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中国最大百货商店,转型后再度关门,广州南方大厦百年兴衰史

1980年,一对刚刚有了点闲钱的外地乡下夫妻来广州玩耍,他们第二天一大早就直奔首选目的地——一个外地人来广州必到的百货商店。这对土不啦叽装束的夫妻简直大开眼界,只见门口齐刷刷地站着两排靓女,每个人都满脸笑容,频频向顾客点头“早晨”(粤语早上好)。妻子受宠若惊地拉着老公说:“这里卖东西的人咋个弄个好呢?”是呀,在他们家乡,那些“商业部门一枝花”个个趾高气扬,三喊四不应,在那个商品紧缺的年代,反正她们的货根本不愁卖。

夫妻俩一路逛,妻子看着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售货员,悄悄对老公说:“这些妹子咋个不坐呢,她们一天从早站到晚不累吗?”这个乡下嫂子哪里知道,去年这个商店就规定了,所有售货员在工作时间内一律都不许坐凳子,必须站立着售卖货品,这也是全国首创。

看着店里琳琅满目的潮流尖货,夫妻俩简直迈不开腿。最后他们来到卖布料的柜台,品种花色繁多的好料子令土鳖夫妻目不暇接。妻子一狠心,掏出大票子,买下几块摸着贼舒服的布料,心满意足地说:“这么好的布料,买回去给老大老二做两套出得客的衣服,穿到大地方读书蛮好!”走出大门,妻子连连回头,感叹不已:“店铺这么多好东西,卖的钱会要堆成一摞摞哟!”

这个大嫂的眼光真不错,整个80年代,这家百货商店的营业额均居全国前列,1983年,它以2.7亿的营业额位居全国12家大型百货商店的首位。很多像这对乡下夫妻这样的卜佬喜欢来这里打卡,因此这家百货商店被戏称为卜佬大厦,当然它的正规名字叫广州南方大厦百货商店。

1

大概103年前,广州繁华的西堤一带来了一个行为古怪的中年男子。只见他西装革履,皮鞋一尘不染,看架势显然是个阔佬。奇怪的是他整天站在马路边,眼睛盯着来来往往身着旗袍姿态婀娜的靓女和各式各样的车辆,两只手也没闲着,把豆粒从一个口袋放进另一个口袋。原来这个男子用这个笨办法在计算人流量,观察了几天之后,男子面露喜色,甩掉手中的豆粒,钻进汽车绝尘而去。

这名男子可不是闲得没事在街上看靓女,他就是中国百货史上鼎鼎有名的商业大鳄蔡昌。蔡昌是广东香山人,放牛娃出身,只上过三年私塾。14岁的时候,蔡昌被哥哥蔡兴带到澳洲,靠经营水果、百货发了财。

从1912年起,蔡昌先后创办香港大新百货公司、广州中山五路大新(广州新大新)、广州西堤大新(南方大厦)、上海大新(上海第一百货商店),可谓是中国现代百货业的开创者。

1922年,广州西堤大新公司开业。蔡昌不愧见过大世面,不惜下了血本。这幢大厦一共十二层,是当时中国第一高楼,设有四部升降电梯,汽车可以沿着螺旋形斜坡上到四楼,天台设有空中花园和游乐场,这些东东在当时绝对是普通人闻所未闻的新潮玩意儿。

令人叫绝的是,蔡昌还会做广告,在大楼挂了好大一幅对联:大好河山,四百兆众;新开世界,十二层楼。另外还请了粤剧名伶和当红明星日夜表演。当然卖的东西也绝对是好货,大部分都是舶来品。

除此之外,在公司形象方面,蔡昌也煞费苦心,帅哥穿黑呢中山装,美女穿玫瑰色旗袍,卖食品还要穿白大衣。这装扮,不买东西来看看也是蛮惬意的。

凡此种种,这个商店开业引起了全城轰动,富翁阔太纷纷赶来,这里成了上流社会的销金窟。当然普通老百姓也可以来凑凑热闹,东西是买不起的,最多蹭电梯坐坐。

这里与产生了世界首富伍秉鉴的十三行相去不过百米,与领事馆、洋行林立的沙面只不过隔着一座小桥,是当时绝对的富人区。就这样,集购物娱乐于一体的西堤大新公司门庭若市生意兴隆,成为广州商业霸主,蔡昌名震穗港。

2

1937年抗战爆发,日军对广州狂轰滥炸14个月。在广州沦陷前,西堤大新公司被轰炸导致失火 ,大火烧了四天三夜,所有货物付之一炬,昔日华丽的百货商店仅剩残壁,几乎沦为废墟。

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虽然上海大新公司经营每况愈下,蔡昌将经营重心转向香港,经济上捉襟见肘,但他对西堤大新公司没有放弃。由于重建费用高昂,战后物价飞涨,蔡昌只能引入外资。当时有美国商人愿意贷款,货物也可以赊销,但条件是只能卖美国货。这边正在商谈,解放军已经兵不血刃进入广州市区,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广州决定洗净外辱,花150万修复大厦,还在塔楼楼顶上加了一个红光闪闪的五角星,改名为南方大厦。

1954年10月1日,修复一新的南方大厦重新开业,向普通市民张开了怀抱。街坊们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涌向这里,人流从西堤排到了六二三路。无数双穿着解放鞋、凉鞋的脚步在光滑的大理石地板上摩擦,随着人群不由自主地摩擦,以致地板都被磨薄了。

曾任南方大厦副董事长的陈伯回忆,当时场面太墟冚(粤语热闹),很多顾客挤掉了眼镜、鞋子 ,下班的时候工作人员收拾了几大筐遗弃物品。

那时候南方大厦一带是广州人乃至广东人的宇宙中心,人们去南方大厦购物,去爱群大厦旋转餐厅吃饭,去广州电影院看电影,去文化公园玩耍,去西堤吃夜宵。乡下的亲戚来广州,首先要带着去逛逛南方大厦。北方人来广州,南方大厦是必到之处,否则就算没来过广州。

1990年到1995年,是南方大厦最鼎盛的时期,业绩在全国十大零售企业位居三甲,年销售额达到13亿多元。从1996年开始,南方大厦经营状况开始下滑,出现亏损,2003年被挤出全国十强。

3

面对困境,南方大厦进行了转型的尝试,2005年,南方大厦国际电子数码城的新招牌亮相,这里成了全球通讯器材集散地。一时之间,白袍、黑皮肤步履匆匆,潮汕口音与东南亚口音的交流声不绝于耳,香水味与体臭四处飘散,档口妹与搬运工交相辉映,这里的生意逐渐兴旺。据称生意最好的时候日销售额过亿。

中东局势的动荡,全球汇率的变化,甚至搬运工身体伤痛的指数,都能反映市场的变化。随着网购的兴起 ,实体店生意被大幅分流,客流量下降了70%,传统批发业务也走到了尽头。根据公告,南方大厦将于2019年9月1日收回场地 ,数码城面临关闭。

根据规划,集合了南方大厦、粤海关、广州邮政博物馆的沿江西路将更新改造,打造成广州“外滩”。而南方大厦将引入精品酒店、博物展览、高档餐厅等产业。

2020年1月2日我赶到南方大厦,只见国际电子数码城的招牌已经摘掉 ,重新挂上了南方大厦的牌子。沿江西路和西堤二马路两边都有保安值班,只有小门供人出入,里面的档口几乎都撤走了,行人罕至,当年无比热闹的高档百货商店如今一片死静。这朵“南国商业的鲜花”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无可奈何花落去!

4

南方大厦的衰落有多方面原因:

首先,随着广州市中心的东移,天河城的崛起,消费主战场已经转移,南方大厦失去了优质消费人群。

其次,跟交通方式的变化有关系。南方大厦面临珠江,与码头近在咫尺,水路连接全广州和南海、番禺、东莞等地。随着珠三角桥梁和高速公路的兴建,陆路代替水路,客船退出历史。与此同时,南方大厦所在的老城区车辆拥挤,周边道路变成了单行线,市民开车、坐公交都不方便。

再次,人民路上架起了高架桥,整个街道被钢筋水泥覆盖,难见天日,破坏了沿线的生活环境和商业环境。

最后,与南方大厦自身的条件也有关系。南方大厦从兴建到现在,已经超过100年,变得老旧,内部狭窄,布局不合理,手扶电梯、停车位等设施不全。而只有开阔的空间,才能接纳更多的人流,让顾客愉快地购物。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100年匆匆而过,当年的蔡昌又怎能预料到时代的变迁呢?我们唯有适应时代,才能与时代共同进步。南方大厦曾经是广州的地标,是广东著名商业中心,我们每个人都对它依依不舍。期待经过这次改造,这家百年老店能重新焕发光彩。

创业财富故事,成败得失人生,关注我【实体店开讲】,天天有坚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