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老将

上世纪前半叶的革命年代,大多数将领都是年纪轻轻就参军了,等到建国时年纪已经比较大了,授衔时最年轻的少将也都34岁了。如今65年过去了,不断地有人离世,2019年就有一位少将走了,他叫孙干卿。

孙干卿是1919年1月生人,活了一百岁。他参军较晚,没赶上红军时期,抗战开始一年后的1938年才入伍。打仗时他的经历都让人称奇,总有好运气,好像老天爷特别照顾他一样。

1949年渡江战役中,孙干卿是渡江部队前卫团团长,他感到压力山大。

我军没有可以渡江的船只,上面还给他下了死命令,必须打到江对面去,如果没有船的话就只能抱着木头过河了,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孙干卿愁得到江边转悠,就看见江上驶过来一条敌船,开船之人是我党的秘密联络员,准备过来商量发动起义的事宜,一下子来了30多艘船,正好够孙干卿过河了,就靠着这些敌船队伍顺利打到了长江对岸。

解放海南岛时,孙干卿陷入了敌人的包围圈,马上子弹就要打光了,他就率领几名部下去侦察敌情,谁知道碰上了一支敌人的运输车队。他们立刻发动攻击,干掉了头车,后面的敌人都被吓跑了。


孙干卿等于白捡了30多车的武器和弹药,一下子又充满了战斗力。当孙干卿率部队来到三亚后,部队又碰到了难题,那就是没粮食吃,让他非常发愁。等他晚上出去巡查岸防情况时又发现了一艘船,他马上命人开炮,并命我军人员接近船只。

上船后才发现,船上空无一人,只有一整船的大米,一下子解决了断粮的问题,在三亚站住了脚。

不少人都羡慕孙干卿,羡慕他的运气一直那么好,可是并不是每个将领都会亲自到前线视察,所以才没有他这样的好运。65岁时,孙干卿再次披挂上阵,指挥老山战役。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是65岁的他还是亲自到前线视察。

查看地形是需要爬山的,他毫不在乎,最后他决定调来一个炮团,还亲自部署了炮兵的位置,为我军的最后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孙干卿可以说是戎马一生,在退居二线后晚年生活十分平淡,他就居住在一条小巷里,和普通人没啥两样。

不少人都说心态好,拿得起放得下,孙干卿总是笑笑,当他看到国家正在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认为他过去的付出非常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