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种疗效神奇的“刀尖药”,为何建国后就消失无踪了?

中华文化悠久,自神农尝百草,古人留下许多珍贵的艺术,例如:李时珍《本草纲目》、葛洪《肘后备急方》、张仲景《伤寒论》、孙思邈《千金方》等等,不得不承认都为我国医学技术做出巨大的贡献。

【本草纲目】线装书一套四本,尺寸28*18厘米

微拍堂

【本草纲目】线装书一套四本,尺寸28*1

在清朝时,我们都知道满汉人喜欢梳着辫子,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所以就新起了一个新的行业,就是剃头师。但哪有人天生会剃头呀,那个年代可没有假头套来让人练习,在别人的头上动刀子,总会有那么个意外,经常一失手就将客人的头皮刮伤了,尤其是学徒。所以许多的剃头师傅都会在箱子里备着几瓶金疮药,据说只要把这药轻轻涂在刮伤破皮的位置上,第二天就能好。起初,还没几个师傅知道,后来,大家发现真的好用,就都备上了。

微拍堂

旧藏古籍册页 「伤寒论」古书老书旧书

其实,我们也经常在各类的医术里也看到过这个金疮药,每每有人受伤时都会有它的出现,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神药。小时候以为是传说,没想到其实真实存在。即便是现在,各种竞技类的游戏中还发明着金疮药,为游戏中的人物进行疗伤。

微拍堂

【伤寒论】线装书一套四本

金疮药,又名刀尖药,对于她的神奇,其实当时民间还流传着一句话“除了砍头,其他一敷便好。”那这么好的药到底是怎么来的呢?那它为何没有流传下来呢?其实,这金疮药是由龙骨研成粉末而来的。大家可能要惊叹在古代真的有龙吗?然而此“龙骨”而非彼“龙骨”,我们这里说的龙骨其实是古代的一种药材,并非是真的龙的骨头。

古书老书旧书一套 【本草纲目】

微拍堂

古书老书旧书一套 【本草纲目】

它是古代哺乳动物例如大象类或者犀牛类的这些珍贵的动物化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方一带,主要在青海、广西、云南等地。因为挖出来后很难保存,故研磨成粉。

微拍堂

甲骨文 嘉吉滩碧玉 阿拉善天然地

既然我们知道了它是珍贵动物的化石演变而成,自然到了现代我们是不太可能再去制作的。现在出于对甲骨文的保护,龙骨也是变得更加珍贵和稀少了。

传说金石学家王懿容偶尔有一次感冒了,他的朋友去药店给他买药,看见店里的小伙在摸龙骨,发现甲骨文上有着些奇奇怪怪的文字后,回去后便告诉了王懿容,王懿容很好奇。在感冒好了以后便前往了药店,将字迹清楚的龙骨都买了回来,进行研究。在这之后,金疮药也渐渐消失了。

微拍堂

远古的文字

其实这所谓的金疮药,就是一种镇静、止血,消炎药,它缩短了凝血的时间。在新中国成立后,不少疗效快价格便宜的西药涌入,加上国家对甲骨文的保护,也绝对不会将珍贵的龙骨去制成药效还不如新型西药的金疮药,这也是金疮药消失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