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Buhner:植物让我看见,生命的深层意义|自然疗愈

植物和人类

生活在同一张生态之网上

如果人类愿意放低姿态

去倾听植物的感受

跟植物建立起亲密关系

比起不屑一顾 或者单向索取

其实可以收获更多

原文/ The Moon Magazine

编译/ 小植姑娘

图/ pinterest.com

本文摘自The Moon Magazine(明月杂志)的人物专访。

注:译文有删节,全文请点击原文链接查看
moonmagazine.org/stephen-harrod-buhner-plant-intelligence-2017-11-05/

关于这篇采访,小植前两天刚分享过介绍植物智慧的部分:Buhner:植物远比人想的更聪明|自然疗愈(点击蓝字链接可查看)。Buhner是著名的自然疗愈家,关于植物的疗愈能力他有自己的独特体会,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人物简介

Stephen Harrod Buhner(史蒂芬·哈罗德·布纳),美国知名作家、博物学家、自然疗愈家,曾是洛基山植物学中心的研究人员,他在全美国教导与植物疗愈、神圣植物、自然智慧等有关的课程。著有22本书。

问:你在书中说,你跟原住民一样,通过跟植物直接沟通来获得关于植物的知识,而沟通并不只包括对话,更重要的是倾听。你是如何做到的呢?

Buhner:人人天生都是跟自然亲密无间的,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这种亲密感被压抑了。回归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重新回忆起孩童时期与自然相处时的感受。我们小时候都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有生命的世界,知道自己可以坐在一棵树下或一条小溪边,成为它们的朋友。接受主流教育后,我们才被强制着把这种观念压抑下去。因为习惯性压抑,我们的内心也很难对感官感受做出反应。

这就像是,被囚禁在一个房间里,只能偶尔从窗口看一看外面的风景,但是无法亲自触碰到那些风景。如果人们认为,除了人类以外所有生物都是没有智慧的,那干嘛要打开自己(去了解它们)呢?

但是我们都在使用自己的多种感官,我们被世界触动、也触动着世界,这样的事儿每天都在发生,并不神秘。就像你跟一只可爱的小狗相遇和玩耍时,互相分享彼此纯洁的喜悦,这种体验不是语言能描述的。这是我们的内在世界,但我们总被教育说不要试图跟内在世界沟通,因为这是“不科学的”。于是,我们忽略了自己的内在,对其一无所知。回归也是有可能的。我们需要唤醒孩童般的智慧,要做的仅仅是在任何情形下都记得问自己,“我对此有何感受?”

当你习惯常常有意识地问自己“我感受到了什么”,生命巨大的美学维度将重新浮现,并给予你智慧。随着拥有这些智慧,很明显的一点变化是,你将意识到身边的大多数环境是多么糟糕。

大多学校给人的感受是糟糕的,大多孩子知道这一点,但他们被迫关闭了自己的感受。大多工作场所、医院给人的感受都是糟糕的,大多人(潜意识中)知道,但也都关闭了感受。当感受被关闭,我们也就关闭了内心对感官感受的反应。于是,我们忍受着这些原本完全难以忍受的环境和事件。

我一直都跟植物很亲密。但有一次,一位自然疗愈师用我家附近的一种植物治好了我剧烈的腹痛(之前其他医生根本看不出是什么病)。不仅疼痛消失了,我还感受到了就像跟可爱小狗愉快相处时的那种幸福感。那种感觉很奇妙,我想跟所有植物都建立那样的连接。

那时我住在科罗拉多,海拔2700多米的原始森林,植物多样性相当丰富。我会在森林漫步,允许植物们自然而然地吸引我的注意力。接着我会跟吸引我的植物相处,进而有深入的了解。几年后,当我用这种方式跟松萝(一种地衣)相处时,我坐在那儿,看着松萝,渐渐进入了做梦一般的意识状态,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接着我看到一位老人向我走来,当他走近点,我意识到他是那么难以置信的年长,他的头发就是地衣。他对我说,“我看到你在以很友好的方式与森林相处,我想告诉你,松萝能够治疗人类的肺病是因为,松萝也能治疗地球的肺——森林。” 植物对除了人以外的其他生命也有疗愈功效。我从没在书本里学到这一点。

后来我在科罗拉多大学图书馆的地下室发现一些20世纪的资料,研究者们在世界各地询问原住民如何获取关于植物疗愈的知识,原住民都描述了跟我的经历类似的故事。

跟其他沟通技能一样与,与植物的沟通需要时间来练习。就像阅读,我们必须要先学习如何阅读,还要学习怎么理解读到的内容。跟植物沟通,我们其实是在阅读整个自然界的语言,这是有生命的语言。不论是谁,只要用正确的态度去做,都能感受到这一点。

回到最初开放的心态,意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生命的世界中,是需要经过一些练习的。但是你得到的回报将是无比丰富的生活,这比大多数人现有的生活要丰富得多。

问:你常在书中写到“世界的深层背景”,这是什么意思?

Buhner:我在《植物智慧和想象之域》一书中写过这样的故事,伊丽莎白·罗斯( Elizabeth Kubler-Ross,一位精神病学家)曾在二战后去波兰的一个纳粹集中营遗址悼念。她在这个凄凉恐怖的地方走过,看到人们在墙壁上刻下的名字或留给亲人的遗言……

突然她看到墙上刻着的一群翩翩飞舞的美丽蝴蝶,可能是孩子们留下的。她被这场景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时,陪伴她同行的、一位在集中营遗址工作的年轻犹太女士走过来说,自己的全部家人都在这里被杀害了。罗斯惊讶地问她,“但你看起来是多么平静啊。在这样的地方工作,你怎么会这么平静呢?”那位犹太女士回答,“纳粹教给我,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希特勒’,如果我们不去面对自己内心的‘希特勒’,世界上的暴力永远也不会停止。”

就在这种意识转变中,我们从世界的表层走向深层。这就是“世界的深层背景”的一部分。它一直这样,一直存在于表面之下。如果你开始好好地跟其他生命相处——不论是一棵植物,还是一条河流、一座山、一只小动物——你会更容易看透这些表象,你会意识到流经这些生命的、无处不在的深层意义。这个深层背景一直都在,只是忙碌状态下的人们感受不到。每当我们停下来,重新打开感官,我们就有机会去跟世界的深层背景连接。

这就是为什么我喜爱跟植物相处。当我慢下来,我能听到植物在尝试教我些什么。同时,当我学到更多关于植物的东西,我也总能学到更多关于如何做人的道理。全世界有无数的古老传说,记载着人们是如何从无处不在的无形智慧中学会如何做人的。只有我们足够谦逊,才能理解这一点。我想,人类现在面临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重新回到生命之网,认识到我们与所有物种原本一体、如同手足同胞,谦逊地与万物相处。

小植有话说:

小植对Buhner的发言感同身受。意识层面上,世界真的是个相对概念。有的人生活在物种丰富、物种和物种间互利共生的世界,从人类视角望去,这个世界有层次丰富的深层背景;有的人的世界=主角人类社会+一些龙套/配角物种,这个世界是平面的,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类和其他物种由于缺乏互动,也比较没有活力。

小植身边就有很多对花草、动物等生物视而不见的人,不被提醒的话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当然有权利这么想,而且他们的想法也很容易被理解。Buhner也说了这怪不得他们,因为早在19世纪,人类就被教育——人才是最有智慧的生物,为什么要去关注一个比自己低等的生物呢?

且不说谁比较高等的理论是否成立、能持续多久,真相的揭露看不到尽头。至少目前有一点是明确的,站在利于人类发展的角度,贬抑我们的手足同胞并不会让自己显得更高贵,沉浸在自我想象的优势泡沫中,只会隔绝我们学习进步和获得帮助的可能。

因此小植鼓励大家把自然带回家,尝试与另一种生命和谐相处,通过超越语言的沟通吸收植物的智慧,深入体会生命的意义。

以上。

植入空间是国内第一家引进欧美体系,开设面向城市生活的园艺课程和活动体验机构,至今已经为超过5000人进行过园艺课程培训。

植入空间的愿景是让每个居住在城市的人都有一座花房。2015-2016年,植入空间在怀柔打造了国内第一个面向家庭花园的专业自动木结构花房,在花房和室外花园种了近千种植物。2017年,植入空间联合小屋顶,在北京二环边上打造了一个屋顶花园,作为公共空间,服务更多城市居民。同时,设计并打造了武汉第一座社区花房,是一个花植艺术和园艺体验空间,更是社区居民的精神归属。

让每个人都有一座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