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小瞧于谦了

文/吴呱呱


电影《头文字D》里有一句台词:

“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

我想于谦老师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的人。

原来,那个我们熟知的爱抽烟、烫头、喝酒,会说相声,拍过戏,写过书的于谦老师,还有一个爱好是看动物吃饭。

他早已完成幼时的梦想,拥有一个专门给自己养动物的地方。

初知于谦老师是上大学时有一位好友很喜欢听相声。

从那时起,我开始对德云社感兴趣,也断断续续的听着相声。

听过于谦老师聊到自己的动物园时,我还以为他只是为了制造节目效果杜撰出来的。

直到最近看了于谦老师的《于谦动物园》,我才知道,他是真的有动物园。

在于谦老师的动物园里有马、狗、鸡、鸭、鹅、猪、牛、羊、孔雀、猴、鹿……

据于谦老师的“不完全统计”,动物园里一共有几千只动物,狗大概30多只、蛐蛐有几千只、鸽子有几百只、锦鲤更是几千条、马有50多匹、鹿有2头等等,小动物还在随时增加中。


01 锦鲤

先说锦鲤吧。

我和大家一样,知道锦鲤都是某社交平台的转发这个锦鲤,你就可以心想事成,可以发发财,你会有好运之类。

也以为锦鲤就像我们平常养在家里的金鱼一样不能食用,没想到这锦鲤是从可以食用的鱼培养出来的,并且大有学问。

鲤鱼自古以来就代表着吉祥如意,福禄飞黄腾达的意思,而且它本身是一种鱼,又有年年有余的说法。

原来这锦鲤就是花鲤鱼,而花鲤鱼就是我们食用的那种鲤鱼,后背都是青色,肚子底下稍微有点泛白,尾巴尖上稍微挂点红,一般的鲤鱼尾巴尖上有点红,但是本身鲤鱼就有很多颜色红的金黄的。

其实在唐朝养锦鲤已经很普遍了,但后来人们又喜欢养金鱼,就减少了养锦鲤。

再后来,各种花色的锦鲤传到了日本,在日本真正的发展起来,它又跟日本各种品种的鱼杂交后,成了一种五彩斑斓的鲤鱼。

直17世纪,这些五颜六色的锦鲤通过历代杂交后,才形成一个稳定的品种红白。

金鱼就是鲫鱼,而鲫鱼就是女人坐月子下奶时喝的鱼。

它们本身个子就很小,有很多种颜色,如红色金色,再经过历代养鱼专家们的定向培养,才出现了各种颜色和品种。

鲫鱼发展成金鱼是从晋朝开始的,那时候的金鱼养在一个寺庙里被定向培养,因为它本身体型不大,就没有把它放在池子里养着,用鱼缸养着。

因为在它在里面活动不了,所以只能往短出了发育,慢慢的它的身体变得又粗又壮。

这养鱼的水也有很大的学问。

于谦老师养鱼的朋友告诉他,养鱼就是养水,水质好了,鱼就活了,水好了,鱼就好了。

不知道你们发现了没有,有时候给鱼换水,稍不注意,直接把从水龙头放出来的水给鱼换上,没过多久,鱼就翻白肚了。

因为刚放出来的水袋滤器里面有漂白粉,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含量等,不利于鱼的生存。

这时,于谦老师又告诉我们,刚开始养鱼的时候,可以买个的新鱼缸,养鱼前放上水,让水静置几天。

用行内话说叫蹲水,把氯气都散发出去,才可以,这水里放鱼。

但如果你买的鱼很贵重的话,是不舍得直接放到里面,一般都要去买几条几毛钱的鱼,先养半个月或者一个月。

等鱼吃东西排便后,分解各种酶等物质,水质才会循环,而且如果这条鱼养了半个月,一个月没有事,再把它捞起来,再把好鱼放进去,而这个不值钱的鱼一般就叫做闯缸鱼。

鲤鱼的繁殖能力很强,和鹦鹉一样,养得好的话可以活到一两百岁。

于谦老师说的养锦鲤是一种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想想也是,有时候放下手机,减少社交,看着鱼儿欢快的游来游去也是件幸福的事情。

02 狗

说到狗,我们都非常熟悉,人类最忠诚的好友。

于谦老师养了很多条狗,但他最心爱的是朋友送他的一条长毛狗,这条长毛狗做了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它刚到于谦老师马场时特别害羞,躲在马场的一个角落,一个多月才出来。

刚出来时,还很小心翼翼四处看,慢慢的走,压低了身子。

过了几天慢慢熟了,就开始跟另外其他的小狗接触。

这一条看起来很害羞的长毛狗竟然领导其他长毛狗到隔壁的养猪场和狗打架,并把隔壁的小狗掐死了。

为了讨好这条长毛狗,于谦农场的工人特意骑车去村里买了一只烧鸡,一块肉一块肉的撕给它吃,以为这样就会把他也当成主人。

可这长毛狗分得清哪个是主人。

狗一直被拴在院子中间,工人住在院子的东北角,每天傍晚工人都会起床到西南角于谦老师的锅炉房去添煤,要不火灭了屋里就冷了。

有一次他去添煤的时候,狗虽然在葡萄架下,但看到人就往上扑,把铁链子也给震断了,往工人扑了过去。

但受过训练的它,没有咬工人,而是那样盯着他一个晚上,直到第2天,于谦老师到了马场才把他放了。

不仅如此,马场里的狗,还会学着工人,一到时间就把在马场溜达的动物赶回圈里,并且晚上每一只狗像保安似的在每个房间门口守着。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长毛狗养到13岁后,寿终正寝了。

当时于谦老师还与马场的工人一起给它举行了简单的惦念仪式,并把它埋在马场。

03 燕子

说到小燕子,大家脑海里一定会情不自禁的唱起儿歌《小燕子》。

在农村小孩子眼里,什么鸟的窝都可以掏,唯独燕子的窝不可以掏。

于谦老师小时候住在北京的平房,大杂院经常就有小燕子,特别是每年开春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就开始在房底下垒窝。

小燕子特别聪明,他智商特别高。

它们垒的窝,风吹不着,雨淋不着。

猫算是动物界机灵的小动物,但智商还是比不过燕子。

有一回于谦老师看着猫,盯着燕子窝,可无论怎么做都够不着,最后还把自己摔疼了。

北京和燕子也特别有缘分。

直到今天还有人把北京称为燕京,燕都,去过北京的朋友都知道北京的特产啤酒就叫做燕京啤酒,北京最有特色的风筝叫做沙燕儿,就连北京大学所在的地方原来也有个燕京大学。

北京大兴区有个地方叫采育镇有个地名叫聚燕台,每月农历7月15日鬼节一过,整个华北地区的燕子都会到这个台上聚集2天,再往南飞。

不仅如此,燕子还多次出现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里。

04 结语

​看完《于谦动物园》后,我真想去动物园玩上一天,这本书我也会一读再读。

动物世界真的太美好了,也难怪小时候大人问他长大了以后想干什么,他说我要当动物饲养员。

在这个车水马龙信息扑面而来,充满诱惑的新媒体时代能够选择放下手机,回到单纯的动物的世界实属不易。

在我看来,真正富有的人并不是拥有多少财富,掌握多少别人学不到的技能,而是可以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精神和情感上的寄托。

对不起,我小瞧于谦老师了,也想拥有于谦老师的动物园。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原创首发,侵权必究。

我是吴呱呱,多平台原创作者,我在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而努力着。如果你喜欢我,可以关注我,和我一起为遇到更好的自己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