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上涨,销售却跌26%...底层刚需已放弃买房?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三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38个,环比下跌的城市有22个,10个城市持平,本月房价上涨的城市比上个月多出17个,下跌城市减少一个。其中,环比上涨的城市中西宁(1.4%)、杭州(1.3%)、银川(1.1%)涨幅居前;下跌城市中湛江(-0.7%)跌幅最大,温州、安庆跌幅均为-0.6%。

总体来看,三月份全国7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涨幅为0.1%,同比涨幅为5.4%。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当前的宏观经济情况下各地都对房企从多个层面进行了帮扶,也带动了对各地预售证发放的政策明显放松,客观上使得各类高价盘更容易进入市场,进而呈现了房价上涨城市数量增加的现象。


今天,国家统计局又公布了另一组数据《2020年1-3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数据显示,商品房销售面积2197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6.3%,降幅比1-2月份收窄13.6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20365亿元,下降24.7%,降幅比1-2月份收窄11.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5.9%。



有专家认为,3月份的房屋销售市场数据有所回暖。但真正的刺激或在今年二季度,尤其是两会以后,预计会出现支持房企销售的政策,后续跌幅收窄的动力很足,今年房屋销售市场依然不会太差。

可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先来看看目前购房者的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步入衰退,国内也下调GDP增速,很多企业经营都出现了问题,升职加薪都变成了梦想,能保住稳定的饭碗就算不幸中的万幸。

据“丁祖昱评楼市”统计,从招聘总量来看,全国招聘岗位数在2月、3月连续下滑,本该是招聘旺季的3月,相较1月仍减少了40余万个岗位。

薪资总量也同样明显回落,3月全国薪资总量相较1月下滑13%,相较2019年7月下滑34%,其中三线城市下滑最为显著,薪资总量相较去年7月近乎腰斩。

收入下滑,最直接影响的不就是购买力?

以房价上涨居前位的杭州为例,杭州这几年人才导入政策效果明显,今年常住人口突破1000万,又有亚运会建设何一些大型企业做支撑,不管是人口还是收入都有中坚力量做支撑,毕竟一个城市的房价不仅仅是靠人口流入支撑的,最重要的是有高收入的人口流入,毕竟真正够买房子的人,都是有收入能力的,没有收入或低收入的人口再多也堆不出购买力....

但也有人会说,最近深圳豪宅市场那么火,也可能是支撑房地产市场的中坚力量。

甚至网上有流传段子,“上海顶豪项目房价1700万起,引发一堆土豪排队,怕抢不到房子都打起架来”,此外还有不少新闻鼓吹“豪宅开盘半天全部售罄,吸金23亿元”“2000万起步,土豪戴着口罩去排队抢房,现场火爆!”.....

对于这些标题党,我只想说,当年喝“喜茶”排队买黄牛票的当你还没上够吗?一季度销售面积跌幅达26%,也意味着房企的收入大幅度下跌,对此各大房企必然是要想办法做出“热销态势”,更何况如果真的这么火爆,日前公布的深圳房价数据也不会只涨0.5%了。

不管怎么鼓吹楼市向阳。在目前的国际情况下,今年的经济活力必然不如之前,各行各业的收入都必然骤减,那么对于房子这种大宗商品交易的投资和购买力也必然会下降,毕竟大家都是普通人,购房必然面临房贷等问题,资产风险也是不得不考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