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打假”不停歇,AACA升级互联网知产保护技术围剿假货

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从2001-2020,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

进入新世纪这20年中,全球飞速进入数字化时代,商品的流通速度不断加快,市场上陆续出现了假货传播的现象,且愈演愈烈,“打假”成为了一场持久战。

在此背景下,阿里巴巴打假联盟(AACA)于2017年成立,之后开始务实推动执法机关、品牌权利人、平台间的打假资源、线索、技术实现贯通。

AACA成立后,海内外各执法机构、以LV、施华洛世奇为代表的全球17个国家的170余个权利人和平台纷纷加盟,共同出击“封杀”网络上的假货商品。

AACA主力围剿假货生产源头,推动全社会“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

2019年7月,中国与迪拜两地警方破获一条中外不法分子联合串起的黑色跨国贸易链。

2019年12月,福建警方突击执法社交平台售假窝点,查获200多双假冒品牌运动鞋。

三年来,数以千计的制售假窝点被连根拔起,制售假者生存空间受到空前挤压。

尽管AACA打假的成效有目共睹,但假货跨国境、多平台流窜的趋势还未得到根本性遏制,假货治理洼地依然存在,“打假”之路道阻且长!

哪怕是在突然来袭的疫情危机之下,仍有不法分子制假售假!过去一个月,全国30余省份执法机关公开通报了上百起假冒伪劣口罩案,据不完全统计,口罩生产大省河南披露了16起案件或消费提醒,其中,通过微商、朋友圈售卖假口罩的为11起,占比近70%。

专家普遍认为,在当前疫情背景下,假货治理洼地的存在将进一步放大假货对全社会的危害。

面对严峻的“打假”形势,AACA称:只有各国、各平台摒弃私利,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共同遏制假货的跨国境、多平台流窜,建立“一处售假,处处受限”的联动机制,假货治理洼地才能彻底消除。

今年的世界知识产权日,AACA呼吁全球各国、各权利人、各平台联手推广互联网知产保护技术,并合力遏制假货的跨国境、多平台流窜态势。

数字化时代,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AACA把多年沉淀的技术和模式向全社会开放,需要各方加入应用和推广,共同提升假货治理的能力和成效。

世界知识产权日步入下一个20年,AACA也在继续为维护品牌和消费者的权益努力着,愿天下无“假”的那一天,早日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