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孟子——浩然之氣藏於心
孟子是我國古代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他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和治國理念主要被收錄於《孟子》中。《孟子》的語言明白曉暢,平實淺近,同時又精煉準確。而品讀《孟子》,更是能夠感受到孟子深藏於心的浩然正氣。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則《孟子》中的故事,品味孟子的大道。
浩然之氣,至大至剛
公孫丑說:“請問老師您長於哪一方面呢?”
孟子說:“我善於分析別人的言語,我善於培養自己的浩然之氣。”
公孫丑說:“清問什麼叫浩然之氣呢?”
孟子說:“這很難用一兩句話說清楚。這種氣,極端浩大,極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養它而不加以傷害,就會充滿天地之間。不過,這種氣必須與仁義道德相配,否則就會缺乏力量。而且,必須要有經常性的仁義道德蓄養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爾的正義行為就能獲取的。一旦你的行為問心有愧,這種氣就會缺乏力量了。 所以我說,告子不懂得義,因為他:把義看成心外的東西。我們一定要不斷地培養義,心中不要忘記,但也不要一廂情願地去幫助它生長。不要像宋人一樣:宋國有個人嫌他種的禾苗老是長不高,於是到地裡去用手把它們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氣喘吁吁地回家, 對他家裡人說:‘今天可真把我累壞啦!不過,我總算讓禾苗一下子就長高了!’他的兒子跑到地裡去一看,禾苗已全部枯死了。天下人不犯這種拔苗助長錯誤的是很少的。認為養護莊稼沒有用處而不去管它們的,是隻種莊稼不除草的懶漢;一廂情願地去幫助莊稼生長的,就是這種拔苗助長的人,不僅沒有益處,反而害死了莊稼。”
公孫丑問:“怎樣才算善於分析別人的言語呢?”
孟子回答說:“偏頗的言語知道它片面在哪裡;誇張的言語知道它過分在哪裡;怪僻的言語知道它離奇在哪裡;躲閃的言語知道它理窮在哪裡。從心裡產生,必然會對政治造成危害,用於政治,必然會對國家大事造成危害。如果聖人再世,也一定會同意我的話。”
【讀解】
浩然之氣,至大至剛。
不是一般所謂“精氣”、“血氣”,而是充滿正義,充滿仁義道德的正氣、骨氣,這屬於人文的精神範疇。
這種氣,陽剛而氣壯山河,氣貫長虹,氣衝霄漢。
“說大人則藐之,匆視其巍巍然。”靠是的這種氣。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依然是靠的這種氣。
甚至如文天祥所寫千古名句: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也仍然是源於這種氣。
然而,這種氣可養而不可得。“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就是養也要日積月累,水到渠成;而不能拔苗助長,急於求成。
其實,不僅知識積累如此,技藝學習如此,我們進德修業,立身處世的方方面面,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關鍵在於營養的吸取,年力的增強。萬事總有規律,不是你一廂情願就可以如願以償的。
放眼觀世,紅塵滾滾。再看看你的周圍,那些追名逐利,急急如律令的人們,一個個不都是那“芒芒然歸”的宋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