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解读】一季度日照经济运行呈现四方面特点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学应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动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经济和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从当前情况看,我市经济经受住了疫情冲击,经济回升趋势明显,主要呈现四方面特点。

一、经济回升势头明显。

全市经济经受住疫情严重冲击,3月份主要指标明显回升,部分重点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降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规模以上服务业净服务收入增长10.9%、全社会用电量增长6.7%、工业用电量增长8.0%、税收占比81.9%,以上6项指标均居全省第1位。另外,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9.6%,存款余额比年初增长8.8%,分别居全省第2位、第3位。

二、新动能领域快速发展。

一季度,在医药制造业拉动下,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2%。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提高,风力、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垃圾焚烧等可再生能源发电3.11亿千瓦时,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的5.5%,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新动能产业营业收入增长10.3%。网络零售等新业态快速发展,限额以上单位通过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209.6%。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出口21.31亿元,增长0.3%,占出口总额的21.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02亿元,增长164.6%。

三、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全市“四新”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44%,比重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其中,现代农林牧渔业投资增长413.5%,节能环保活动投资增长23.8%,新型生活性服务活动投资增长29.9%,现代综合管理活动投资增长135%。民生领域投资保持平稳,全市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7%。其中,第25届省运会场馆建设拉动体育设施投资增长129%。

四、先行指标支撑有力。

工业用电量增长8.0%,比1-2月提高2.2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2339.2万吨,增长10.4%。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4.6%,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增长4.7%。邮政业务收入增长27.7%,其中快递业务收入增长69.0%。实际到账外资增长454.4%。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9.6%。

一季度全市经济经受住疫情冲击,经济运行好于预期,工业经济实现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持续改善,市场销售缓慢升温,主要经济指标降幅逐步收窄,全市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下一步,随着中央、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项目招引培育、固定资产投资进度加快,全市经济企稳回升基础将进一步牢固。

撰稿:综合科

编辑:张见行

核稿:蒋传忠

终审:卢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