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泰达为何总成别人口中的笑话?(二)

人们或许还记得当时在广州耻辱般保级后的劫后余生,输球保级靠的不是自己的求生欲,而是大连和重庆的江湖义气,那时候起泰达也发誓一定要好好活着不能再这么苟且偷生了。2019赛季,泰达表现非常不俗,早早取得了保级,甚至一度有望冲击前四,那时候的泰达也是一抛千金,内援郑凯木和德国国脚瓦格纳的加盟,证明了球队是愿意投入的,也是尽其所能去满足施蒂利克。

然而,今年买提江走人,杨帆也选择出走,赛季开始前瓦格纳突然解约,让泰达的主力阵容损失了三名绝对主力。有人说这样的泰达实力大损,但无论怎样说买提江和杨帆的离开,绝对不是泰达成绩糟糕的绝对理由,瓦格纳的离开却是实打实的让泰达自断一臂,但这些“意外”的发生,泰达方面也是无可奈何。为了成全施蒂利克,泰达强留了合同到期的买提江,最后损失一名国脚却没有任何回报,而杨帆的离开虽然让泰达很受伤,但作为年轻的国脚中卫,杨帆还并没有达到缺了他之后,球队就无法运转的地步,而今年泰达防守质量的低下,更多的是球队技术环境的缺失,而非人为层面的竞技因素。

至于瓦格纳,已经对这几个德国人仁至义尽的泰达,其实才应该是站出来控诉的人,为了照顾施蒂利克高薪续约“姑爷”巴斯蒂安斯,为了照顾瓦格纳,泰达一直在好好的哄劝他返华。可以说在100%的信任下,泰达被这几个德国人坑得很惨。

如果非要在这整件事上找个责任人,那么董文胜为首的管理层必须付出代价,其实在很早之前无论是俱乐部内部还是与俱乐部很亲近的媒体人,对于这几个德国人的意见就已经非常大,一位媒体朋友曾这样评价:“施蒂利克来泰达之后,没多久很多记者就开始天天吐槽他,各种不满很多。”

关于这件事,泰达的管理层主要的责任无非就是非常简单的担当责任。在看到或者预见到球队会有潜在问题的时候,作为球队的管理层优柔寡断,任凭事态发展,如果现在将问题归结于下面执教的主教练或者分管球队的副总,显然是十分不公平的。因为上级不点头,下面的人有想法又能如何?

话归正题,在陈述了很多话题之后,泰达为何会沦落到这样?人祸,这是唯一的答复。在中超并非所有球队都是恒大那般花钱不计较成本,小本经营却能干得不错的俱乐部大有人在,即便不能活的逍遥自在,也能不至于成为中超大家庭里的“暖宝宝”,见谁送谁首胜。

既然泰达属于“小门小户”,就应该活出自己的模样,不能完全将权力归集于一人,更不能抱着侥幸心理,凑齐二十多个人,三四个外援一年过熬过去了。可以说施蒂利克时代的这几年,泰达的班底是越攒越攒薄弱,看着在河北华夏幸福如鱼得水的王秋明和在深圳逐渐依旧发挥不错的李源一,泰达高层不该自省么?散尽家底支持一人,这种做法不是我们常说的专业,用人不疑,而是不担当不作为。

泰达混成现在的这副模样,与国足在国人口中的地位已经是有一拼了,为何这样?自己没能力是一方面,外界的歧视也是一方面。在泰达一旦出现问题的时候,舆论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就将所有的问题归结于一句话:“泰达是混子。”

在现在这场声讨中,我们不妨心平气和的来看一下,有多少批判是源于思考之后发出的,又有多少批判是基于真正为球队好而发出的?又有多少声音是没有私心的前提下发出的?

泰达有自己的问题,做的不好必须有人承担责任,而且要治根治本,但在一个病人病情加重的时候,外界除了发出自己的愤怒,为何不真正的关心一下这支球队?给市委书记写检举信的球迷是勇敢的,虽然很大的机率不会得到正面,至少证明有人还在关心这支球队,而后面泰达该何去何从,还是需要自己的努力。

天津并非不能没有中超球队,天津也并非无泰达不行,尊重竞技体育的规律,二十多年前的那次“霜降”对于天津足球是灾难,但也是开始。有时候灾难的来临,并非是句号,可能是一个带着希望的逗号,它的后面是又一段精彩的故事。所以降级不可怕,可怕的是浑浑噩噩又一年......

(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