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之最!被日本奉为国宝!

我大中华上下五千年,如果问哪个朝代最有钱?想必答案就多了,有说秦始皇的,有说大唐盛世的,也有说康乾盛世的;可正确答案却并不是这些,说出来恐怕很多人不相信,那就是“大宋”王朝;可能有人会怀疑,印象中的宋朝自赵匡胤之后,无论政治还是军事都显得极为孱弱,怎么可能是宋朝最有钱呢?不用怀疑,宋朝在历史上的确显得“不好战”,但在包拯和寇准这样敢于直言犯上的臣子辅佐下,其文化、政治、经济都已达到了当时世界第一的水平;尤其是很多科学技术更是达到了世界巅峰,甚至很多宋代的东西今天的科技居然无法复制。

其他科技暂且不说,就拿宋人口中的“小玩意儿”来说,就今天的科技居然也无法复制;这件“小玩意儿”就是在我国并不算稀奇的瓷器,但在此要说的瓷器可不是一般的东西,而是被日本奉为国宝的“曜变天目茶碗”。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了,一个茶碗而已,中国是瓷器的发源地,日本不过是少见多怪,至于被奉为国宝吗?当然是有原因的,因为这种茶碗不仅以现代科技复制不出,而且世上仅存在三只。

宋朝的经济究竟有多发达呢,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大宋王朝并不排斥与别国沟通交流,因此世界各国无论是政治交往还是商品流通都达到了历史顶峰,其经济实力甚至远超素以开放著称的“大唐盛世”;至于以后的元、明、清各朝代即使开放也达不到“宋朝”时的程度,更何况朱元璋时期已经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至于康熙、乾隆时期的开放繁荣也不过是表面现象,其“闭关锁国”的本质仍旧没有改变。也正是宋朝的“开放”政策才促使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钱”的一段历史;有钱了肯定就注重享受,因此大宋时期的“茶文化”极其繁盛,自然配套的茶具工艺也达到了历史顶峰。

“曜变天目茶碗”正是宋朝茶文化的衍生品,它的神奇之处说起来颇为“梦幻”,其主要作用并不在于喝茶,而是在于单独观赏;如果在较黑的环境里将茶碗底座旋转,茶碗就会透过弱光形成一个个闪耀着妖异光芒的光圈,而且随着光线角度的不同,光环的颜色也变幻不定,除了犹如浩瀚宇宙般如梦如幻的效果外,同时也能使人产生一种莫名的敬畏感。“曜变天目茶碗”如此巧夺天工,其制作工艺的难度也就可想而知了;正如日本人奉其为国宝的理由“碗中宇宙,完全不像是人间烧出来的瓷器。”

只可惜这样的稀世珍宝现存世的仅有三只,而且都在日本,据说还是大宋时期在我国天目山佛寺留学的日本僧侣带回日本的;也有一种说法,这种“曜变天目碗茶”日本有两只,一只被“织田信长”所得,毁于“本能寺之变”,剩下一只被“德川家康”所得。后经过辗转,又被当时的日本贵族作为礼物赐给了“春日局”;直至又在日“明治年间”被三菱总裁“岩崎小弥太”所得。但这位“三菱”掌门人却并不用它喝茶,而是日日焚香祭拜,他的理由是“这种绝世珍宝,我能够拥有它已经很幸运了,但我没有使用它的资格,如果用它来喝茶的话,那就是极大不敬。”

不管日本现存两只还是三只这样的茶碗,珍贵的“曜变天目茶碗”终究不在我国,在我国境内也曾出土过类似的瓷器,只可惜都不完整;据说还曾有人以现代工艺科技成功仿制出一只类似的“曜变天目茶碗”,但经过专家鉴定,虽然这件“仿制品”也能称得上是精品,但终究达不到宋朝时的“黑科技”。肯定有人会说,这只能说明宋朝的工艺特殊,以现代科技不是造不出,而是没完全弄懂它的烧制过程而已。

乍一看这种说法似乎很有道理,如今我国的科技已达到了世界前列,航母都造得出来,一个小小的“茶碗”怎么可能造不出?但是细想起来也不奇怪,前段时间不是还有“中国年产400亿圆珠笔,却造不出笔珠”的新闻,甚至总理都亲自过问;这并不能说我们的科技落后,只能说某些方面还存在短板而已,我们要做的不是自我捧杀,而是虚心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

古人的科技也是一样的,就拿“曜变天目茶碗”来说,做得再漂亮还是不能吃不能喝;但它代表的却是我大中华的传统文化,既然老祖宗的技艺都没弄懂,又何必去争如今呢?更何况“曜变天目茶碗”的制作工艺并非绝密,关键就是控制火的温度;控制温度在现代科技面前似乎不算难题,但仍旧不能烧制出完美的“曜变”。试想,放到数百年前的宋朝,他们没有现代科技却能烧出完美的瓷器,这难道不是今天我们说的“黑科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