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保河南,下保江蘇,是安徽人民扛下了這一切!向他們致敬

01


“我都五十歲了,我一生的心血,大半生的心血都沒了,全在水裡。”


這兩天,一個視頻讓無數人心酸:



視頻中的女人,叫胡春霞。


由於連日降雨,長江流域水位持續上漲,她所在的安徽安慶保嬰村必須洩洪。


等到她作為災民代表回“家”時,坐在衝鋒舟上看到的是自家的田地全部被淹,軋花機器和廠房被洪水衝得只剩一面圍牆。


損失的三百萬,是她和家人操勞了半生的成果。



可看著滿目瘡痍的家園,她抹著眼淚依然說了一句:


“我們都支持村裡洩洪,沒辦法,舍小家顧大家。”



同樣的一幕,也發生在昨天的安徽阜南王家壩。


“千里淮河第一閘”王家壩超過保證水位29.3米。若不開閘,河南被淹。若是開閘,江蘇被淹。


王家壩選擇犧牲自己,把水留在了蒙窪蓄洪區。


而這也意味著,這裡成片的農田將被淹沒,許多人大半輩子的心血都將被泡在水中,20萬群眾的居住區將成為一片孤島!


開閘前一天,濛窪蓄洪區的2000多名群眾拎著大包小包,趕著牲畜,舉家撤離。



“心疼咋弄呢,不能只想著自己。”


從1953年到2020年,67年的時間,15次蓄洪,共攔蓄73億立方米洪水。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每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小家也是家,但每當淮河抗洪在最危急的時刻,蒙窪蓄洪區人民無一不選擇犧牲自己!


7月20日上午8點31分,王家壩開閘。六個小時後,沃野千里變成一片澤國。


上保河南,下保江蘇,安徽人民扛下了這一切!



從年初的疫情肆虐,到如今南方的洪水滔滔。


我們目睹了災難的無情,卻也一次次看到中國人的犧牲與奉獻!


02


這世上,從沒有天生的英雄。


只是因為有人需要,才有人願意犧牲自己成為英雄。


此時此刻,有一群人正衝鋒在抗洪最前線,用自己的平凡之軀,為身後的億萬中國人築起堅實的堡壘。


安全感,是他們對人民的承諾!



他們兩條褲腿裡灌滿泥水,汗水溼透衣背。



他們連續奮戰數十個小時,雙腳被泡到發皺發白。



他們滿腳泥水,甚至連鞋底都被走破。



他們以天為被地為床,有短暫的休息時間,他們也會手捧著盒飯,吃到睡著。



但號令一響,他們又馬不停蹄立即投入到下一場戰鬥。



這,是他們在一線抗洪的日常。


這個夏天,他們乘風破浪,逆水而行!


他們,是衝不垮的鋼鐵長城!


03


他們中有很多人都還是一臉的青澀,可受了傷卻總是不吭一聲。


諸葛家偉,一名新兵。為了不讓家人擔心,他沒有告訴家人自己參加了抗洪任務。


劃傷了手,鮮血直流,處理傷口的時候疼得直哆嗦,他卻不喊一句疼。



00後戰士宋佳樂,脖子被編織袋勒出一條條血印,傷口反覆結痂、發炎,他嘴裡卻一遍遍說著“沒事”。


簡單處理完傷口,繼續扛起沙袋投入抗洪任務。



王子浩,19歲。由於長時間陽光暴曬,他的手臂上佈滿了百個水泡。


但他依然堅持在一線,要和兄弟們一起完成任務。



“解放軍不應該喊疼,不應該怕疼。要是我們也怕疼的話,還怎麼去保家衛國。”


在人民面前,他們是勢不可當的戰士!


04


可同樣的,他們也有為之牽掛的家人,也有心底最柔情的一面。


安徽樅陽,一對夫妻瞞著兒子,偷偷來到兒子抗洪一線的現場。


看到兒子曬得黝黑,滿身泥濘,父母心疼得直流眼淚。



父親默默上前,搶過兒子身前的沙袋,扛到了自己的肩上。


他們是戰士,但在父母那裡,也永遠是最珍貴的寶貝。



趙文川,一個在抗洪面前從沒有喊過苦喊過累的漢子,卻在被問到多久沒見到女兒時哽咽了。


他不住地往嘴裡塞飯,手不停地搓著泥土,最後連話也說不出來。


他們無愧於國家,無愧於人民,唯一愧對的,是少有時間陪伴的家人。



7月7日晚,21歲的南昌消防員徐濟鑫在搶險時被山洪捲走。


找到遺體的地方,離他的家只有幾百米遠。哥哥說,他一定是想回家了,才沒有順著洪水向下走。


“如果時間再有一次,我真的,真的不想讓他當英雄。”



誰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誰都有難以割捨的親人。


可總有一群人,從未辜負自己的誓言。


05


還有一群人,不為名,不為利,只為自己的一份責任和一顆良心。


有一分熱,發一份光,把點點螢火匯聚成溫暖人間的星河。


“22年前,人民子弟兵救了我們。如今,該輪到我們站出來守護家園了。”


98年洪水中,小女孩汪晗被人民解放軍解救出來。22年後,她主動站在抗洪第一線。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薪火相傳的愛,大概就是抗洪必勝的原因!



安徽蕪湖,居民主動為抗洪戰士帶來礦泉水和雞蛋。


看到士兵們滿手是泥,阿姨們小心翼翼地把雞蛋殼剝好,再挨個送給子弟兵。


心意雖小,只希望衝在一線的你們勞碌一天後,身體舒服一點,心裡暖一點。



江西鄱陽沿河圩,抗洪戰士收到了200餘杯檸檬水。


這些檸檬水是一位網友和她的朋友為一線戰士訂購的,原本是100多杯。


老闆知道後,主動追加了100餘杯!


“我上不了前線就在後面,該支援的支援,都是一點心意,誰都是家裡的寶,都要平安回來!”



從抗洪一線下來的戰士正在休整,一輛私家車朝他們開來。


車主是一名老兵,開了170公里,只為了給戰士們送一車西瓜。


記者想知道他的名字,他衝著鏡頭說道:“我叫中國人民解放軍”


沒有華麗的語言,有的,是一顆炙熱滾燙的真心。



今年7月,江洲鎮遇到了1998年以來最大的一次洪水。


7月10日,江洲鎮政府發佈了《致江洲在外鄉親的一封信》,號召在外遊子回鄉抗洪。


只兩天時間,3000多人開著摩托坐著輪渡回到家鄉,保衛自己的家園。



無論在哪個崗位,無論身處何地,危難之時,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衛自己腳下的土地,保護身後的家園。


06


所謂英雄,不就是一個又一個凡人,在危難來臨時挺身而出。


英雄,其實一直都在我們身邊。


也許每個人所能貢獻的力量並不多,每個人的付出的方式不同。


只要那盞團結的明燈在,以一燈傳諸燈,終將萬燈皆明。


抗洪救災,無論來自天南地北,我們都是中國人!


災難在前,一線不退,十四億中國人也不退!


文末點亮“在看”或轉發到朋友圈!致敬!你我身邊的平凡英雄!


洪水再大,別怕,有我在!


別怕,我們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