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会陷入低欲望社会?

日本的世界五大管理师之一的大前研一指出“日本已经陷入了低欲望社会”。日本年轻人现在出现一个很奇怪的状态,特别是未满40岁的日本人从懂事以来就开始面对失去的20年,大多数人的心态不只是不愿意背负房贷或者结婚生子,而是所有的风险以及责任都不想承担。

日本从1991年泡沫经济之后,就陷入了失去的20年。也有人说在2010年前后日本经济已经开始有了起色,但是2011年又遇到了东日本大地震。经济的低气压又在持续。大前研一表示:现在的日本人无论物价多么低,整个社会的消费欲望都没有上升。即使房贷的利率一直降低,30岁之前买房的人依然逐年下降,年轻人对于买车或者买奢侈品的热情一直在降。宅文化盛行,甚至一日三餐都就简。

低欲望的社会出现的原因,既有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通病,还有一定的税收倾斜因素,更多的是日本社会特有的传统文化因素。

现在日本的年轻人,宅文化盛行。觉得社交麻烦,娶妻生子麻烦。于是既不打算买房买车,也不生孩子,30岁开始就为了自己的老年生活开始储蓄。据统计,日本国民的个人资产从1990年的1000万亿日元,上升到2015年的1700万亿日元。这些钱绝大多数都是由老年人持有,许多老人都持有退休金。据统计,日本的退休金里,有三成是没有动过的,还有三成转化成了储蓄。

大前研一表示,老年人总是存钱的原因有三点:

1.对于未来感到不安,担心年金体系不能持续。

2.以防万一,比如长寿或者是生病导致钱不够花。

3.二战之后为了鼓励人们多劳动和为了未来而储蓄,日本国民纷纷养成了把15%~20%的收益储蓄的习惯。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日本的养老设施还是不够,如果希望子女养老,自己手里没有足够的钱就无法牵制子女履行义务。如何让老年人手里拿着的1700万亿日元流入市场促进消费,成了日本政府头疼的问题。也出台了很多措施来促进,但是收效甚微。

其实低欲望社会的主要人群还是年轻人。年轻人低欲望的主要原因有3点。

1.拒绝社交。日本的国民性偏内向,很多人成年之后的朋友还是学生时代的同学,生活半径也局限在家附近5公里。

2.不执着进入大公司,反而想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喜欢做理发师的就早早开始专攻美容美发。喜欢做面包师或者园艺师。总之,可能工作和薪水没有大公司看起来那么体面。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成了主流。

3.不想重复父辈的为了公司奉献一生的生活。在消费上,对于名牌没有过度的执着,反而喜欢简单的小众牌子。

以前要恋爱,现在反而不想去恋爱,让日本的低欲望提前进入到了单身社会。单身和独居的人越来越多,对社会也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比如:餐厅的家庭桌少了,用隔板分开做成的单人座椅变多。服务家庭的大型超市变少,便利店越来越多。有研究报告显示:日本在2040年,全部的家庭里39.3%会变成独居家庭。这里的单身,有终身不婚的年轻人,也有离婚后选择独居的。

年轻人越来越宅,觉得和异性交往麻烦,结婚生子又费钱。女性觉得,生孩子导致自己的职业生涯受到影响。这让男女晚婚和选择不婚的越来越多。

不仅仅是日本,现在中国的很多大城市年轻人也逐渐出现这种趋势。或许十年二十年之后,高龄少子化也会成为中国的社会问题。便利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以后的年轻人能避开这个低欲望社会现象,未来还会保持传统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