼晗遇到了官家,印证了她内心的极致和欢喜,丹姝遇到了官家,印证了她内心的仁爱、宽厚。我们的命运早已被我们的性格书写好,只等着我们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去演绎。


人格之花争奇斗艳,每一朵都有自己的风姿。


参考资料:普通心理学


主编:彭聃龄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