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圈粉打CALL,你最认可宋朝文人天团的哪一位?

近来古装剧《清平乐》席卷荧屏,引发众多网友热议,其中最值得说道的,就是那些语文课本里的历史文人们。他们作为语文教材里的常驻嘉宾,曾让无数学子为之泪目,论圈粉打CALL,不知道大家最认可宋朝文人天团中的哪一位?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阑干影入凉波。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这首被《清平乐》带火的宋词,直接带着我们重回婉约宋词繁盛的时代,深切感受宋词之美。而它的作者晏殊也因此走到了公众视野里,被我们所熟知。

晏殊此人极其优秀,虽然出身平民,但耐不住他天赋异禀,14岁参加殿试就得到宋真宗赞赏,赐同进士出身,之后更是历任要职,一度官居宰相。



任职期间,他发展教育,并且在庆历年间和枢密副使范仲淹一起,倡导州、县立学和改革教学内容,官学设教授。从此之后,从京师到郡县,都有了官学,这便是历史记载的“庆历兴学”。

位极人臣的晏殊除了在政治上非常卓越,还在西夏国侵扰国家边境时,积极出谋划策,最终成功平息了西夏国的进犯。不过这些并不是我们认识晏殊的重点,因为晏殊最被世人知晓的,是他在诗词上的成就。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些流传千古的名言,都出自他之手。晏殊风格含蓄婉丽,并以词著于文坛,加上其身份,又有宰相词人的美誉。

说完晏殊,我们再来说说他非常认可的范仲淹。



剧中的范仲淹,潇洒豁达,即便被贬桐庐郡,可望着眼前美景,顿时心境大好,赤脚跑进河里,“潇洒桐庐郡,乌龙山霭中。使君无一事,心共白云空”。

历史上的范仲淹,典型的耿直男孩,因为他总是在朝廷上仗义执言,所以三度被贬,不过范仲淹并没有因被贬而气馁,他这样打趣自己,“仲淹前后三光矣”。



庆历三年,范仲淹出任参知政事,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基础,可惜新政最终还是失败,而范仲淹自请出京,在1052年扶疾上任的途中去世,成为了历史的遗憾。

不过范仲淹虽死,却留给了后世最经典的《岳阳楼记》,那句千古绝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仅抒发了范仲淹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还深远影响了后世文人大夫,以至于后世文人皆视其为偶像,称他是“一世之师,由初起终,名节无疵”。

若说范仲淹属于贤能才俊,那欧阳修就是出了名的伯乐。



尽管在科举考试中不尽人意,但欧阳修似乎并不在意,他热衷于发现人才,并且收益颇丰。唐宋八大家里,苏轼、苏辙、苏洵、曾巩、王安石五位都出自他门下,在欧阳修的提拔下,他们得以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名扬天下。

《宋史·欧阳修传》记载,“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或许也正因欧阳修慧眼识珠,所以落了个千古伯乐的美名。



除了发掘人才,欧阳修才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是开创了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无论是诗词还是文赋,他都成就颇深。诗词“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都传诵千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苏轼徐徐走来时,我们会发现,他是个文学全才,与此同时,也是我们背诵全文的常客。年少赶考时,苏轼便被欧阳修赞誉道:“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有了欧阳修的欣赏,苏轼顿时名声大噪。



登上历史舞台后,苏轼更是将其文学造诣发挥到了极致。诗歌方面,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宋词方面,他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方面,又与欧阳修“欧苏”;书法上,他是“宋四家”之一;绘画方面,他也不落人后,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同时苏轼还有个和我们多数人一样的共同爱好,那就是吃,他不仅热衷于吃,而且还发明了东坡肉、东坡鱼等经典菜肴,走到哪,吃到哪,美食点评就写到哪,可谓是地气十足。这样的一位历史名人,自然受到后世追捧,人人喜爱。



宋朝是文人最幸福的朝代,开放繁荣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很多文人大家。这些文人大家尽情与那个时代碰撞着自己的思想,并产生自己的观点,总结出自己的作品,留给后人揣摩研习,如今虽然已过千年之久,但我们仍然能从他们的作品中,感受他们的思想,感受那个时代的风气。

读书时的背诵全文,不再是心理阴影,而是我们与他们的初相遇,如今《清平乐》热播,更是勾起了我们脑海中关于他们的记忆,重新让我们认识宋朝,认识宋朝学风和文化。

本文由挥墨历史创作,喜欢请关注。

本号已签约“维权骑士”,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您尊重原创,遵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