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宮變之後趙惠文王被架空了嗎?

用戶52225783678


沙丘宮政變後公子章兵敗被殺、一代雄主趙武靈王也落得被活活軟禁、淒涼而死,趙惠文王非但大獲全勝沒被架空,還正式開始獨掌朝政大權、成為真正掌握實權的一國之君。


小龍女5505


沙丘宮變是趙國由盛轉衰的一個轉折點。一代英主趙武靈王為自己在儲君問題上的錯誤決策復出了慘重代價。

當時,趙武靈王已經退位成為了趙主父,小兒子趙何成為國君,就是惠文王。長子公子章趁趙主父與惠文王一起出遊沙丘之機,發動叛亂,想要殺死惠文王。但是卻被相國肥義發覺,肥義以身作試探,被其殺死。公子章的陰謀也完全暴露,逃到趙主父所住的沙丘宮。畢竟血濃於水,雖然兒子謀反,趙主父還是收留了他。但是趙主父忘了自己現在已經不是國君了。前來平叛的大臣李兌和公子成包圍主父行宮,並衝進宮裡殺死了公子章。由於兩人害怕主父秋後算賬,兩人一不做二不休,繼續包圍行宮,直至主父餓死。

沙丘宮變時,趙惠文王才十四五歲,因為年少,大臣李兌、公子成得以專權。公子成是趙肅候的兄弟,是趙武靈王的叔叔,到惠文王時期,年歲以高,沙丘之後不久就去世了。由此李兌得以專擅趙國朝政。雖然李兌專權,但是從有限的資料看,李兌並沒有做到一手遮天。在掌權期間,李兌與大將韓徐產生了路線之爭,李兌主張聯齊抗秦,韓徐主張聯燕抗齊。李兌支持聯齊抗秦有一個原因就是,齊閔王打贏將滅宋後的陶邑送給他。但是路線之爭反映了李兌雖然專權,但是還不能完全掌控趙國朝政。有時候,還需要依靠韓徐等軍方力量,比如,齊國滅宋以後,蘇秦遊說齊閔王,沒讓陶邑送給李兌,而是送給秦國國舅魏冉,導致李兌極為憤怒,當蘇秦路過趙國時,李兌便聯合韓徐將蘇秦扣押。但是隨著齊閔王滅宋後,齊國勢力大增,各國都感到憂慮,於是發起了五國伐齊,這時趙惠文王的決策也逐漸明晰,就是聯燕抗齊,隨著在路線之爭的失利,李兌也被惠文王罷免,退出了歷史舞臺。


一壺清茗品春秋


趙武靈王為了和韓國友好,娶了一個韓國女子生了兒子,立為太子章。有一次出巡,做了一個夢,夢裡遇到一個美女,美女還衝著他唱了一首歌,最後趙武靈王的臣子吳廣為了解決君主的煩惱,就把自己的女兒吳娃獻給了趙武靈王,趙武靈王一看和夢中女子一模一樣,就十分喜歡,等到韓女死後,把吳娃立為夫人,就把太子章廢了,立了和吳娃生的太子何,後來把位子就讓給太子何,自己稱為主傅。

二元化統治

趙武靈王始終認為國家是自己說了算,滅了中山國的戰鬥中,大兒子太子章立功,怎麼看怎麼喜歡,就給大兒子封地,並給配了一位田不禮,讓肥義輔佐太子何。謀士李兌很擔心國家安危,就和肥義密謀,建議肥義推掉相國的職務,讓趙武靈王的叔叔公子成當,但是被肥義拒絕。最後兩人協商,一個在明,一個在暗,保護太子何趙惠文王。趙惠文王在一次上朝時表現非常有威儀,而自己的大兒子安陽君垂頭喪氣,就感覺虧欠大兒子,就又決定改革,把趙國一分為二,讓大兒子建立代國,國家形勢更加危機,武靈王又給兒子們提供了火拼的機會,帶著兩個兒子在沙丘開會,一個國君,一個主父,一個安陽君,這時安陽君假傳趙武靈王的命令,引誘趙惠文王去主父寢宮商量會議,單純的趙惠文王差點上當,但是被肥義阻攔,肥義先去赴會,結果一去不返,安陽君一不做二不休包圍了趙惠文王的宮殿,結果被李兌和公子成帶領國家軍隊打敗,殺了田不禮,包圍了趙武靈王的宮殿,要求趙武靈王交出安陽君,殺了安陽君,命令趙武靈王的宮殿誰也不能出入,最後趙武靈王被活活餓死在沙丘的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