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張大千筆下的荷花 朵朵醉人心

有這樣的一位男神,他一生鍾愛荷花

在中國畫荷史上

他堪稱是自八大山人、石濤以來

中國百年第一畫荷大家

沒錯,他就是著名畫家——張大千

張大千(1901-1984)名正權

後改名猨,爰,字季爰,號大千

別號大千居士、下里巴人,齋名大風堂

四川內江人,幼年受擅長繪畫的母親

和以畫虎著稱的二哥張善的薰陶指引

並從名師曾農髯,李梅閹學詩文、書法和繪畫

除臨摹歷代名跡外

又遍遊名山大川,以造化為師

經過刻苦鑽研,獲得了卓越的成就

張大千一生畫荷無數,不斷推陳出新

畫過朱荷、粉荷、黃荷、白荷、墨荷、金壁荷

畫過風荷、晴荷、雨荷、秋荷

畫過沒骨荷、工筆荷、寫意荷等

形成馳名中外的“大千荷”

他自己常說:

“賞荷、畫荷,一輩子都不會厭倦!”

徐悲鴻也曾說:

“張大千的荷花,為國人臉上增色。”

| 畫 荷 風 格 的 形 成 |

■ 師古期

關於張大千畫荷的師承問題,他在《四十年回顧展自序》中說道:“予乃效八大為墨荷”。由此可知,他畫荷最初學八大山人,年齡在二十一、二歲。通過他二十多歲至三十多歲的畫荷作品,可看出他還臨摹過陳白陽、徐青藤、石濤、陳老蓮、新羅山人等,主要是取八大山人之“韻”,取石濤之“氣”,溶“石濤,八大”於一體。對於氣韻問題,張大千說:“畫荷,最易也最難,易者是容易入手,難者是難得神韻。”

■ 集古期

這一時期,張大千在八大、石濤的基礎之上,吸收了宋代繪畫的特點,使筆下的荷花更具物理、物情、物態。他還特別注意畫與書法之間的關係,他說:“畫荷需要正、草、篆、隸四種書法技巧,字寫不好,荷也畫不好。”還說:“畫荷花的乾子要用篆書,葉子則是隸書,瓣子就是楷書,水草則用草書。”

■ 化古期

此期,張大千的一些荷花畫雖近抽象,但有具象為基礎,仍不失法度,有別古人,有別西畫。他也認為超越了古人,如七十七歲作餓《鉤金紅蓮》中題:“自抒胸意,不襲前人;無人無我,無古無今”八十四歲作的《鉤金紅蓮》中題:“墨落一時手不住,任譏老子做狂徒。”如果有人說他狂,他將聽之任之。

他筆下荷花均是落落大方、雅俗共賞

嬌豔而不俗、沉著而不浮、生動而不匠

| 更 多 張 大 千 荷 花 圖 欣 賞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