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神探李昌钰曾参与侦破的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案,至今迷雾难解

在市区离奇中弹 总统遇刺身亡

1963 年11月22日,这是一个星期五,虽然是工作日,但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市,美国南方民众那种特有的热情因为总统肯尼迪的到来而被迅速点燃,大家纷纷离开办公室,跑到总统车队即将要经过的道路两旁,夹道欢迎。中午十二点,肯尼迪总统的车队以每小时15公里的缓慢速度徐徐驶入达拉斯市中心。看得出,市民们对肯尼迪总统的到来表现出了非常高的热情。总统车队先是由迪利广场入口进入了休斯敦大街,紧接着左转行至埃尔姆大街。

肯尼迪乘坐的是1961年生产的林肯大陆豪华敞篷车,车上一共有三排座位,坐在前排左侧的是汽车司机威廉·克瑞尔,右侧是秘密特工罗伊·克莱曼,第二排上乘坐的是德州州长康纳利和他的夫人娜莉,而肯尼迪和夫人杰奎琳坐在后排座位上,夫妇俩频频向市民们挥手致意,当地时间十二点半,突然有一颗急速飞来的子弹深深嵌入了肯尼迪的喉咙,紧接着是致命的第二颗子弹,它击中了肯尼迪的后脑,顿时这位美国总统的脑袋被打爆了,他脑浆四溅,鲜血不但流满全身,还沾染到身旁已经吓得花容失色的第一夫人杰奎琳的大衣上。

霎时间,总统车队乱作一团,紧接着,总统坐车飞速驶离刺杀现场沿着斯戴蒙斯高速公路赶往6.4公里以外的帕克兰纪念医院。到达医院后,先被抬下车的德州州长康纳利,接着才是肯尼迪总统。一位参加抢救工作的帕克兰医院医生记录到:

“一些人帮忙将总统放在手推车上。然后我们从急救室的大手术区到第一外伤室。总统脑后的伤口流血凶猛,躺在那里毫无反应。”

“当我们到达外伤室时,一位医生放置了一条气管导管,准备进行气管切开术。紧急抢救马上开始,几分钟内,更多的医生赶来了,给总统安装胸腔导管和带氧气的麻醉剂。一位医生让我放一块敷料在头部的伤口处,但是这毫无作用,因为那是大面积暴露的伤口。”

“输氧的同时也在输血。我们采取了一切必需的措施,使用了所有必要的医疗器械,最终我们只能宣布:总统已经死亡了。肯尼迪总统被放进棺材,等待被运走。”

帕克兰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书宣布:“肯尼迪因为头部和颈部受到多处枪伤而死亡。”但为肯尼迪做最后告别仪式的天主教牧师事后告诉《纽约时报》记者,肯尼迪总统很可能在去医院的路上已经撒手人寰。美国第三十五任总统约翰·肯尼迪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告别了人间。

肯尼迪遇刺身亡,当天下午副总统约翰逊就在专机“空军一号”上着急忙慌地宣誓就任新总统。而就在约翰逊宣誓就任美国总统的同时,警方宣布抓住了杀手,那么究竟是谁杀了肯尼迪呢?

杀手声称自己只是替罪羊

警方抓住的杀手名叫奥斯瓦尔德。据说这个奥斯瓦尔德父亲早亡,家境贫寒,以致于他的母亲曾把小奥斯瓦尔德送到孤儿院生活过一段时间。18岁刚刚成年时,奥斯瓦尔德已经有多达22次搬家的经验,真可以说是生计漂泊,居无定所。由于家庭环境的关系,奥斯瓦尔德学习成绩非常不好,只念完了初中,17岁的时候就参军入伍,由于身体素质不错,被招入了美国海军陆战队。

事后有一种说法声称,在军队服役期间,奥斯瓦尔德的成绩很是优秀,尤其是有一手百步穿杨的好枪法。但奥斯瓦尔德性格孤僻,极不合群,也屡次犯事。而且他对苏联十分热爱,1959年不满二十岁的他成功跑到了苏联定居,在莫斯科娶妻生女,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在苏联居住了两年多时间后,奥斯瓦尔德又携妻带女成功返回了美国定居。回到美国后,他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教科书仓库大楼找了一份工作,也在那里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1963年11月22日十二点半,美国总统肯尼迪在达拉斯遇刺,不久后有人看见奥斯瓦尔德走到附近的德克萨斯州剧院。据说他身上带着17美元现金,但却没有买只要十几美分的电影票而强行进入剧院,于是剧院票务为此打电话报警。在肯尼迪遇刺一小时二十分钟后,也就是下午的一点五十分,达拉斯警方在剧院里把奥斯瓦尔德逮捕归案。

与此同时,警方还在教科书仓库大楼的六层发现了一支意大利原装生产的卡尔卡诺手动来复枪,和一枚军火序列号为C2788的子弹。它与刺杀现场发现的子弹类型相同,而且枪上还粘有奥斯瓦尔德的部分指纹。于是在当天晚间被转送到达拉斯警察总署接受进一步审讯,但此时此刻,美国媒体已经铺天盖地地把他指认为刺杀肯尼迪的真凶,尽管在新闻发布会上,奥斯瓦尔德一再表示自己只是一只替罪羊。

杀手被杀 总统遇刺案疑云越来越重

奥斯瓦尔德被捕两天之后,也就是1963年11月24日,最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当天上午11点多,在新闻记者的包围下,七十多名荷枪实弹的警察把奥斯瓦尔德公开转移到监狱,11点21分,奥斯瓦尔德被押送到达拉斯警察总署的门口,这时五十七岁的杰克•鲁比突然从人群当中一个箭步窜了出来,在众目睽睽之下,掏出手枪打中了奥斯瓦尔德的腹部。

受伤的奥斯瓦尔德随即被送往帕克兰纪念医院抢救,要知道在两天前,被刺杀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也是被送往同一家医院。24日星期天下午一点零七分,警方宣布,奥斯瓦尔德因为枪伤过重而不治身亡,不过却拒绝公布对奥斯瓦尔德的验尸结果。而开枪打死奥斯瓦尔德的夜总会老板杰克·鲁比,也因为杀人罪被投入了大牢。这一连串让人眼花缭乱的刺杀案,也让原本就扑朔迷离的肯尼迪遇刺案变得越发曲折离奇了。

让我们来重新梳理一下案情:先是星期五,总统肯尼迪被刺杀;紧接着在星期天,被指控为刺客的奥斯瓦尔德又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一个叫杰克·鲁比的家伙枪杀,但这连环的死亡还没有结束,杰克·鲁比也在三年后因为肺癌于1967年1月3日死在了监狱里,而在临死之前,杰克·鲁比又一口咬定:自己是被人下了毒!

继任总统要求彻查肯尼迪遇刺案

1963年11月29日星期五,也就是肯尼迪遇刺身亡整整一周、犯罪嫌疑人奥斯瓦尔德毙命五天之后,美国新任总统林登·约翰逊任命了一个特别委员会,负责彻底调查肯尼迪遇刺事件。美国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厄尔•沃伦出任这个特别委员会的主席,因此这个委员会也被称作是沃伦委员会。

经过长达十个月的调查后,沃伦委员会汇总出上百万字的材料,写成了多达二十万字的报告。在一年后的1964年9月27日,特别委员会宣布,尽管存在争议,但他们仍然要公布暗杀肯尼迪总统的所谓“客观真相”,具体说来,这份报告的结论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奥斯瓦尔德是导致肯尼迪总统死亡和德州州长康纳利受伤的唯一凶手。

第二,奥斯瓦尔德从德州教科书仓库大楼的6层窗口射出子弹,一共发射3颗子弹,都击中了肯尼迪总统,其中一颗还导致同车的康纳利州长受伤。

第三,没有发现其他人或集团参与了谋杀总统的阴谋。

第四,没有发现奥斯瓦尔德为外国政府服务、接受资助、做间谍的证据。

第五,奥斯瓦尔德并非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或其他任何美国政府部门的探员或职员。

第六,没有奥斯瓦尔德与杰克•鲁比相识的证据。

第七,任何美国官员都没有参与对美国政府的密謀或颠覆活动。

综合上面这七个要点,由美国新任总统约翰逊任命的特别委员会、所得出的唯一结论就是:肯尼迪遇刺纯属奥斯瓦尔德的个人行为,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证明有人帮助奥斯瓦尔德制定、实现其谋杀计划。用首席大法官沃伦的话说:“一亿九千万美国人中,出了两个精神失常的人,那就是奥斯瓦尔德和杰克·鲁比,他们的个人行为制造了这个美国的悲剧”。

到此为止,肯尼迪遇刺案仿佛已经真相大白,然而事实是调查报告一出炉就遭到了巨大的争议,美国公众非但没有信服,反倒发现了更多的疑点,那么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

重回现场 还原杀手行凶全过程

在肯尼迪遇刺时,最幸运的人要算是娜莉•康纳利,她是德州州长康纳利的夫人,事发时和肯尼迪总统坐在一辆车上。娜莉的回忆又把我们带回到了1963年11月22日那个黑色星期五。当天中午十二点二十多分,在美国南部城市达拉斯,总统肯尼迪的车队在迪利广场入口处右转驶上了休斯顿大街,面向了高大的德州教科书教科书仓库大楼。一路上,热情的市民不停高喊着总统和第一夫人的名字,而肯尼迪和妻子杰奎琳也频频向民众挥手致意,身为州长夫人的娜莉此时感觉特别开心,就在车队向左转弯,上了埃尔姆大街时,坐在车上第二排、兴奋的娜莉向后转身开心地对肯尼迪说:“总统先生,你可别再说达拉斯不爱你了。” 而在此时,车队仍然保持着每小时15公里上下的缓慢速度,此时此刻距离枪击发生的位置仅仅只有二十米远了。

娜莉的话音刚落,肯尼迪总统就在枪击中被击中头部,事后娜莉回忆说:“车正缓慢地向前开着,忽然我听见了怪声。我回头看到了总统,他突然举起双手抓住脖子,然后就倒下,声息全无。这时候车里鸦雀无声,恐怖到了一点声音都没有。真可怕……人群看见总统专车疾驰而过,车上的两个女人抱着她们各自受伤的丈夫……”

现在的问题是:堂堂一国总统出行,应该戒备森严,肯尼迪怎么不坐防弹轿车要坐敞篷车,这样一个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路线难道就没有人事先提出警告吗?

总统出行 安保为何如此懈怠?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让人感到费解的细节逐渐浮出水面。比如说按照惯例,美国总统到某一个城市视察的行车路线要由白宫方面确定,但肯尼迪的达拉斯死亡之旅却打破了这个惯例,行车路线由时任副总统约翰逊最铁杆的密友、德州州长康纳利来制定。而在康纳利州长呈送给白宫的行车路线图中,对于行驶到德州教科书大楼要拐弯这个至关重要的安保细节却只字未提,观众朋友们,你们要知道,正是拐弯限制了行车速度,从而使杀手的子弹命中可能性大大提高。

另一个让人感到非常难以琢磨的细节是,总统车队周围的安排也发生了十分巧合的变动。护送肯尼迪总统座车的摩托车护卫队莫名其妙地被削减了一半人马,原本一直固定安排在总统汽车前面的新闻记者,在这一次达拉斯死亡之旅中被放在了车队最后,这么安排的结果就是,在肯尼迪遇刺那一刻,竟然没有一位新闻记者能够及时拍摄下遇刺场面。

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达拉斯是一个十分保守的地方,一个例证是一个月前的1963年10月24日,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史蒂文森访问达拉斯时,曾遭到一伙极端保守人士的戏弄和人身威胁,虽然达拉斯警察局局长戴维斯表示,警方已经进行了有史以来最严格的城市治安防范工作,但人们仍然普遍怀疑肯尼迪是否应当冒险访问这座城市。在这种情况下,约翰逊副总统和康纳利州长却一直极力建议肯尼迪乘坐敞篷轿车而不是防弹车,理由是为了和民众拉近距离。

更让大家赶赴到困惑的是,就在肯尼迪遇刺后不久,接任总统大权的约翰逊委派自己的心腹把康纳利州长带血的衣服从达拉斯千里迢迢地带回到华盛顿进行洗净,而这件血衣此后下落不明,紧接着在肯尼迪下葬当天,约翰逊总统就对白宫警卫人员下达了清洗敞篷汽车的命令,不仅如此留着弹痕的挡风玻璃也被马上更换掉,三年后的1966年10月,原本保存完好的肯尼迪大脑也神秘失踪,再也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

肯尼迪家族的谢幕

肯尼迪的遇害引发了美国公众对他深深的同情和怀念。在一次民意调查中,一千名美国人中有30%认为他的遇刺案应该被列为20世纪头号犯罪案件。


面对公众持续不断的质疑,在肯尼迪遇刺十三年后,美国众议院成立了遇刺案特派委员会,从1976年到1979年再次对案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取证,这个官方调查委员会在调查过程中吃惊地发现,有多达18名重要证人在肯尼迪遇刺身亡三年后陆续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离奇死亡,这个委员会认为奥斯瓦尔德刺杀肯尼迪绝不是个人行为,甚至连奥斯瓦尔德的凶手身份都有待于进一步证实。但随着共和党成为美国国会众议院多数党,这个委员会的工作也就不了了之。1998年,美国国会再次成立了一个新的调查委员会,著名华裔神探李昌钰担任刑侦总顾问,但李昌钰也发现时隔35年,现场的绝大多数物证已经不在了,很难再发现什么有力的证据。

肯尼迪家族一度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家族,在1963年约翰·肯尼迪遇刺身亡后,他的弟弟、担任司法部长的罗伯特•肯尼迪成为家族顶梁柱。1968年罗伯特决定参加总统竞选,肯尼迪家族似乎有可能再产生一位总统。不幸的是在当年6月5日的一次公众集会上,一个叫瑟汉的巴勒斯坦难民,因为讨厌罗伯特强烈的亲犹太人倾向,向他头部开枪,罗伯特随即死在了医院中。

小弟弟爱德华•肯尼迪成为这一代仅存的男丁。但在1969年7月16日发生的一件意外事件断送了他的总统前程。一天晚上爱德华开车带着漂亮的金发姑娘科佩克内小姐回旅馆,在过一座小桥时汽车离奇掉进河中,爱德华死里逃生,姑娘却死在了车中,由于爱德华报案不及时,这一事件损害了肯尼迪家族的名誉,也使得爱德华不得不放弃竞选总统。

在爱德华·肯尼迪遭遇车祸、死里逃生整整三十年后,1999年的7月16日,肯尼迪家族又传来悲剧:遇刺的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儿子小约翰·肯尼迪又离奇遇难,在肯尼迪总统遇刺时,他还只有三岁,站在父亲灵前,那迷茫惊愕的神情成为美国的经典记忆,36年后,已经长得仪表堂堂、很有人缘的小约翰·肯尼迪驾驶飞机出行,飞机离奇坠毁在大西洋,同机的还有他33岁的妻子和35岁的大姨子,而飞机失事原因至今不明。

光阴荏苒,又过了十年,2009年8月25日,已是满头白发的爱德华·肯尼迪走到了人生终点,他在联邦参议员的位置上干了将近半个世纪,被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称为自己的人生导师。他的去世宣告了曾经显赫一时的肯尼迪家族王朝的最终落幕。

如今,肯尼迪总统遇刺已经是57年前的往事了,但美国民众仍然把约翰·肯尼迪评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五位总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