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中国文化一个特定的符号!



1958年,总装驻疆某基地第一批创业者挺进罗布泊,在一片地图上没有标记的戈壁滩上安营扎寨。指挥这支军队的基地第一任司令员张蕴钰将军,看到

看到乱石堆中盛开着一簇蓝莹莹的马兰花,他动情地说:“这里就叫马兰吧。”从此,马兰埋下一颗文化的种子。———题记


共和国的一代代军人,创造出中国核试验那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把军营先进文化的根扎在了大漠戈壁,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近年来,马兰推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来记录和传承马兰文化,诸如大型套曲《脊梁》,把众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搬上了舞台。

基地作曲家左文先说:马兰是中国一个非常特别的文化符号。而这个符号是有无数人的牺牲和奉献镌刻的,是有血有肉,有苦有乐的精神内涵。

在这生命的荒漠里,文化的种子始终也在生长着,它深深扎根于官兵们的苦乐年华。基地的新华书店送书来了,业余演出队的文艺兵们也来了,他们把书刊、歌声、舞蹈送到每个战士面前。演出队创作了一大批表现战士生活的节目,歌舞音乐声一起,战士们的眼泪就下来了。

 “马兰文化”有魂,那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民族精神的印痕。

马兰人有撰写楹联的传统。在核试验场工地,在俱乐部大门上,在高高竖起的塔架上,在花岗岩洞口边,到处贴着官兵书写的楹联,也书写着马兰人无私无悔的情怀。一幅对联在马兰流传几十年———“举杯邀月,恕儿郎无情无义无孝;献身国防,为祖国尽心尽力尽忠”,横批为“忠孝难两全”。

马兰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家园,在这里到处都有它的精神写照,都能感受这种精神的真谛,而且不时被它深深打动。那是石碑如林的烈士陵园,气息肃穆而凝重,高耸的纪念碑与高大的白杨相映,数百座汉白玉的墓碑上,镌刻着一个个英灵的名字,近前细瞧,有部长,有将军,有院士,有普通官兵,有职工家属,核科学事业开拓者朱光亚也在其中,他们为了“两弹”研制试验而默默奉献,直至最后一息,他们用生命谱就了马兰精神的壮歌。


林俊德,就是这壮歌中的壮烈一曲。那天,在马兰展馆里我看到了他在生命最后弥留之际的一段电视录像,感动得泪水滚动。他清瘦的面孔,鼻腔里插着管子,嘴巴上戴着氧气罩子,胸前摆动着监测的线路,头顶上方悬着几个吊瓶,而他的面前却是立着电脑的桌子,他吃力地张开眼睛注视着电脑,颤抖的手在操纵着鼠标。他说,我没有多少时间了,最要紧的是把这些资料整理好留下来,它比我的生命还宝贵还重要!于是,他不顾家人和医生阻拦,一次次坐起来,一次次又倒下去,他用坚韧和顽强诠释了一个军人的精神与意志,诠释了一个科学家对祖国的责任与奉献。为了表彰和弘扬这位将军和院士的业绩,党和国家给予了他崇高荣誉,还评他为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那段颁奖词这样写道: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像林俊德这样的忠诚战士,在这马兰基地还有许许多多,他们完全以组织需要为令,以戈壁大漠为家,以献身国防为荣,以艰苦奋斗为乐,不图名不图利,甘愿付出,无怨无悔,把才智和人生都献给了他们钟爱的事业。那句朴实闪光的语言,就是最好的概括: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他们说,这就是马兰精神!

在漫漫戈壁上,在座座军营里,在张张展板中,到处都能看到这两行赫然醒目的大字,瞅着它,品味它,我们听到许多动人的故事。

那是展馆里载满的马兰峥嵘岁月史。马兰,一个神秘的地方,也是令世界震惊的地方。六十多年前,毛主席和党中央作出战略决策——中国也要有自己的原子弹。于是,共和国的军事科研精英们和这些军人们,从四面八方集结而来,风餐露宿,白手起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终于创造了一个个彪炳史册的中国奇迹:先后在这大漠成功完成了40多次核试验。据载,从原子弹到氢弹的研制与试验,英国用了4年多时间,苏联用了6年多时间,美国用了7年多时间,法国用了8年多时间,而我国仅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足以看出中国人的志气和智慧,看出中国军人超常的努力与非凡的能力。那段1964年罗布泊欢欣雀跃喜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画面,让我们每个考察者无不动容,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再熟悉不过的动人情景之中,那个画面永远定格在我们中国人的记忆里。


“马兰文化”也有韵,那是官兵以苦为乐的博大胸怀。

马兰有一棵“夫妻树”,这棵树留下一段爱情与事业的记载:一对年轻夫妻,都是科技干部,分别接到命令,按保密原则,两人谁都没告诉对方,先后来到基地。一天,他们在试验场的一棵胡杨树下意外地走到一起,才知道是为了同一个艰巨的任务而来,夫妻俩感慨不已。从此,每年春天来临,“夫妻树”上都挂满了飘带,那是官兵们对远方亲人的缕缕思念。

面对艰苦,马兰人也品味出无穷的乐趣、浪漫的诗意。看到几束摇曳的芦苇,就联想到孔雀开屏,于是便有了“开屏村”;看到大雁掠过清泉,便有了“雁翅泉”;即便在找不到一滴水的戈壁哨所,都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甘草泉哨所”。

茫茫戈壁,官兵们因地制宜,蕴积着文化含量:有的将伪装网架起来当排球网,有的修建了简易篮球场,有的采挖中草药,有的探寻戈壁地貌,有的收集奇石、树根,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大漠景观。

那是罗布泊的一个孤独井站,一名老兵居然在此看守了13年井房。当了13年兵,看了13年井房,13年守井从未离开过,就连新年春节也是孑身一人在此度过。哪里出了故障,他就出现在哪里,为了排险抢修,他不顾一切,再苦再累也不叫难。一次春节前夕,老井的地下水管迸裂,他纵身跳了下去,用身体堵住了水口,抢险人员赶到时,他已冻得全身发紫,看到战友只是憨厚一笑。问他还愿不愿意继续服役,他说,当兵守井无怨无悔,如果部队需要他还愿意守下去。慰问他的首长感动得眼里闪出了泪花。

如今,从马兰生活区到核试验场区,从施工工地到点号哨所,其文化生活条件已大大改善,但成果总是来自艰辛,艰辛又孕育着希望,这催生出“马兰文化”特有的以苦为乐、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走进9月的马兰,不知是进了公园,还是进了营区,这里鲜花怒放,碧草如茵,楼房整齐,道路平坦,让人怎么也想象不出军营外面就是茫茫戈壁,这里的草木园林都浸润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基地历任领导都以独有的文化意识、身体力行推进文化建设。第一任司令员张蕴钰是将军诗人,出版了《戈壁言情》、《初征路》等诗集;基地原政委胡若嘏有很深的古诗词造诣,出版诗集《春雷颂》,扶持基地文学刊物《春雷文艺》,培养了大批文学爱好者。

从将军到士兵,从职工到家属,都在建设马兰、美化马兰,创造富有马兰特色的文化形式。

漫步在生活区,美丽的马兰公园、绿茵成片的休闲广场、保龄球馆、网球场坐落其间;这里还有列入基尼斯纪录、世界最大的中国地形图沙盘———“祖国在我心中”;走在马兰二号路两侧千米文化长廊里,孔子、普希金、牛顿……这些文化巨人的名言警句使人仿佛置身于大学校园中。

走进试验场,“无私奉献,惊雷抖擞壮士志;戈壁为家,漠风谱写创业诗”的标语令人瞩目,“战地小广播”播放着施工快讯和催人奋进的歌曲。

核试验场区哨所远离部队,点号上往往是两三个人,过着“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的生活。基地作曲家左文先说:在这里最苦的并不是艰苦的条件,而是精神上的坚守孤独。近年来,我们将创作和演出放在了最基层,就是希望能够和孤独做斗争,深入挖掘哨所文化的精神实质,来深入马兰精神的具体形态,让更多人感受马兰那种镇守疆场的爱国情怀,是这些在支撑着马兰人。

在试验场区东大山哨所背后有一座“爱国山”,此山原是一座荒山,当年,从老一代官兵在山上用石子拼成一幅国旗图案起,此山称为“爱国山”,官兵们每年都建设它、美化它,把“爱国山”变成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新兵下连,都要在“爱国山”前宣誓;退伍时节,老兵们也来到“爱国山”前,留下对“马兰精神”的深深眷恋。

每当夏天来临,基地广场总是热闹非凡,官兵、家属们在这里自编、自导、自演,还和驻地共建单位联欢,活动持续半个多月之久。再加上每年春节举行的大型游园活动,基地的“广场文化”渐成气候,成为人人期盼的文化盛事。

在创造“马兰文化”中,马兰人坚持吸收驻地少数民族文化,还从全国各地学习引进多种活动项目。

大漠戈壁的罗布泊,曾被称为“死亡之海”;如今有了“马兰文化”,这里已是让人魂萦梦绕的精神家园。

马兰,就是这样一个有着述说不尽故事而且让人感奋不已的地方。那一行行高大茁壮的白杨,见证着马兰军人多年以来默默的坚守,他们从来没因萧条孤寂而困顿惆怅,没因艰辛困苦而叫难低头,相反他们的生活与生命中充满了昂扬与蓬勃,充满了奋进与奋斗,他们就像钢打铁铸一般,毫不动摇地伫立在这大漠戈壁上,放射出生命与理想的璀璨。正是这钢铁之躯铸就了钢铁长城,保障了我们祖国昌盛和安宁!

信息综合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