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120”派出入京转运专班6名队员从长白山平安归来

4月15日,长春急救中心派出入京转运专班6名队员从长白山平安归来。

12时,长春急救中心党委书记刘卫带领班子成员等在市区高速出口,迎接六位队员。12时30分,专班人员的急救车驶出高速出口。张猛、杜加彬、信丰勇、张洪波、曹全达、罗乾生六位队员从车上下来,“欢迎回家,你们辛苦了!”班子成员一行人为六位急救英雄送上鲜花,对队员们平安归来表示欢迎。

下午1时,专班人员到达长春急救中心院内。打开车门的那一刻,早已等待多时的家属、同事们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欢迎回家”“平安凯旋”“你们辛苦啦”,所有人都为队员们的平安凯旋万分欣喜。为迎接英雄们归来,家属和同志们早早等在了中心院内。

仪式上,刘卫说,长春急救中心党委抽调精兵强将,加入首都吉林省转运工作专班,执行境外返吉人员转运保障工作,经过近20天持久奋战,圆满完成各项工作。大家以急救人特有的精神在战疫大考中交出优异答卷,所有人履职尽责,不畏艰险,不讲条件,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长春急救人敢于拼搏的精神和使命担当。

仪式现场,张猛的女儿紧紧地拥抱着他说:“爸爸瘦了”,已经眼泛泪光;信丰勇看到家人激动的眼中泛红,拥抱起心爱的儿子和爱人;杜加彬的爱人抱着十几个月大的宝宝,早早地就来到中心,参观了中心,宝宝兴奋地感受着迎接爸爸的喜悦;张洪波八十多岁的母亲,以及爱人和儿子一同迎上前去,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曹全达的女儿在见到爸爸时已经泣不成声。罗乾生激动地抱起两个女儿,小女儿激动得流出泪水。他的亲友团齐声呼喊:“欢迎回家”;久别的家人,简短朴实的对话,表达了亲人们的深深的挂念。

领队张猛说:“在京期间,我们一直都有着坚定的信心完成各项任务,这离不开中心领导时时刻刻对我们的关心和关注,离不开我们的家人,都是我们坚强的后盾。”

仪式结束后,中心食堂为急救英雄和亲人准备了“下车面”,和家人们一起吃上一顿热乎乎的面条,感受这急救大家庭的温暖。

现场花絮

收到孩子们手抄报

入京转运专班急救驾驶员罗乾生:这些孩子一直关注着我的工作情况,并为我画了20多幅手抄报发到手机里面,给我带来很大的动力,促使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份工作。

朋友带孩子举家迎接

朋友申女士:我们和罗乾生两口子平时关系就不错,这次他进京,我们这些朋友都特别关注。这次他回来了,我们就想给家里的孩子们一个迎接英雄的机会,毕竟他也是这些孩子的榜样。

背后故事

罗乾生:担任过国庆阅兵队伍的训练员

罗乾生作为急救车驾驶员,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就承担转运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工作。运完患者,他要把车开到传染病医院的消杀点进行消毒,每次他总是帮助消杀人员把车消杀完毕后最后一个脱下隔离服。近一个月的时间,转运二十余个确诊病例,3月13日,他和六名同志紧急进京,在北京执行回吉林省在北京转机的人员运输任务。24小时工作,三班倒,3月17日,在刚刚熟悉工作程序后,当天他就行驶一千多公里完成转运任务。

罗乾生曾是一名军人,2003年入伍,2006年加入党组织。他担任过国庆阅兵队伍的训练员,参加过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并立功受奖。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得知急救中心要成立新冠肺炎转运车组,他在分中心第一个报了名并提出要去一线工作的想法,他说原因很简单:他是一名退伍军人,要有这份担当;他是一名共产党员,要履行自己的誓言;他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要为孩子树立榜样。

急救护士杜加彬:

京城转运连续工作26小时

杜加彬是长春急救中心第四分中心的一名急救护士。3月12日,长春急救中心接到我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紧急通知,调配救护车和随车医务人员入京执行转运专班。3月13日,杜加彬与其他六位同志一起来到北京,完成吉林籍境外人员入京后相关信息录入、转运工作。一行人抵达北京后,迅速投入到工作中,杜加彬连续工作26小时,接待200余人,戴了一宿的手套,双手皮肤褶皱泛白,脸也被口罩压了深深的痕迹。在北京连续工作26小时的紧张程度超出杜加彬的想象力。在京的日子,每天穿上厚厚的防护服,他从来不喊苦,不喊累,每天都是积极乐观面对工作,作为急救人,他发扬了急救精神,积极配合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转运工作,他勇于奉献,勇于担当。3月17日,这是他来京之后的第二个班,一宿共排查患者168人,他一夜未眠,虽然疲惫,但是不敢懈怠。他对领导说,“我们在为吉林尽力做我们所能做的一切,长春急救队伍不会后退,请放心。”(城市晚报)

(二三里编辑 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