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个什么样?

最近跟一个在上海工作的同行聊天,谈及北京和上海的差异时,他觉得北京人很能说,跟谁都能聊的火热。在他的认知里,跟谁都能聊的火热的人大多是表面客气,很难成为交心的朋友;而往往那些不善言辞、待人冷漠的人,一旦愿意与你走近,很多都会成为挚友。

他所说的其实是两类性格的人群,跟地域并无关系,对个体也不能对号入座,只能代表两类群体的部分人。

后来,他也谈到在一个城市归属感的问题,我告诉他,北京可能比上海更有人情味,至少在我看来,北京的生活人文气息更加浓厚。

我早些年的同事多数是北京人,男女老少都有,相处的都还不错,即便是离开这么多年,很多同事与我都保持着密切联系。

他们会时不时寒暄我的近况,分享他们近段时间的生活,随后在工作上给予我肯定,在生活上予以期望和激励。

我能看到其中一位老同事书法大有精进并荣幸获奖,他用使得并不熟练的短信给我报喜,然后蹬着自行车去学校接快要放学的孙子。

我也能看到另一位老同事对PS、PR、摄影天赋异禀,兴致勃勃的给我推送最新的作品,告诉我他家阳台上的菜园又大丰收,今年怕是吃不完了。

还有失恋的同事,我们开车绕着城市漫无目的的兜圈,在小茶馆里品着并不应景的龙井,将所有不快付诸于谈笑间。

我与他们并无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关联,也没有一定要合得来的人情世故,就是一种简单的舒适。

大多数北京人都很好相处,前提是他们也觉得你很好相处。

我曾与朋友在西海散步,一旁遛狗的大妈误认为我们是情侣,一直说着般配、合适之类的话,然后跟我们聊起路边那些气势不凡的房屋所属何人,这一带过去是什么模样,我们将来有什么打算,闲谈间跟近邻并无二别。

近几年,我常以社会观察员的心态感受、留意身边的事物。

碰到钓鱼的大爷,我会驻足饶有兴致的看上一小会,有时会跟他们闲聊几句,他们会很乐意让我试试手。

我也会撞见闲庭独坐的京剧艺人,将生平的起伏流转于抑扬顿挫的曲调间。我静立于一处,听他的人生,看新老交接的艺术传承。

还有时常想去逛一逛的胡同小巷,那里是这座城市文化的根本。胡同里从不缺乏热闹,只是换了热闹的人。

经过胡同的时候,一定要慢走,因为慢走,你会发现整座城市的节奏也会随着你的脚步慢下来。

这里走的最快的是三轮车和电动车,卖酸奶和汽水的大妈总是能第一眼看见新人,身着背心摇着蒲扇的大爷关注的是和老友的棋局,最为吵闹和悦耳的当属孩子们绕着大人追赶的欢笑声。

在我看来,所谓的归属感更多的是对一座城市文化的感知和认同,归属感不一定要立足于这座城市,而是你生命的某个阶段与之达到了共振和契合。

人因为喜欢有了向往,因为熟悉才有了归属,归属不一定是故乡,但故乡一定是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