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人胸中藏着什么

这是我看见一位老人怅然若失,经过攀谈他口述出来,甚觉有趣就记录下来。我想,一个文化不太深的老人,能够轻描淡写地说出这些话,他的心里,肯定也会有不少闪闪发光的地方,这更彰显了自我提升是很多人的心中所想。

一天,吴师傅在离家不远的一座山坡上晨练。回家的路上,忽觉肚中不适,就停下来想找个可以掩身的地点方便一下。


向东走上几米往左一转弯,忽然看见一个山洞,由里向外射出万道光茫。出于好奇,就想前去探个究竟。只见洞内金碧辉煌,每一块石,每一棵树,都要比平时见到的新鲜引人。又向前几步,显现出的那是旷亮无比的天空,路边的树木都是平日里没有看见过的。树杈像一枝枝朝天的绿烛,粉色的桃花、白色的梨花、黄色的菜花,眼前就是一副绝妙无比的春景图。再往前行,金光灿灿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蝉在树上吱吱地叫着,周围有很多架子,上面垂吊着一串串玛瑙般的紫葡萄,水晶般的白葡萄,黄中透红的大寿桃,各种瓜果应有尽有,又是好一副夏日余晖图景。往左一拐,只隐约听见有人的嬉笑声,定睛一看人们都在山坡上,田野里,忙得热火朝天,大家看着丰收的硕果笑的是那样甜美,一片安居乐业的景象。他感觉到人间的名词佳句实在是太少了,自己在深深的迷醉中忽然感到一阵袭人的寒气,抬头一看,真是鬼使神差,只见一道半圆形的石门,门头上写着“勤劳和智慧能创造一切”,再看门内,由远及近漫天大雪纷飞,小树房屋都像是一件件高超的雕塑品。前方有赶车的,做饭的、围着井台挑水的、总之各式各样的画面都有,真是好一派民间冬日生活的趣味场面。一转弯,却不再是风景变换,好大的一个厅堂,里面全是书画作品。向南这一面全是书法作品,正、草、隶、篆、欧、柳、颜、赵,还有不少看不懂的形体。正楷是笔笔到位,功力之深令人称奇,比你看过的所有的字都要美观耐看。那个行书,字体清新脱俗、灵动飘逸,用笔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隶书更是拉人视线,突显个性而并不张扬,那种不动声色的架势,那种蓄势待发的意蕴,令人不舍移目。特别是那些个草书,线条如龙飞凤舞,力透纸背气势磅礴,岂是一句拍手叫绝可以形容。再看东面,全是各式各样的画作,你若定神细看,有动物的你会感觉到那种身在险境的心慌。是花鸟的,你仿佛听到依稀鸟鸣,又似有阵阵花香在鼻。看到山水画,你会感到身临其境,感觉自己就像在山中小憩。或是闭目养神,或是促膝聊天,享受这样的美好时光吧。再转一面,那些字画都是直接在墙上书写描绘,古石墙上的字迹,变化无穷,往往会在残断剥蚀之间,还可保留着许多关于古代纪年等等资料。那些文字可以“考古事,论异文”对研究古文化有重要贡献,可因其“笔画,奇肆,偏旁增损,足以推见由篆变分之初始。”这样珍稀的东西,历来都会被古今专家所重视。这些古朴的残缺,照实说并不算是什么遗憾,这是真正历史的痕迹。心里倒是有万千想法,就是表达不出来,只能是自己在心中激动着,品味着。


心里还想接着欣赏更多的美妙动人场景与物件,忽觉一不小心掉进了冰窟,被那难耐的寒气激了猛一蹬腿,居然是一个向往世人无忧的游魂梦。但是,那种美好的意境却令人不忍忘怀,往后再想重寻旧梦,可是那种绝美的境界,就如昙花一现,再不可及。老吴说:“这个做人一辈子,干啥都一样,先要学会苦中作乐,然后才能乐在其中,你们说对吧?”其实在我看来,这话听起来豁达开朗,但仔细回味,里面却含着多少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