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神”赵云,生不逢时,却又不懂政治,活该不受重视

“武神”赵云可谓是一个非常讨喜的人物,他勇武、帅气、聪明睿智、屡创奇迹,有着常胜将军的美名,时至今日,在民间的人气依然非常的高。而历史上的赵云,同样是一名常胜将军,同时也被认为是一名有着大臣局量的儒将。他有着不逊于多数三国英雄的才能,但却为人低调、谦逊,有君子之风。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

然而,在史书上,赵云却并不受重要。关于这一点,大家只要看一看他的官职就知道了!在汉水之战中,赵云表现优秀,于是刘备评价赵云是“子龙一身是胆也”,并给赵云了一个“虎威将军”的称号!看着吓人,其实只是三国时期的一个杂号将军。


赵云加入刘备势力不算太迟,算是第二批加入刘备的势力,就这么一个加入时间很早,又几次舍生忘死保刘备全家的人,按理说,应该会很受重视,现实却完全相反,赵云终其一生都远远不如关张,甚至后期连新加入的马超,黄盖都赶不上。原因很多,下面小编从几个方面来讲一下为什么赵云不受重视的原因:

1.赵云太过正直,不懂亲近领导。

首先,赵云加入刘备势力的时候,当时,

刘备缺兵少将,所以他很快成为刘备心腹,却仅仅是心腹,到死都不如关张二人,在于他不会做人,错失机遇。其实,我们从刘备对他们的称谓都可以看出来赵云和关羽张飞的差异:刘备称呼赵云为“爱将”,却对关羽张飞二人以兄弟相称,这就是亲近程度。“爱将”是称呼手下的,“兄弟”更多的表示了亲近,所以刘备一直是把赵云当手下看待的,而不是当成兄弟看,这也是他与关羽张飞待遇不平等的原因之一。

2.政治眼光过低,不会做事。

三国后期,蜀汉经过多年经营已经领先了孙吴,刘备这时候早就想并吞孙吴,只是碍于情面(双方联盟),这个时候,恰好关羽被东吴所杀,荆州被夺,出兵变得义正言顺,这点可以参考偷袭珍珠港),于是,刘备开始备战准备一战而灭东吴。我们来看看当时劝谏刘备的两个人是怎么说的?

当时劝谏刘备的主要有诸葛亮和赵云:诸葛亮主要是从战备方面劝谏,而他是蜀国丞相,熟悉蜀国的一切军事经济准备,阻止刘备无可厚非。而赵云的阻止就显得有些欠考虑:

没有明白刘备的意思,不动政治:赵云一直强调“国贼”是曹操,“曹操”是国贼,刘备不知道?但刘备敢去惹曹操?他惹不起曹操,你这不是不会变通是什么?而且,你一个保安队长你去阻止老板做事,说你政治眼光低都是小瞧你了!


3.不会做事,不动做人。

刘备进入成都以后,开始犒劳有功的人,赵云也在其中,这是好事,通过犒劳来拉拢人心,这是领导的高明之处,再来看看赵云的做法:每次都不受,或者分赏诸军。前面还好说,你不受赏,你的自由,无可厚非,你大可以在后面把东西还回去,可是你公然顶撞老板,就显得太过了。再说你分赏诸军,这更是大错,说到底,三国时期,军队是私人部队,赏罚部队是老板的专利,老板不会?要你做好人?你想做什么?知道的是你大公无私,不知道的早说你居心不良了。

4.出生寒门,没有后台

三国时期,家庭出身战云出生寒门,在前期刘备兵少将寡可能无所谓,后期势力壮大后就开始有了寒门和士族的区分对待,而关羽张飞虽也是寒门,但是有刘备罩着,可以混得不错,但赵云有什么?什么都没有,所以赵云就是注定被遗忘的那一群人,刘备不会为了一个赵云去得罪其他的士族和豪门集团。

5.生不逢时,没有表现出不可替代性

从赵云的一生经历来看,生不逢时这点很适合他。赵云投刘备的时候,刘备缺兵少将,而赵云又不像张飞,关羽张飞早已威名显赫,所以委屈的做了个警卫员,刘备后期兵多将广,老一辈有关羽张飞黄忠,新一辈有马超魏延。而赵云已经老了,又没有值得大家信服的功绩,所以,能混个禁军统领就算不错了。


赵云的一生不受重视,既有出生寒门的原因,又有他个人的原因,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武神”赵云一生郁郁而不得志,他的一生远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精彩!