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為何會痛哭說自己殺錯了人?

每個朝代的皇帝想要坐上皇位,都是要經過一定的考驗和磨難的。為了這個皇位所帶來的利益和權力,甚至是親生骨肉都互相殘殺,有時候甚至需要前往戰場,殺伐決斷,佈滿了血腥和殺戮。而大宋朝有一個皇帝好像就比較與眾不同,幾乎沒有經歷過什麼大風大浪就被黃袍加身,成為了高高在上的的皇帝。或許是皇上的位子讓他做的太容易了,總是疑神疑鬼的,認為自己的朝臣們沒有多久就會謀反,紀宇自己的皇位,後來為了以防萬一,就想出了"杯酒釋兵權",來保證自己的地位無法動搖。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些大臣雖然杯酒釋兵權,卻也因為這樣被撿回了一條命。終於可以安穩的度過因餘生。不信你看看後面被趙匡胤殺死的還少嗎,比如張張瓊。他是北宋的開國名將,就算是救過趙匡胤,對皇帝有救命之恩,最後的結局仍然是被他賜死。可是在最後趙匡胤抄家時見到了三個僕人,痛哭流涕到"寡人殺錯了!"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張瓊之前是趙匡胤的牙將。前幾年趙匡胤在外打仗的時候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戰略決策,就是因為這樣釀成了大禍,將自己被敵軍層層包圍。這個故事後南唐一位英勇無比的將士衝著趙匡胤就來了,刀都快架在脖子上的時候,張瓊挺身而出。一襲紅披風,撿起身旁的圓月彎弓,頓時拉滿。瞄準後,一箭射出,正好射中南唐大將的咽喉,一擊斃命。再後來,趙匡胤在前面作戰,好幾次身陷險境,都是張瓊撲了過來,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保護趙匡胤的生命,甚至有一次中了好幾箭,差點死去。後來趙匡胤封張瓊做了典禁軍,並且說:"殿前衛士如虎狼者不啻萬人,非瓊莫能統制。"


但是張瓊這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卻是唯一一個不能善終的人。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太過忠良,心思單純,沒有心機。朝中的臭屁大王石漢卿想盡辦法估計陷害他,說張瓊他在府中養了幾百多號人,為非作歹,根本目無法紀,連皇上都不放在眼裡。趙匡胤本來就是疑心病作祟,又聽見有人說這樣的話生氣到不行,下令賜死,被當場棍打,失血過多而亡。張瓊死後,趙匡胤在抄家時,趕到了張瓊家裡,卻是沒有看到那所謂的幾百號人,反而是隻有區區的三個僕人。趙匡胤因此後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