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網數字化與微電網發展

日前,全球能效管理與自動化領域數字化轉型的領導者施耐德電氣亮相2018中國國際電力電工展(EP China 2018),在展會期間呈現了包括EcoStruxure 微電網運營系統、EcoStruxure微電網管理顧問在內的微電網解決方案及成功案例,充分展示了施耐德電氣在助力電網企業實現數字化創新,深挖數據價值,實現更高等級的資產管理,提升電網運營效率與靈活性方面的技術能力。能見《能源轉型》系列視頻訪談在展會現場採訪了施耐德電氣能源事業部戰略與市場副總裁張宗明。

1

數字化轉型是未來發展趨勢

能見:基於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從傳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過渡的現階段,整個行業面臨的挑戰主要在哪方面?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張宗明:當前城鎮化、數字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能耗挑戰,舊的能源世界正在發生巨大轉變,在更加電氣化(Electric)的時代,我們需要把握分散化(Decentralized)和低碳化(Decarbonized)機遇,並採用更為數字化(Digitized)的運維管理方式來提升效率,這就是未來能源世界將呈現出的“3D+E”新趨勢。

在“3D+E”趨勢下,電力行業面臨的變化主要體現在電網效率、微電網和需求側三個方面。首先,就電網效率而言,未來的電網不僅僅是傳輸電力,更多是要傳輸數據,是把所有電力網絡上的設備聯繫起來的智能電網。只有架構數字化的電網,電力資產和運維才能得到更有效率、更加智能的規劃和管理。

在推進微電網建設方面,未來企業可以集從發電到配電、管電、售電四種功能為一體,即通過高效分佈式能源集成,實現靈活的微電網控制,並支持新供應模式,這樣才可能在這個趨勢中成為領頭羊。在需求側,未來的用戶將不僅是能源的使用者,同時也是能源的生產者,這需要互聯互通的消費者生態系統,並通過強大的區域控制和軟件能力管理高峰用電需求、實現可再生能源可變性及戰略儲備管理。

2

如何抓住數字化轉型機遇?

能見:既然施耐德電氣看到了數字化轉型的機遇,又是如何去抓住這個機遇的呢?

張宗明:作為全球能效管理與自動化領域數字化轉型的領導者,施耐德電氣在分佈式能源及微電網領域擁有豐富的洞察與實踐並通過持續研發投入,推動分佈式能源及微電網在本地市場的技術發展與模式創新。首先,施耐德電氣依託EcoStruxure 電網,可幫助配電領域創造更高效運營,優化資產管理,加速數字化轉型。該架構基於信息技術(IT)和運營技術(OT)的融合,並新增了包括移動、傳感、雲、分析在內的物聯網特性。EcoStruxure通過設備的互聯互通,以實現更智能的運營,推動各個層面的創新。目前,EcoStruxure已經部署在全球超過48萬個安裝現場,得到了超過20,000名開發者和系統集成商的支持,正在雲端管理著超過160萬份資產。

其次,施耐德電氣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和創新,確保在能效管理和自動化領域帶來最佳創新成果。施耐德電氣是一家技術公司,過去10年間,施耐德電氣的研發投資不斷增長,並從技術、模式和協作三方面持續創新,開展跨界合作,積極構建創新生態系統。此外,針對中國市場,研發部門秉承“在中國,為中國(China for China)”原則,貼近中國市場,洞察中國市場的獨特性,並根據本地客戶的需求進行量身定製;縮短研發週期,加快產品上市;制定具有競爭力的定價。

最後,施耐德電氣分佈式能源及微電網領域擁有豐富的洞察與實踐。雖然目前很多企業有微電網成功實施的實例,但是想要推動微電網的快速大規模的實現,還需要使用新的工具和精確的方法來確定微電網的參數,進行具體設計計算,並針對高效實施展開研究。施耐德電氣致力以定製化先進微電網解決方案,助力能源結構調整,並以更加清晰的專業化實施路線圖,助力數字化和信息化浪潮下的能源行業變革的穩步前行。

能見:圍繞分佈式能源、微電網等這些創新的新業務,能否把施耐德電氣具體的解決方案或者產品做一下介紹?

張宗明:EcoStruxure 電網由三層架構組成,第一層是互聯互通的產品,包括Easergy P3系列繼電保護裝置、Premset全新一代中壓開關設備、Smart PIX系列智能中壓盤櫃、Smart RMU智能一二次融合環網櫃、低壓優易系列等產品可以互聯互通,能全方位系統狀態在線監測和資產分析應用,為系統可靠運行提供全面監視和專家警示。

第二層是邊緣控制層,包括Facility Expert 千里眼運維專家、EcoStruxure 微電網運營系統-EMO、分佈式環網自愈解決方案等。上至配電網的中高壓變電站,下到電錶,覆蓋電網的各個級別的邊緣控制軟件,可通過實時監測和控制,為配網管理設計智能化解決方案,幫助配電系統運營者實現更加安全、可靠、高效的電網基礎設施運營。

第三層是應用、分析與服務層,包括EcoStruxure微電網顧問-EMA和微電網能量管理系統。可為電力企業、售電公司進行分佈式能源的優化整合、集中管理提供整體顧問,消除孤島型、離線型運行模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結構,優化成本。

3

打造生態圈 成就數字化未來

能見:在過去這一兩年裡,施耐德電氣數字化產品的產銷量有沒有一個明顯的增長?

張宗明:我認為在配網領域中,數字化相關產品的增長趨勢加速的非常快,就像剛剛講到未來的電網數字化轉型、產消者轉型等需求,未來的兩三年內,數字化轉型在經濟機會上會帶給我們更多。過去幾年,我們的數字化相關的業務幾乎是用翻倍的速度在快速地增長,這在財報裡有披露,與物聯網相關的生意,到今年底將近佔了45%的比例。

其實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我覺得配網端的數字化轉型跟之前其他電力領域的數字化轉型最大的差別是主要在管理。如果是主網,數字化轉型基本都是技術問題,但是在配網,很多時候是技術+管理問題。管理問題指的是數字化轉型所牽扯的業務流程再造,如何讓數字化與用戶的業務流程更好的融合,還有用戶對數字化的接受程度和使用程度等。在這些問題中,施耐德電氣的定位是數字化轉型顧問,肯定能給客戶帶來一些差異化的、甚至煥然一新的體驗。

能見:最後一個問題,從您個人角度,您會對施耐德電氣近年來在數字化的轉型方面的成績打多少分?滿分是十分。

張宗明:我應該會對我們的數字化轉型打8.5分吧。我是一個比較求完美的人,所以當你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首先想到的是剩下1.5分在哪裡。之所以打8.5分,是因為數字化正是我們目前不斷地加速的事情,剛剛講到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戰略是IT+OT。施耐德電氣在過去100多年來,在OT的應用中非常可靠、高效,擁有太多的積累,比如說我們現在可以把智能環網櫃的可靠度提升到小數點後面六個九,以及很多像低壓MTZ開關的設備,可以最大程度將用戶各種需求集於一身,大幅提升效率。這些都是支撐我打到8.5分的原因。

剩下的1.5分,我認為是生態圈。施耐德電氣一直相信三件事,這也是我們幾十年來一直在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一定要把最好、最新的技術拿來授權,去給用戶分享。很多企業會把最好的技術和產品留給自己用,把過時的技術給合作伙伴用。但是我們相信,只有我們把最新的技術拿出來共享,才能夠一起把這個市場做好。我們是配電領域的領導者,我們在意的不是去拿份額,而是怎麼樣把市場的餅做大。就像我們去年發佈的一款授權櫃MVnex,我們把最新、最窄、最智能的中壓AIS的櫃型放在授權的方案中,結果今年我們看到了將近翻倍的一個增長。

第二件事是做好施耐德電氣自己的銷售團隊,在生態圈中要扮演好數字化轉型顧問的角色。不是把產品丟給合作伙伴,我們站在後面,而是應該在前端不厭其煩的跟客戶去講解、介紹、培訓,去培育市場的同時跟他們一起成長,做好他們的數字化轉型顧問。

第三個事是把有價值事情進行傳播推廣。我剛講過數字化轉型很多是一個技術+管理問題,其實我們管理學裡面有各式各樣的流派、思想,我們要把全球積累的各種思想變得在中國本地更接地氣,不斷地把更多、更好的想法跟合作伙伴去交流、去傳播,把更有價值的事情去推廣,讓我們的生態圈更正面、更有力量。這個生態圈就是我們不斷靠近滿分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