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一文教你如何选择重疾险


最近有点忙,不少小伙伴找兔姐咨询重疾险的事情,大家的问题也都类似。


今天专门抽个空爬上来和大家说几句,供正在考虑配置重疾险的小伙伴们参考!


今天主要讲2件事:

1. 什么是重疾险?

2. 如何选择一个优秀的重疾险?


以上,面向已经有了买重疾险念头,但不知道如何挑选重疾险的小伙伴。

至于要不要买重疾险,重疾险的作用和意义,改天再讲。


01.

什么是重疾险?

通俗讲,就是保重大疾病的保险,如果发生了合同中约定的疾病,保险公司会一次性给付保险金的保险。


注意,很多人以为重疾是确诊即赔付,其实不一定,很多种重大疾病,需要接受某些治疗、或者达到某种程度才能获赔。


看看图,大家就明白了。


另外,重疾险的本质是“收入补偿险”。


患重疾后,一个家庭往往会经历很大的打击。如果没治好,人没了,收入中断;治好了,大部分需要在家休养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是没有收入的,但是该还的房贷车贷、小孩的学费、父母的赡养费等,要花的钱一点都不会少。


所以重疾赔付的钱是用来补偿这段期间的收入损失、疗养开销,让自己安心养病。


02.

如何选择优秀的重疾险


很多人买重疾险,都不知道如何下手,看到那么多产品和条款,就崩溃了。


今天,兔姐手把手教大家怎么选重疾险。


01


第一步 确定预算


几乎没有一个险种能解决所有的保障问题,每个保险配置都是一个组合,一般基础保障包括重疾险、意外险、医疗险、寿险。

重疾险相对来说保费更贵,保障更复杂,所以需要好好规划。


到底花多少钱在重疾保障上比较合适呢?


一般来说,包括重疾险在内,一个家庭一年所有保费的支出,最好不要超过年收入的 10%。


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预算,在预算内做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产品组合。


注意,不要瞎买。兔姐身边很多人,家里保单一堆,但都不知道自己买了啥。一年保费不少,但是真正健康保障类的反而是缺失的。


建议大家定期梳理下,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保障,补齐基础保障。


02


第二步 确定保额


重疾险的保额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弥补收入的损失,二是覆盖安心疗养的费用。


一般建议重疾险保额要覆盖3-5年的年收入。


这样患了重疾也不用着急出去找工作,可以放心疗养,家庭也不会“一病回到解放前”。


预算充足情况下,建议一线城市至少做到50万,二三线城市至少做到30万。


在不影响日常吃喝玩乐买买买的情况下,能买高点就买高点,20-30岁年龄阶段的朋友,直接保额50万起。


以往,我都是坚定觉得重疾保额要做到50万以上,毕竟保额高点,保障更好。


但今年疫情,不少家庭现金流比较紧张。


每个家庭情况不一样,同样年收入20万,有些家庭可能有负债,有些家庭可能父母赡养、小孩教育等费用负担较重等等。


如果预算确实有限,建议优先解决基本保障问题,再解决保额够不够的问题。


然后每年给自己的保单做个体检,看看保额是不是足够,在预算宽裕的情况下加保。


03


第三步 看保障是不是全面!


01

保的病不是越多越好!


不少小伙伴选重疾时,拿到产品就开始PK保的疾病数量,以为保的疾病越多越好。

保险公司为了迎合客户,动不动也强调自己保了多少种疾病……


其实,保险的精算原理都一样,每一种被保的病都是有价格的。假如把重疾里的恶性肿瘤去掉,那么保费可以瞬间降低75%。


每多一种保障的病种,费用就会增加,但有没有意义,要重点分析。


重疾,其实保监会已经规定了25种必保的重大疾病。这25种重疾,名字、定义甚至连描述顺序都不能改动,每家保险公司都一样。


而且这25种重疾,含金量很高,它们占了重疾险赔付的95%以上。


尤其是前六种核心重疾,理赔率在80%以上。


分别是: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终末期肾病。


一款重疾险,保障100种重疾和保障50种重疾,虽然数字上相差悬殊,但实际的差别并不大。当然,费用就会有差了。还有不少凑数的病种……


兔姐真心觉得没必要为了疾病种类,多花冤枉钱。


当然,土豪们请随意!


02

重疾险的病种,主要看轻症。


轻症,简单理解就是比重疾要轻的疾病。


比如癌症是重疾,而原位癌,癌细胞没有浸润或者转移,治愈率也比较高,就属于轻症。


一般情况,轻症是赔付重疾保额的一部分,一般10%-50%不等,且可以多次赔付,例如3次5次甚至7次,兔姐建议优先选择不跨组、无等待期的轻症赔付。


至于赔付次数,其实正常人不一定真的会生那么多次的轻症,不过赔付次数多还是比少的好。


虽然叫轻症,但它在重疾险中非常重要。


轻症出险的概率更高,也大大降低了重疾险的理赔门槛。


轻症没有统一的标准,是各家保险公司自行定义的。


这也给了某些产品可乘之机,有一些重疾险存在高发轻症缺失的情况。


哪些轻症是真正高发的呢?


行业公认发病率较高的轻症有9种:

①极早期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

②轻度脑中风

③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

④特定面积Ⅲ度烧伤

⑤视力严重受损

⑥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⑦主动脉内手术

⑧脑垂体瘤、脑囊肿、脑动脉瘤及脑血管瘤

⑨心脏瓣膜介入手术(非开胸手术)


根据目前的理赔数据,发病率最高的轻症是以下4种:极早期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不典型急性心梗、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轻微脑中风。


选择重疾产品,高发轻症一定要有,25种重症对应的轻症最好都有。

拿到一款产品之后,可以对应轻症列表一一对照。

如果存在缺失的话,那就要好好考量下了。



04


第四步 附加险如何选择?


常见的是保费豁免、癌症二次赔和其他特色保障。


保费豁免

保费豁免的意思是,如果在缴费期内发生了轻症,后面的保费就不用再交了,但是保障继续存在。

豁免一般由投保人豁免和被保人豁免。


如果产品本身没有被保人的轻症豁免,建议加上,万一发生轻症,能省不少钱。


至于投保人,也就是交钱的人,要豁免,一般会加钱,对投保人的健康状况也会有要求,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决定。如果是给小孩子买保险,建议大人豁免可以选上。


癌症二次赔付

癌症二次赔是近两年新出的一项保障。


得了癌症,理赔之后,如果几年后癌症新发、复发、持续或转移,还能再赔一次。


现在医疗技术进步,癌症不再是令人闻风丧胆的“不治之症”。


如果配合良好的治疗,那么患者活过3年,甚至是5年,已经很常见了。


但是它们的复发率和其他重疾的患病率比普通人要高得多,如果后期可以获得第二次理赔,还是不错的。


注意两次癌症之前的间隔期,如果间隔期为5年,建议就没必要附加了。


在保费相差不大的条件下,癌症二次赔的间隔期越短越好、赔付比例越高越好。

如果有癌症家族病史,或者生活作息不规律,担心将来患癌的话,建议尽量选上。


其他特色保障

保险公司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还开发了很多其他特色保障,例如特定疾病、特定阶段额外赔付等等。


这部分,个人觉得主要还是看保费。如果保费不贵,多一份保障也是极好的;


可如果增加的保费过多,就没有必要了,因为这些对基本保障是不影响的。



最后总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重疾险,主要有四步——


第一步,确定预算,家庭的总保费不超过年收入的10%;

第二步,保额最好覆盖3-5年的年收入,预算紧张情况下可以做组合,后期再加保。

第三步,看产品保障是否全面,重点关注高发轻症、25种重疾对应的轻症。

第四步,附加险整体原则是按需选择。被保人轻症豁免建议选上,癌症二次赔能选的选上,特色保障看价格决定。


本来还想写写一些鲜为人知的行业真相,但时间有限,以后有机会再说。感兴趣的,可以私聊兔姐。


至于投保时,缴费期限、保定期还是终身、健康体检和告知之类的具体操作问题,兔姐明天再和大家说。

关注我,这是一个带着有趣又坚毅的灵魂的人,不定期分享读书学习、旅游趣事、保险理财知识!我们做个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