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醫是幾品官員?

快傳太醫!這句話大家都耳熟能祥,無論是宮鬥劇還是歷史正劇。太醫都是必不可少的角色。

在大家眼中醫生救死扶傷,是社會棟樑。那古代的太醫肯定不得了,又是皇帝面前的大紅人。怎麼的也得混個二品吧。

其實在古代醫生的地位並不高,我國的張仲景寫出了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確立了辨證論治的治療原則,被尊稱為醫聖,為後世所敬仰,卻沒有被寫入正史之中。醫生在古代只是被當成一種技術工種,社會地位不如士大夫階層。太醫在宮中地位大抵也是如此。

我們以明朝太醫院為例,來看看太醫到底屬於幾品官員。

明朝太醫院人員構成

院使一人 正五品太醫院院判二人 正六品太醫院御醫十人 正八品太醫院大使一人 未入流太醫院生藥庫副使一人 未入流太醫院生藥庫大使一人 未入流太醫院惠民藥局副使一人 未入流

再附一份明朝縣衙門人員構成

知縣一人 正七品縣縣丞一人 正八品縣主簿一人 正九品縣典史一人 未入流


可見太醫一般為八品官員。明代太醫院院使許紳是中國歷史上品階最高的御醫,其被封為太子太保、吏部尚書,官居一品。許紳的高官是因為他立下大功。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壬寅宮變,宮廷婢女楊金英等用絲帛勒縊嘉靖帝,許紳趕到時嘉靖皇帝已經不行了,但經許紳以峻藥急救,辰時下藥,未時嘉靖帝吐了幾口血盡然痊癒了。嘉靖帝褒獎許紳救命有功,加封他為太子太保、禮部尚書,並予以豐厚的賞賜。

資料

《明史·卷299·方技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