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 有效沟通

当你的态度(压制、讽刺、羞辱、训斥、恐吓)不对的时候,首先孩子在心理上是拒绝沟通的,这就意味着下一步沟通的无效和失败;当你直来直去就事论事的时候,孩子也会明白你的用意和目的是什么,这就给了对方警惕和戒备,“你想说什么?我早就知道了”,你讲再多的大道理,无非就是为了这件事。这就大大折扣的沟通效果。最有效的教育是无痕式的教育,最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是与对方的潜意识对话。这就要考验你是否具有发现对方潜意识的这双慧眼了。

在水面上悠闲自得的鸭子,其实水下的两只脚蹼在努力地挣扎着。在生活中看起来谈笑风生若无其事的人,或许正在被金钱、感情等个人问题缠绕着、痛苦着。一个在奔跑中跌倒的孩子,如果没人发现,他会忍着疼痛,坚强地站起来;如果身边有行人。他会站起来,把疼痛放在心中,强装微笑,若无其事;如果是妈妈在身边,他会嚎啕大哭,寻求安慰。

不要再说自己不懂潜意识,其实你的潜意识被别人利用过,或者你也曾无意中利用过别人的潜意识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直销的人来到你面前就是给你造一个梦,然后再教你如何给别人做梦。这又叫催眠。我发展两个下线,每两个下线,又发展两个下线,再发展两个下线。这样我就可以挣到几万、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几个亿。按照这个思路想下去,不断的裂变,一会儿你自己就把自己整疯了。

催眠,不是让对方睡觉。就是把一种意识和信念植入到对方的潜意识当中。大家可能把它看得很神秘,很难操作。其实潜意识对话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诱惑和威胁,是最简单、最低级的潜意识对话,因此他的力量也会小很多。“马上写作业,写完了我就给你买个什么东西”。“如果你这次考不好,你爸就会揍你。”“每完成一个任务,可以加5分加10分。”这种奖励或者惩罚措施或者激将法,也是一种简单的潜意识对话手段。只不过力量不会持久,只是昙花一现。

树立榜样,也是与对方的潜意识对话。北方的冬天是很冷的,小时候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早晨起来,姊妹4个,同用一壶热水洗手、洗脸。如果起床晚了,就抢不到热水了,只好用冷水洗。水很冷,于是我就干脆不洗。那时候也就是七八岁的样子吧,手又脏又黑又皴甚至裂开口子。我妈就跟我说:“你的那个堂哥(这是我的一个远房亲戚,小名叫堂),在黑龙江当坦克兵。早上起来就用钎,把江面上厚厚的冰凿一个洞,有水桶把里面的水打出来洗脸。如果不赶快用毛巾擦干净。脸上的水就会结成冰。实在找不到水,他们就用雪往手上脸上擦。”这就给我脑海中形成了一个画面,因为在电影上见过坦克兵,威风凛凛,戴着那样帅气的的皮帽子,腰上挎着手枪,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母亲真是催眠高手,从那以后,每天早上我刻意用冷水洗手洗脸,慢慢的形成了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

我们都知道老师的一句话,可能成就了孩子,也可能毁灭孩子的一生。这句话可能是表扬鼓励,也可能是讽刺打击。但是一旦孩子听进去了,用术语讲就是这句话植入到了孩子的潜意识当中,就会改变孩子一生。文革期间有三个北京大学的教授,被下放到安徽的大山里劳动改造。那里的村民比较淳朴,也不管什么叫反革命。就让这三个教授到村里的小学里,教他们的孩子读书,他们来替这三个教授干活。后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教授们要返城回北京。乡亲们来送行的时候,有个心理学教授,指着其中三个孩子说:“这个、这个、还有这个孩子,将来非常有出息,读书会非常好,能考上大学还会在北京工作”。那些从没走出过大山的村民和孩子们是非常崇拜甚至是迷信教授的(北京来的,在毛主席身边的)。所以对教授的话深信不疑。果然,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之后。这三人一起考上了大学。而且都被分配到了北京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里。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后来被《光明日报》报道过。这就是相信的力量,这就是潜意识的力量。大家想一下,如果我们具备了与孩子的潜意识沟通的能力,我们的家庭教育会不会变得特别轻松?不仅如此。我们的人际关系,我们的商务关系,我们的事业成功率,是不是会大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