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的一种解释

有位朋友,他以前是个潮人,留长发,穿潮牌,打台球,喝啤酒,骑大摩托车,玩汽车改装,还弹一手好吉他,年轻人,有个性。后来,他结婚了,有了小孩,人生的进程改变了他的样子,他剪去了长发,卖掉了摩托车,然后买了一辆二手小汽车,可以载着一家人去超市购物。

他到公司来工作,我们成了同事。每天早上他顺路载我去公司,我们又一起吃早午饭,跟他在一起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家人。

每天早上在去公司的路上,经常会有摩托车疾驰而过,然后我就发现他的眼睛瞪得圆圆的,放出光芒,接着他跟我讲,这辆摩托车是什么品牌,功率有多大,开起来什么感觉,能跑多块,值多少钱...

这样的场景经常会出现,后来有一天他讲:几年前我骑摩托车的时候,在我们这座城市还不多,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你看这些摩托车,便宜的几万块,贵的有几十万,想不到如今居然会有这么多人愿意花这么多钱来买一辆摩托车,其实还是小汽车开着舒服,夏天有空调,冬天不怕冷,下雨淋不着,安全又安静。

我说,物质水平的提高是一方面,确实可以说,这座城市的人们比以前更有钱了。但其实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追求,人们开始释放自我,去追求自己内心想要的东西,不再被生活和环境压抑着,这才是进步。

一天24小时,一年365日,我们有拿出来多少时间在做自己内心真正爱的事情?其实大部分人都是过得年如一日,工作都是重复,周末也都是重复,我们都是在为别人活着,没有自我。

我们经常感叹时间飞驰而过,现在已经是秋季,而今年初的某件事情,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清晰。不知不觉一年又要过去了,于是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会感觉时间过得如此之快?

我跟朋友讨论后,有了自己的解答,朋友用数学公式这样讲:

以一年时间为标准,当“一年”在我们人生已走过的的某一段中,占据的比例越小,就会感觉过得越快,相反,占据比例越大,就会感觉过得越慢。

假设,我们的感觉为y,我们人生的这一段时光为x,那么这个公式很简单,就是“y=1/x”,当x这个分母越大,那么y数值就会越小,太小的数值,当然过起来就感觉很快,当x这个分母越小,那么y

数值就会越大,那么我们感觉过起来就会很慢。

这里的x需要特殊解释,x“正在进行且已经走过的某一段人生”

比如我们进入小学,算是进入人生的一个新阶段,那么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在这个人生阶段已经走过2年,所以分母x=2,那么根据公式y=1/x,y值就是1/2,由于我们还是刚刚进入小学这个人生阶段,正在不断地认识新的老师同学,正在交新的朋友,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来完善自己的认知,不断接触新的体验,所以会感觉二年级这一年过得好慢。

等到了小学六年级,分母x=6,那么y值就是1/6,这个y值在小学这个人生阶段里是最小的,所以我们会感觉六年级这一年在小学里是过得最快的。理论解释为,我们已经在这个人生阶段走过了六年,对所处的环境太熟悉,每天的生活开始重复,不再有新鲜的体验,所以感觉上变得麻木,于是感叹年如一日,过得好快。

当然工作以后,如果我们的生活十年如一日,那么在工作这个人生阶段中,x值会不断加大,那么y值就会一直变小,所以就会感觉一年一年过得越来越快。

思考到这个阶段,我们就会明白,人生之间的差距,不在于活了多少年,或者创造了多少财富,而在于体验了多少。

很多人四十岁活出了几辈子的价值,也有的人八十岁活成了三五天的样子。

所以我想,我们应该保留一部分自我,去做一些新鲜的尝试,比如你爱的篮球和吉他,比如你爱的读书和旅行,比如你爱的美食和越野,甚至是养猪和种植,只要在你的价值观里是热爱的,那么就该去体验,这就是我的人生态度。

不过这里还需要解释一下,价值观。既然说,所有你的价值观里热爱的事情都可以去体验,那么就需要提高价值观的质量。不可能一个人自认为拐卖妇女儿童是有价值的就要去体验吧,所以多读书,勤思考,更早地提高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认知level,才能获得更有价值的人生体验。

不在任何东西面前失去自我,哪怕是教条,哪怕是别人的目光,哪怕是爱情。

——《成为简·奥斯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